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加快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

發布時間:2023-01-13 10:2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日前,甘肅省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甘肅省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堅持法治教育與(yu) 道德教育相結合,堅持法治實踐和行為(wei) 養(yang) 成相融合,以憲法教育為(wei) 核心,以全麵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yang) 為(wei) 目標,著力構建係統完整的法治教育體(ti) 係,推動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常態長效。

  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以各種方式全麵推進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為(wei) 所有中小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我們(men) 看到,近年來,中小學法治教育得到全麵加強。但也要看到,中小學法治教育仍麵臨(lin) 著一些困難。比如:中小學各階段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ang) 教育還不夠深入和全麵,中小學法治教育定位不夠清晰,法律教育人才相對缺乏,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重理論輕培養(yang) 法治意識,課程資源開發不充分等,迫切需要加快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予以解決(jue) 。

  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體(ti) 係構建,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係統推進原則。應當根據青少年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對法律的認知情況、學習(xi) 需求、接受程度等來確定法治教育的目標,設計法治教育內(nei) 容,確定法治教育的方法,係統構建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體(ti) 係,使中小學法治教育目標呈現梯度性、法治教育內(nei) 容呈現層次性、法治教育方法呈現實踐性,分階段有計劃地逐步係統推進,從(cong) 而提升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質量與(yu) 效果。二是法德並育原則。要將道德教育與(yu) 法治教育有機統一起來,雙向有機融合,既幫助青少年掌握權利界限、強化責任意識,又培養(yang) 青少年對社會(hui) 道德秩序、公序良俗的認知,從(cong) 而使青少年內(nei) 心產(chan) 生法律的正義(yi) 價(jia) 值與(yu) 道德的道義(yi) 價(jia) 值統一的認同,實現自我的法治素養(yang) 與(yu) 道德素養(yang) 的提升。三是理實結合原則。一方麵需要在課堂上傳(chuan) 授法律理論、分析案例,讓學生有一定的理論認知;另一方麵還應當針對學生的年齡與(yu) 特點,適當拓寬課堂的範圍,注重實踐體(ti) 驗,加強第二課堂的實踐教育,增強實踐體(ti) 驗,實現理性知識和感性體(ti) 驗的有機融合,將法治教育落到實處,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

  加快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要著力構建中小學法治教育“四位一體(ti) ”協同機製。要根據中小學各學段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以及法治教育教學的規律,各部門橫向聯動,對青少年加強法治教育,構建以政府為(wei) 保障、學校為(wei) 主導、學生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為(wei) 依托的“四位一體(ti) ”協同機製。

  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保障作用,從(cong) 製度上統籌建設、管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開展,公檢法等司法機關(guan) 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資源等積極參與(yu) 到青少年的法治素養(yang) 培養(yang) 工作中。

  各級中小學是進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各學校應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在心理、認知、理解能力、法治觀念等方麵的不同,在法治教育課堂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地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的一體(ti) 化教育。

  全社會(hui) 要營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用中小學生樂(le) 於(yu) 接受的方式大力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通過網絡平台推送各種法治知識、法律案例,讓青少年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和熏陶,讓法治思維在青少年的心裏生根發芽。

  各級中小學生也需要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去學習(xi) 、思悟、踐行、傳(chuan) 播法律知識,學會(hui) 用法律的視角分析問題,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用法律的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wei) 。

  加快推進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要著力構建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ti) 化的專(zhuan) 業(ye) 教學體(ti) 係。當前中小學進行法治教育的教學課時相對不多,法律教學體(ti) 係層次性、係統性不夠。這就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度分析,梳理教學各章節的設計意圖,厘清法治教育和其他板塊的關(guan) 係,依據不同年齡、不同學段的學生特質,以教學模塊為(wei) 統領細化教學專(zhuan) 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製定各階段的教學目標,深化教學內(nei) 容,拓寬教學範圍,點、線、麵係統性地設計課程內(nei) 容,建設課程資源,統籌安排教學。

  為(wei) 此,要加強專(zhuan) 業(ye) 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法治教育一體(ti) 化教學能力。當前各中小學的法治教育教師主要以師範類學生居多,要提升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效果,必須強化師資隊伍專(zhuan) 業(ye) 能力建設,提高法治教育一體(ti) 化教學能力。一是在高校師範教育體(ti) 係中,增加法律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密度,為(wei) 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化的中小學法治教育師資打好基礎。二是加強師資培訓,為(wei) 從(cong) 事法治教育的教師在入職前、後,增加法治教育模塊的專(zhuan) 項培訓,提升法治教育水平,同時搭建一體(ti) 化培訓平台,構建中小學、高校、法治機構的法律教學共同體(ti) ,加強溝通交流,提升法治課程的教研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

  要構建多元化法治教育模式,提高法治教育一體(ti) 化教學效果。由於(yu) 法律知識體(ti) 係龐雜、專(zhuan) 業(ye) 性較強,因此在中小學法治教育過程中需要構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發揮育人實效。一是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為(wei) 中心,依據各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育目標,采用與(yu) 之匹配的教學方法,比如義(yi) 務教育階段采用故事教學、情境模擬,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采用研討式、案例式教學。二是在組織形式上協調推進課堂教學、校園實踐活動、校外體(ti) 驗的協同教育,多維度、全方位、浸潤式地引導學生學習(xi) ,增強感性體(ti) 驗,提升法律理論認知,將法治精神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三是在考核評價(jia) 上注重多元化、過程化,建立科學的法治教育考評機製。考評主體(ti) 上,以任課教師評價(jia) 為(wei) 主,學生互評、班主任輔導員評價(jia) 為(wei) 輔,對學生法治素養(yang) 進行全麵客觀評價(jia) 。考評內(nei) 容上,既有傳(chuan) 統的知識性內(nei) 容的紙筆考核,又有對學生平時參與(yu) 各項活動的實踐能力的考核。

  (作者係伊犁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治理寒假違規競賽要拆套路更要治根本

    北京“雙減”工作專班近日發布提示,寒假期間,該專班持續緊盯假期易發違規競賽問題,打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違規競賽,嚴處學校違規招生行為。[詳細]
  • 上海加強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工作

    日前,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工作的若幹意見》。《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末,市、區、校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工作責任全麵貫徹落實。[詳細]
  • “找課本茬”背後是平等的學習姿態

    用一副三角板能畫出多少度數的角?“除了30度、45度、60度、75度……應該還有165度!”據極目新聞報道,四川成都兩名四年級學生米之賢、廖鈞宇發現課本上一道數學題參考答案“有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