“非凡十年”書寫大美青海絢麗篇章
11月6日,深秋的北京天高氣爽。上午9時剛過,北京展覽館前的廣場上早已是人頭攢動。當天,多所首都高校組織教職工和學生團隊參加“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莘莘學子滿懷激情,紛紛走進展館一睹“新時代中國風采”。
在地方展區青海單元,北京林業(ye) 大學博士研究生胡亞(ya) 偉(wei) 和潘嘉琛的目光被眼前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北源楚瑪爾河照片深深吸引。“這張照片很有衝(chong) 擊力,實在是太震撼了。”駐足在圖片前,潘嘉琛感慨道。
“綠水青山、山河錦繡,新時代10年,青海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世界海拔最高、中國麵積最大的國家公園,三江源生態文明建設成就顯著。”潘嘉琛說,這些年一直在進行水土保持專(zhuan) 業(ye) 方麵的研究,所以對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比較關(guan) 注,希望今後能學有所用,為(wei) 推動美麗(li) 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與(yu) 力量。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大學生徐珂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輕輕觸碰互動屏,三江源的壯美景象躍然眼前。“三江源國家公園是我國正式設立的首批國家公園之一,規劃麵積19.07萬(wan) 平方公裏,為(wei) 我國生態文明保護提供了‘三江源模式’。”聆聽著講解員的講解,徐珂舉(ju) 起手機拍照留念。
“之前去青海旅遊的時候,唯獨三江源地區沒有去,一直覺得很遺憾。現在一看,三江源真的很壯觀。”徐珂說,以後還會(hui) 找機會(hui) 再去一次青海。
一批批觀眾(zhong) 漫步於(yu) 展區,或側(ce) 耳傾(qing) 聽,或俯身細看,沉浸式感受大美青海的勃勃生機。
另一幅圖片上,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青海湖,躍然眼前。通過介紹觀眾(zhong) 了解到,十年來,青海省通過全麵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一體(ti) 保護,實施了草地治理、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等一係列工程,青海湖蓄水量不斷增加,流域80%以上的麵積保持著生態係統的原真性。
在展廳一旁,幾位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青年學子被眼前的龍羊峽水光風電互補綜合展示沙盤深深吸引著,他們(men) 從(cong) 不同角度仔細研究,探討其中奧秘。
在講解員的介紹中,他們(men) 了解到青海建成全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另外,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九成,傳(chuan) 統能源與(yu) 新能源協調運行走在世界前列,創新探索開展“綠電”實踐活動,連續刷新並保持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
大二年級學生張梓淵頗為(wei) 驚喜:“創造了不少‘世界紀錄’,確實不簡單!”學習(xi) 電力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張梓淵說道,“特別期待能畢業(ye) 後去青海工作,能夠發揮專(zhuan) 業(ye) 知識水平,為(wei) 清潔能源出一份力。”
跟著講解員的指引和講述,漫步整個(ge) 青海單元,觀眾(zhong) 們(men) 從(cong) 方寸之間,隨處捕捉青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已經紮紮實實體(ti) 現在百姓生產(chan) 生活的每一方麵、每一環節。
展區中,堆繡《高原精靈》、銀銅器《富貴鑲嵌銀盤》、熱貢唐卡、盤繡《太陽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更是讓觀眾(zhong) 全方位了解到“青海手造”的精美和內(nei) 涵。
展牆上,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群眾(zhong)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熱貢“六月會(hui) ”上的民俗表演、海東(dong) 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幹部駐村開展政策宣講的場景,看到的是青海省團結帶領各族群眾(zhong)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青海樣板”的生動實踐。
10年間,從(cong) 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到更加多樣的就業(ye) 渠道,一項項穩就業(ye) 促就業(ye) 的改革紅利給青海帶來更多機會(hui) 。
在一座玻璃櫥櫃中,藏毯《湖畔牧歌》創意陳設,引來不少觀眾(zhong) 駐足拍照。“青海是藏毯的故鄉(xiang) ,有著3000多年的曆史。如今,青海藏毯產(chan) 品遠銷歐洲、中東(dong) 等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並帶動周邊上萬(wan) 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參展觀眾(zhong) 徐慧頗有感觸:“一個(ge) 小小的藏毯就能實現這麽(me) 多人就業(ye) ,脫貧攻堅真的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治鄉(xiang) 橋頭村第一書(shu) 記李玉蘭(lan) 帶領村民收獲辣椒的照片前,北京郵電大學的鄧老師駐足觀看良久後感慨道:“脫貧攻堅戰之所以能取得全麵勝利,離不開這些第一書(shu) 記們(men) 的無私奉獻和辛苦付出。”
一個(ge) 個(ge) 實物、一件件模型、一幅幅圖片直抵人心。不少學生表示,這次觀展如同經曆一次精神洗禮,希望今後能為(wei) 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青團青海省委 全方位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
記者近日從團省委獲悉,2022年共青團青海省委啟動“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製定五項具體措施,發動全團力量幫助大學生就業,為做好青海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擴大行動成果做出“青海模板”。 [詳細] -
2022年青海省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8項
記者10月31日從青海省社科聯獲悉,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名單,共5175項。我省48項課題獲批立項。[詳細] -
青海愛心教師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11月1日,經過一係列前期準備,來自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的談姓愛心教師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獻272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全國第14232例、青海省第6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