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多地調整體育中考項目 大學體測要“跟上”嗎

發布時間:2023-02-07 16: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一段時間,各地的體(ti) 育中考政策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此前有觀點認為(wei) ,“陽康”後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加重心髒損傷(shang) ,因此有專(zhuan) 家建議調整今年中考的體(ti) 育項目,不少學生與(yu) 家長也提出了相關(guan) 訴求。近日,貴州省貴陽、遵義(yi) 、六盤水、黔南等多個(ge) 市州為(wei) 此調整了體(ti) 育中考項目,取消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項目。此外,廣東(dong) 廣州、河南鄭州、四川資陽等地教育部門也回應稱,將根據相關(guan) 政策審慎決(jue) 策,綜合各方麵因素科學研判,或根據疫情形勢及時研判評估。

  相關(guan) 新聞發布後,很快在輿論場上收獲不少好評。在人民網的微博評論區,熱度最高的評論稱這是一項“貼心又人性化的調整”。

  中考是一場對學生前途至關(guan) 重要的選拔性考試,體(ti) 育考試所占分值雖然不高,但同樣會(hui) 對學生起到“指揮棒”的作用。因此,不論是為(wei) 了防止考生感染後過度訓練損害身體(ti) 健康,還是為(wei) 了維護感染與(yu) 未感染的考生之間的考試公平性,暫時取消體(ti) 力消耗較大的長跑項目,都不失為(wei) 一種合理改變。一直以來,主流輿論都對提高青少年身體(ti) 素質的議題高度重視,但在疫情高峰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學期,公眾(zhong) 普遍認同:特殊情況不妨特殊對待。

  目前,直接受到相關(guan) 政策影響的,是即將參加中考的初中生。不過,在大學生群體(ti) 中,這一政策變化同樣引發了不少討論。許多學生呼籲大學跟進類似舉(ju) 措,適度放寬體(ti) 測要求。此外,部分高校設立的“校園跑”等與(yu) 學生考核掛鉤的運動項目,也成了討論話題。

  事實上,針對新冠感染對學生運動能力的短期影響,各級教育機構都需要科學研判形勢,作出合理應對。要不要調整、如何調整體(ti) 育教育的內(nei) 容與(yu) 考核標準,是每個(ge) 地方、每所學校都要考慮的問題。能否在最大程度上兼顧體(ti) 育教育和學生健康,考驗著各地各校管理者的決(jue) 策水平。

  當下,麵對不少學生提出的“暫時取消體(ti) 測”等訴求,校方和有關(guan) 部門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宜“照單全收”。一方麵,決(jue) 策者理當看到,學生的訴求確實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新冠病毒感染對學生運動能力的影響客觀存在,其中的潛在風險需要被排除。另一方麵,決(jue) 策者也要意識到,學生不想花力氣鍛煉,背後通常有較為(wei) 複雜的動機,如果一切都依著學生,提升學生身體(ti) 素質這項長期工程便無法開展。

  那麽(me) ,高校該怎麽(me) 辦呢?答案其實就在“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這幾個(ge) 字裏。在體(ti) 育中考這件事上,多地考慮到安全和公平,暫時取消1000米、800米跑項目,是一種“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高校體(ti) 測的性質及開展方式,與(yu) 體(ti) 育中考有同有異,自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高校體(ti) 測和體(ti) 育中考的共同點,在於(yu) 都要考核學生的長跑能力,這對剛剛“陽康”不久的學生來說,可能有些強人所難。但是,高校體(ti) 測和中考也有一個(ge) 重要的不同點,那就是前者並非選拔性考試,不存在學生之間的競爭(zheng) ,因此不需要考慮太多公平性問題,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ti) 情況“特事特辦”。具體(ti) 來說,高校可以在體(ti) 測中對半年內(nei) 核酸或抗原檢測呈陽性的學生采取延期考試的措施,或是允許其以非劇烈運動、但同樣可以鍛煉身體(ti) 的方式進行體(ti) 測。這些做法既能照顧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健康需求,也不會(hui) 損害其他學生的正當利益。

  有時,輿論對一些政策的討論可能趨於(yu) 兩(liang) 極化。比如,針對體(ti) 測方式的變化問題,有人強烈呼籲“取消體(ti) 測”,也有人擔心學生的體(ti) 能素質會(hui) 下滑。在實踐中,決(jue) 策者可以努力尋找兼顧多方考慮的合理方案。

  不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在開展體(ti) 育教育這件事上,遵循的都是相似的原則。任何情況下,學校都要對學生的健康安全負責,而在這一基礎上,設法提高學生的身體(ti) 素質,也是一項意義(yi) 重大的係統性工程。對此,不同情況需要不同的解決(jue) 方案,教育工作者還需應對好這一考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