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園慈善基金十五載:耕耘鄉村教育,躬行社會公益
2022年6月,在新疆吐魯番郭勒布依鄉(xiang) 明園學校的新教學樓裏,學生迎來了一位和藹可親(qin) 的“馬伯伯”,他是中國平安的董事長馬明哲。當馬伯伯手舉(ju) 著一架銀灰色的小巧無人機時走進教室時,教室裏沸騰起來,孩子們(men) 發出好奇的詢問,馬伯伯與(yu) 他們(men) 分享了無人機知識,並鼓勵他們(men) “要好好學習(xi) ,用科技改變家鄉(xiang) 麵貌,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下課後,馬伯伯和孩子們(men) 來到操場上,一起放飛無人機。
隨著無人機一起放飛的,還有孩子們(men) 的夢想和希望。郭勒布依鄉(xiang) 明園學校是明園慈善基金援建的第11所鄉(xiang) 村小學,明園慈善基金出資為(wei) 學校落成了嶄新寬敞的教學樓,學生們(men) 還第一次擁有了豎笛音樂(le) 課和科技素養(yang) 課。
2007年9月26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明園慈善基金(下稱“宋基會(hui) ”、“明園慈善基金”)由馬明哲及其家人出資成立。“關(guan) 心和支持中國貧困地區少年兒(er) 童的成長,資助教育和文化事業(ye) ,為(wei) 回報國家、感恩社會(hui) 盡綿薄之力。”馬明哲先生在當時的致信中這樣解釋成立基金的初心。15年以來,依托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的堅強領導,明園慈善基金累計捐贈5000萬(wan) 元,為(wei) 4000多名鄉(xiang) 村兒(er) 童帶去音樂(le) 、體(ti) 育、美術等素養(yang) 教育課程。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今年,黨(dang) 的二十大再次強調了要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明園慈善基金積極響應黨(dang) 和國家號召,以特色教育公益為(wei) 核心,致力於(yu) 扶貧幫困和賑災、關(guan) 愛婦女兒(er) 童以及青少年成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助力。
15所明園學校,15盞春天的燈籠
每一次從(cong) 經濟發達的深圳,到偏遠山村學校進行援建,仿佛提著春天的燈籠,去照亮大地的邊遠角落。
“真沒想到還有條件那麽(me) 艱苦的學校!”2013年,當明園慈善基金的考察團隊來到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八好小學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校園一角,靠牆擺著大大小小白色的塑料桶,那是學生們(men) 自帶的儲(chu) 水桶。學校沒有自來水,學生們(men) 用各自的儲(chu) 備水,淘米煮飯。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學生們(men) 大多住校,他們(men) 得自己做飯。
明園慈善基金迅速決(jue) 定,援建八好小學。
八好小學是明園慈善基金援建的第6所鄉(xiang) 村學校。2008年4月,廣東(dong) 省廉江市豐(feng) 背明園學校舉(ju) 行教學樓奠基,由此開啟明園慈善基金一年援建一間學校的助學之路。除教學樓的援建以外,明園慈善基金同時還進行了改造校門、翻建校園圍牆、修繕操場等項目,提升受援學校的硬件設施。截至今年,共計援建11個(ge) 地區15所學校。
廣東(dong) 豐(feng) 背明園學校的學生搬出了危險的磚瓦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學樓;湖南西蓮明園學校落成了,孩子們(men) 的教室裏有了先進的多媒體(ti) 設備,能上遠程課了;新疆喀爾交鎮明園牧業(ye) 寄宿學校的學生,在父母秋冬轉場放牧時不需要寄住親(qin) 戚家,可以住進新宿舍樓了……而在2017年9月,新學期開學之前,八好明園學校整體(ti) 落成:嶄新的教室、明淨的宿舍樓、硬化的地麵,讓身邊的世界寬大明亮起來。自來水也通了,孩子們(men) 擰開水龍頭,就能用兩(liang) 公裏外引來的山泉水,淘米洗碗了……
地遠不失誌,家貧子讀書(shu) 。這15所明園學校的援建,每一所學校,都承載著當地民眾(zhong) 、明園慈善基金雙方深切的教育希望。時間會(hui) 讓更多的鮮花盛開,會(hui) 有更多的小樹參天。
山野田間,豎笛吹響歡樂(le) 童年
西藏那曲嘉黎鎮明園學校,是明園慈善基金幫扶對象中條件最艱苦的:地處海拔4500米,高寒缺氧,氣候幹燥,寒冷的冬季長達半年,學生們(men) 經常吃不飽穿不暖。
“我們(men) 能吃上熱飯熱菜啦!”2020年8月11日,明園慈善基金援建的嘉黎鎮明園學校新校區食堂落成,學生們(men) 抑製不住地雀躍歡呼。吃過午飯,他們(men) 急切地趕去參加新食堂落成儀(yi) 式,還在儀(yi) 式上豎笛表演《歡樂(le) 頌》。笛聲悠揚飄蕩在高原雪域,表達著孩子們(men) 真誠的歡喜和濃烈的感動。
給這些孩子帶來豎笛音樂(le) 教育的,也正是明園慈善基金。
作為(wei) 明園特色教育公益的核心,豎笛特色教育源於(yu) 馬明哲的小女兒(er) 馬蔓莉的一次支教。那是2013年夏天,正在讀高中的馬蔓莉趁著暑假到廣東(dong) 文相明園學校支教。她帶了自己的長笛,課間吹給孩子們(men) 聽,沒想到孩子們(men) 熱情又好奇地圍著她問個(ge) 不停。“我從(cong) 小就學鋼琴,後來又學了豎笛和長笛,這都是城市孩子最基礎的音樂(le) 教育,”馬蔓莉感歎道,“然而這對這些鄉(xiang) 村孩子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但我看到這些孩子同樣愛音樂(le) 、同樣充滿天賦。”
馬蔓莉想為(wei) 明園學校帶去音樂(le) 教育,但學樂(le) 器的成本是高昂的,況且鄉(xiang) 村學校連音樂(le) 老師都沒有,學習(xi) 難度也太高了。馬蔓莉將想法告訴了母親(qin) ——時任明園慈善基金理事長陳園女士。陳園在聲樂(le) 上造詣頗高,常在明園學校的各種儀(yi) 式上表演歌唱,聽了女兒(er) 的想法後很讚同,母女倆(lia) 反複討論怎麽(me) 解決(jue) 擺在眼前的難題。
“我們(men) 就想到了,可以給孩子們(men) 教豎笛,一支豎笛幾十塊錢,不貴,豎笛隻有六個(ge) 孔,教起來簡單,學起來容易,尤其適合短期支教教學。”馬蔓莉說道。她的想法立馬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就這樣,豎笛課第一次隨著支教老師走進了明園學校,沒想到效果不錯,孩子們(men) 特別喜歡學,課上學不夠,還經常把豎笛帶回家自己練習(xi) 。
經過8年的探索和發展,如今,豎笛課堂已經在15所明園學校生根發芽,針對鄉(xiang) 村藝術教育“缺內(nei) 容、缺老師、缺硬件、缺舞台”的短板,明園慈善基金提供了一個(ge) “互聯網+豎笛教育”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涵蓋“線上課程、線下培訓、夏令營實踐活動、成果匯報”四個(ge) 部分,形成完整的教育閉環。
用愛支教,溫暖鄉(xiang) 村少年
明園慈善基金的豎笛教育公益,緣起於(yu) 馬蔓莉的支教之行,曆經多年發展,也始終離不了公益支教手牽手、心連心的誌願精神。
“振興(xing) 鄉(xiang) 村、誌願支教,讓我們(men) 攜起手來,幫助孩子們(men) 托起更燦爛的明天。”馬明哲向來重視支教,並且以身作則。2017年,他曾經前往安徽六安順河平安希望小學支教,2022年,他又前往新疆吐魯番郭勒布依鄉(xiang) 明園學校,觀摩遠程上課,親(qin) 自給孩子們(men) 上科技素養(yang) 課。
馬明哲的支教精神鼓舞著他的家人。其夫人陳園女士曾到廣西八好學校給孩子們(men) 上音樂(le) 課,教孩子們(men) 唱《花非花》;大女兒(er) 馬莉莉追隨父親(qin) 的腳步到順河平安希望小學支教;小女兒(er) 馬蔓莉後來又陸續到吉林靠山、甘肅邵寨、廣西八好、雲(yun) 南榮棒等多所明園學校,給孩子們(men) 上豎笛課。“這些孩子沒有音樂(le) 基礎,我們(men) 支教老師臨(lin) 時上陣,怎麽(me) 才能出效果呢?”馬蔓莉回憶道,“我們(men) 的第一個(ge) 辦法,就是自製教學錄像,讓學校的老師看錄像學基本指法,教給學生,我們(men) 再去教,效率就高一點。”
這份珍貴的錄像教程,來自另一位支教老師,他叫崔超,曾是平安銀行北京分行的一名員工。崔超從(cong) 小學民族管樂(le) ,2016年開始參與(yu) 明園學校支教行動,當時陳園理事長找到他,希望他能幫忙錄製專(zhuan) 門的豎笛教程,他一口答應下來。幾經推敲,崔超選擇了最簡單的《小星星》作為(wei) 模板,把不長的曲子分成三段,讓孩子們(men) 能邊學邊複習(xi) ,“有了錄像,加上老師指導,學生兩(liang) 節課就能基本學會(hui) 《小星星》,快速產(chan) 生成就感,領略到音樂(le) 的魅力。”
而令崔超記憶尤深的,還是那曲嘉黎鎮明園學校的孩子們(men) 。學基礎指法,崔超一個(ge) 個(ge) 手把手教他們(men) ,孩子們(men) 黝黑的小手冰涼冰涼,盡力按住發音孔。初學不免笨拙,氣息不穩,音量不夠,按錯發音孔時,孩子們(men) 抬起狡黠的眼睛,害羞地看一眼崔超。稍微熟悉指法,吹出連續的正調時,高原紅的臉蛋會(hui) 現出甜蜜的笑,眼裏閃出光來。也是這些孩子,在兩(liang) 年的學習(xi) 之後,最終能夠落落大方地站上舞台,吹奏出一首高原上的《歡樂(le) 頌》。
除了馬明哲及其家人、平安公司的員工之外,明園慈善基金的理事也積極參與(yu) 其中,理事王利平女士就曾多次到廣西九同明園學校支教,他們(men) 帶動了更廣泛的支教誌願者。截至2022年6月,明園慈善基金共計派遣支教誌願者1056位,圍繞豎笛教育,同時為(wei) 孩子們(men) 帶去體(ti) 育、美術、科技、舞蹈、形體(ti) 、聲樂(le) 等豐(feng) 富多彩的素養(yang) 課程,用溫暖愛心陪伴鄉(xiang) 村孩子成長。
近年來,隨著新冠疫情的暴發,線下支教變得困難,明園慈善基金聯合南京師範大學的韓中健教授團隊,開發互聯網豎笛教育,克服偏遠鄉(xiang) 村設備缺乏、網絡差等種種難題,安排專(zhuan) 業(ye) 老師對各學校進行每周至少一節課的遠程教學,確保學生能夠持續上課。
從(cong) 線下支教到線上支教,物理的距離變了,陪伴卻更加親(qin) 密,孩子們(men) 和明園支教老師的感情日漸深厚。一根小小的豎笛,早已將跨越天南地北,將明園學生和支教老師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藝術的閉環,種下溫暖的種子
2017年7月,明園慈善基金第一屆豎笛夏令營在深圳舉(ju) 辦,明園慈善基金的理事們(men) 注意到一個(ge) 小女孩,她叫藍水蘭(lan) ,是廣西八好明園學校三年級的學生,她總是怯生生的,不敢跟人說話和對視,但排練豎笛時卻特別認真,而且十分好強,有一股越困難越不服輸的韌勁。
恰好兩(liang) 個(ge) 月後,八好明園學校落成,明園慈善基金來到學校舉(ju) 辦落成儀(yi) 式,理事們(men) 驚喜地發現,短短時間內(nei) ,藍水蘭(lan) 變了,她不僅(jin) 會(hui) 笑著打招呼了,還主動帶隊上台表演節目,當馬蔓莉在儀(yi) 式上吹起長笛,藍水蘭(lan) 隨著音樂(le) 搖擺著身體(ti) ,整個(ge) 人更加陽光自信,落落大方,讓理事們(men) 驚奇之餘(yu) ,更大為(wei) 讚賞。
讓學習(xi) 豎笛的孩子們(men) 登上專(zhuan) 業(ye) 舞台,與(yu) 著名藝術家同台演出,不僅(jin) 能讓孩子們(men) 得到專(zhuan) 業(ye) 指點,還能開闊眼界、提升自信,是明園特色教育公益閉環的最後一環。除了每年一屆的豎笛夏令營,明園慈善基金還千方百計地為(wei) 孩子們(men) 尋找多形式、多類型的表演機會(hui) 。
2019年,湖南和廣西共三所明園學校學生參加了第一屆“深圳聲樂(le) 季”活動,與(yu) 深圳交響樂(le) 團同台演出,同年,有37個(ge) 明園學生參與(yu) 了“中國網球公開賽公益慈善慶典”的演出;2020年,相隔天南地北的八個(ge) 明園學生隔空合奏豎笛為(wei) 武漢加油;2021年,五所明園學校的學生在線上奉獻了一場動人的豎笛音樂(le) 匯演,與(yu) 著名表演藝術家連線合奏;今年暑期,明園學生再次參加了“深圳聲樂(le) 季”,中秋節之際,明園學生還參加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和中國福利會(hui) 主辦的“我和祖國一起成長”六一主題演出,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音樂(le) 給孩子們(men) 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在甘肅的邵寨明園學校,內(nei) 向的史小浩通過豎笛學習(xi) ,結交了不少新朋友;廣西九同明園學校,六歲的雲(yun) 佳歡從(cong) 小父母離異,因為(wei) 豎笛夏令營再次和媽媽說上話,掃去心裏的陰霾;湖南西蓮明園學校的吳仁坊,在線上豎笛音樂(le) 匯演中得到音樂(le) 家王宏偉(wei) 、徐霞的鼓勵,提升了自信;而廣西八好明園學校的藍水蘭(lan) ,今年參加第四屆“深圳聲樂(le) 季”音樂(le) 會(hui) ,第一次完成了獨奏,決(jue) 心報考音樂(le) 附中……
“音樂(le) 是一種特殊的美學與(yu) 情感的教育,它能讓孩子們(men) 感受到愛與(yu) 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溫暖的種子。隨著孩子們(men) 長大,這顆種子將會(hui) 開花結果,孩子們(men) 會(hui) 把溫暖和愛傳(chuan) 遞給更多的人。”明園慈善基金副理事長陳園表示。
扶困助弱,堅守回報社會(hui) 初心
明園慈善基金的公益項目,除了援建學校、招募誌願者開展公益支教行動之外,還設立了明園獎學金、教學金,開展校長培訓,15年共發放明園獎學金128.8萬(wan) 元,699名學生受到獎勵;共發放明園“獎教金”87.8萬(wan) 元,438名老師受到獎勵。此外,還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特色教育公益,推進科學素養(yang) 提升計劃,通過捐贈科技讀本、科學實驗包、培訓校長和老師等行動,為(wei) 鄉(xiang) 村孩子播下了科技啟蒙的種子。
作為(wei)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下設的專(zhuan) 項基金,明園慈善基金積極支持並參與(yu)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的各項工作。宋基金會(hui) 理事會(hui) 、寧夏彭陽縣扶貧考察係列活動、青海省公益項目調研、西山鄉(xiang) 中心學校援建項目考察、粵港澳大灣區理事座談會(hui) ……明園慈善基金履職的身影隨處可見。
明園慈善基金遵照宋基會(hui) 宗旨,踐行扶貧幫困和賑災公益,2008年汶川地震,明園慈善基金向災區捐贈500萬(wan) 元;2020年春,新冠疫情暴發後,明園慈善基金聯合中國平安集團迅速向中國醫學科學院捐款1800萬(wan) 元,定向用於(yu) 瑞德西韋三期以及其它抗擊新冠肺炎的臨(lin) 床試驗。陳園理事長還通過明園慈善基金、廣東(dong) 省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等公益渠道,個(ge) 人捐贈近200萬(wan) 元,用於(yu) 各地疫情防控、賑災救災、教育發展及婦女兒(er) 童生活改善等。
回顧明園慈善基金15年的曆程,離不開社會(hui) 各界的支持:明園學校學生在2019年參與(yu)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音樂(le) 夢想基金啟動儀(yi) 式表演時,得到了宋基會(hui) 主席王家瑞、副主席井頓泉、時任副秘書(shu) 長唐九紅等領導的關(guan) 愛和讚賞;宋基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杭元祥率隊赴青海省進行公益項目調研時,探訪了當地明園學校;著名藝術家雷佳、王宏偉(wei) 、徐霞等在“深圳聲樂(le) 季”、明園線上音樂(le) 匯演等活動中多次對明園學生進行專(zhuan) 業(ye) 指導……這些關(guan) 愛和支持是明園慈善基金發展的不竭動力,更讓明園慈善基金堅定了回饋社會(hui) 、報效國家的公益初心。
“藝術的真正意義(yi) 在於(yu) 使人幸福,公益的意義(yi) 在於(yu) 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多年來,明園慈善基金始終緊跟國家步伐,迎合時代發展需要,踐行公益,回報社會(hui) ,”明園慈善基金理事長馬莉莉表示,“未來,明園慈善基金將持續在力所能及的領域發光發熱,不斷耕耘,銘記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目標,在黨(dang) 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奮力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感悟閱讀之美經典之魅 “為你讀書”公益行動走進貴州畢節
在凜冽的高原寒風中,即將放假的孩子們,打鬧著穿過不大的操場,鑽進了一間閱讀室。這裏新增了不少公益捐贈的書籍,他們讀得津津有味。 [詳細] -
“童夢同宇”天文科普公益活動在青海捐贈“天文科學探索盒”及教程
海西州政府副州長李天林表示,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等發起的“童夢同宇”天文科普公益活動走進海西州,並將德令哈市11所中小學作為首批“伊利童夢同宇天文科普示範校園”。[詳細] -
西藏出台意見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近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聯合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出台《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前,自治區檢察院已設立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