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實幹成就夢想 奮鬥贏得未來

發布時間:2023-02-10 10:37:00來源: 青海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從(cong) “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zhuan) 門部署,凸顯了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彰顯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的價(jia) 值追求,為(wei) 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為(wei) 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貫徹到教學實踐,切實讓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互助職校全戰線發力、全方位動員、全頻道推進,廣大教師集中學習(xi) 研討二十大精神的熱情“不打烊”,向學生傳(chuan) 遞黨(dang) 的好聲音的行動“不掉線”。

  翻開互助縣職業(ye) 技術學校發展“藍圖”,不僅(jin) 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新舉(ju) 措,而且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能人才培養(y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職教專(zhuan) 家培養(yang) 、培養(yang) 德才兼備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優(you) 秀骨幹教師隊伍建設、職業(ye) 教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名師工作室打造”等方麵有具體(ti) 安排。

  學校青年教師、入黨(dang) 積極分子張玲香說:“不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工匠精神,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投身建功新時代的偉(wei) 大征程中,培養(yang) 出更多基礎深厚、能力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一席話,道出的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心聲,也說出了教書(shu) 與(yu) 育人的本質,是學校所有黨(dang) 員幹部、教職工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根土鄉(xiang) 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縮影,更是互助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使命,深入推動黨(dang) 的二十大各項重大部署在具體(ti) 工作中貫徹“行動口號”。

  采訪中我們(men) 注意到,互助土族自治縣把發展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消除貧困、促進就業(ye) 、改善民生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累計投入職業(ye) 教育發展資金6.3億(yi) 元,建成校內(nei) 外實訓基地38個(ge) ,省級重點實訓基地5個(ge) ,實訓室123個(ge) ,實訓工位3200個(ge) ,基本形成“校中有廠、廠中有校”辦學格局,構建起“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數據背後,是該縣教育優(you) 先發展得到有力保障,是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麵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生動實踐。而今互助縣正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線,以深化教育改革為(wei) 動力,以專(zhuan) 業(ye) 孵化為(wei) 基礎,構建起老師“教好”、學生“學好”、學校“管好”三位一體(ti) 家校育人模式。

  目前,該校正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引領,圍繞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開設農(nong) 副產(chan) 品保鮮與(yu) 加工等專(zhuan) 業(ye) ;對接青稞酒、青繡“兩(liang) 青”品牌產(chan) 業(ye) 升級,增設食品發酵、民間傳(chuan) 統工藝等專(zhuan) 業(ye) ;緊扣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要求,開設旅遊服務與(yu) 管理、電子商務專(zhuan) 業(ye) ,實現專(zhuan) 業(ye) 建設方向、學科設置和地方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同頻共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