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青海東西部協作 教育之花在南涼古都結果
圖為(wei) 教師開展教學。(資料圖) 樂(le) 都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教育幫扶無疑是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最有效的方式。
從(cong) 江南水鄉(xiang) 到青藏高原河湟穀地,通過東(dong) 西部協作,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與(yu) 青海省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雖相隔千裏,卻緊密相連。
在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以無錫市幫扶援建的東(dong) 林學校為(wei) 平台,兩(liang) 地深化結對幫扶,讓教育協作在南涼古都這片熱土開花結果。
“我們(men) 的支教時間雖然有限,但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能多為(wei) 孩子們(men) 傳(chuan) 授更多知識,為(wei) 他們(men) 點燃學習(xi) 的欲望,為(wei) 他們(men) 的終身學習(xi) 奠定基礎。”支教老師胡政在與(yu) 其他支教老師交流時這樣說。
圖為(wei) 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學生開展體(ti) 育運動。(資料圖) 樂(le) 都區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今年8月,6名來自無錫市惠山區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的支教老師,在胡政的帶領下,來到樂(le) 都東(dong) 林學校進行為(wei) 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受疫情的影響,幾位支教老師隻能進行線上教學。胡政作為(wei) 無錫市英語學科帶頭人,針對學生和線上教學的特點,充分研讀教材,把教學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xi) 興(xing) 趣上。
盡管是線上教學,可胡政的那群“未曾見麵的”學生每天都盼望著上英語課,因為(wei) 孩子們(men) 不僅(jin) 能從(cong) 他的課堂上學到標準的語音語調,還能學到許多課堂以外的知識。
據了解,為(wei) 進一步促進學校辦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惠山區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每年都會(hui) 選派6名能力強、教學經驗豐(feng) 富的教學骨幹,以“組團式”的幫扶形式到東(dong) 林學校進行支教。
同時,幫扶工作以東(dong) 林學校為(wei) 中心,向樂(le) 都全區各學校推進,盡可能地把惠山教師在東(dong) 林學校開展幫扶工作的資源發揮好,形成有特色、有亮點的東(dong) 西部教育協作品牌。
而為(wei) 促進青年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支教教師結對幫扶當地青年教師,給新入職的教師提供迅速成長的平台。同時,簽訂“一對一”幫扶協議,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16名教師與(yu) 東(dong) 林學校教師結成對子,利用空中課堂、微信互動等網絡交流方式上示範課、做講座、聽課評課,在教育管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麵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東(dong) 林學校作為(wei) 東(dong) 西部協作的教育示範工程,有效解決(jue) 了樂(le) 都區七裏店安置小區、中壩鄉(xiang) 安置小區等11個(ge) 鄉(xiang) 鎮3400多戶扶貧搬遷民眾(zhong) 和周邊民眾(zhong) 子女的上學問題。
“學校就在小區門口,孩子們(men) 線下上學時,實在是太方便了,學校環境很好,圖書(shu) 室、音樂(le) 室、舞蹈室、體(ti) 育場樣樣俱全,跟以前村裏的學校簡直沒法比。”陳芝衛是樂(le) 都區蘆花鄉(xiang) 轉花灣村的一名搬遷民眾(zhong) ,入住七裏店安置小區後,看著建在家門口的學校,讓他感慨萬(wan) 千。
“線下教學時,更讓我們(men) 家長欣慰的是學校的食堂每天都變著花樣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暖心午餐,並發放愛心水果,解決(jue) 了家長在外打工,中午不能按時回家給孩子做飯的問題。希望孩子們(men) 珍惜現在優(you) 越的學習(xi) 條件,幸福快樂(le) 地在這裏成長。”陳芝衛滿麵笑容地說。
跨越千裏,山海情深。自開展東(dong) 西部協作以來,惠山樂(le) 都兩(liang) 區深化協作,大力實施教育培訓項目,增強教師專(zhuan) 業(ye) 素質,不斷提升教育“軟實力”,累計投入1100萬(wan) 元,培訓教師達800餘(yu) 人次。
今年,惠山區教育幫扶再發力,投入300萬(wan) 元協作幫扶資金實施農(nong) 村學校智慧教育項目,為(wei) 樂(le) 都區高廟中學等8所學校建設智慧教育設備97套、智能助教設備97套。投入411萬(wan) 元協作幫扶資金實施賈灣學校新建項目,修建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同時,投入120萬(wan) 元實施優(you) 秀教育人才雙向互派項目,開展惠山樂(le) 都兩(liang) 區優(you) 秀教師雙向互派、跟崗培訓、教育經驗交流及學科培訓等活動,加強兩(liang) 地間交流學習(xi) ,全年共派出74名教師赴惠山區培訓學習(xi) 。
與(yu) 此同時,兩(liang) 地積極引導各類企業(ye) 和公益組織、協會(hui) 商會(hui) 、愛心人士等社會(hui) 力量資助樂(le) 都區教育事業(ye) 。
其間,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協同東(dong) 林學校展開“東(dong) 部西部手拉手、愛心傳(chuan) 遞共成長”活動,通過愛心義(yi) 賣活動向東(dong) 林學校一些家庭學生募捐4.9萬(wan) 元。
而在支教老師牽線下,惠山區愛心企業(ye) 家成立“惠愛”助學基金會(hui) ,捐助愛心款7萬(wan) 元,解決(jue) 了50名困難學生一年的午餐費用,並承諾將長期幫扶,直至學生九年級畢業(ye) 。此外,惠山區“藍絲(si) 帶”公益組織和惠山區文體(ti) 旅遊局愛心人士為(wei) 學校25名困難學生捐贈一年的午餐費3.5萬(wan) 元,惠山區婦聯還為(wei) 學生捐贈價(jia) 值43萬(wan) 元的服裝。
兩(liang) 地政府的合力共建、當地老師們(men) 的不懈努力、千裏之外的關(guan) 心愛心,支教老師們(men) 說,這詮釋了東(dong) 西部協作機製下,東(dong) 西一家親(qin) 的濃濃情誼,未來,希望兩(liang) 地建立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guan) 係,讓學生在這裏放飛理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至善“陽光少年”獎為青海果洛受助學生捐助助學金
記者28日從青海省果洛州政協獲悉,由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鑽石讚助人劉輝峰讚助實施的至善“陽光少年”獎慈善項目,日前為青海果洛27名受助困難學生捐助助學金54000元。 [詳細] -
青海玉樹本學期累計接送大學生近2000餘人次
記者28日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獲悉,自8月份以來,玉樹州委州政府抽調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工作專班,駐點西寧市兩站一場協調開展大學生返校返鄉接送工作。[詳細] -
青海將訂單定向免費培養400名鄉村醫生 含藏醫、中醫等
中新網記者21日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2023年,青海省農牧區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鄉村醫生人數為400名,含藏醫醫學專業(大專)、中醫醫學專業(中專)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