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Z世代“幕後者”叁旦仁青:從牧區電影到視效製作

發布時間:2023-02-22 09: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羅薩紮西德勒!”2月21日,中國藏族民眾(zhong) 迎來藏曆水兔新年。

  “因為(wei) 喜歡”這一理由,讓Z世代叁旦仁青在藏曆新年之際,仍馬不停蹄籌備自己位於(yu) 西寧的電影視效工作室。

  叁旦仁青出生於(yu)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大學研修電視節目製作。“不安分”的他,畢業(ye) 後再次接受更專(zhuan) 業(ye) 的影視後期培訓。

  “我一心想進北京一家為(wei) 影視項目提供後期製作的公司,他們(men) 在中國國內(nei) 和北美做一流作品,這對我們(men) 這個(ge) 職業(ye) 太有吸引力了”。叁旦仁青說。

  這種吸引力,萌芽於(yu) 叁旦仁青的父親(qin) 作為(wei) 牧區電影放映員的經曆,“小時候,我和哥哥幫著父親(qin) 在牧區拉幕布,我倆(lia) 也在光影中手舞足蹈,就像演電影”。

  “要去就去這家公司,不然就回老家。”作為(wei) 初級視效師,叁旦仁青麵試兩(liang) 次均铩羽而歸。通過“反複關(guan) 注他們(men) 的招聘平台,分析招聘規律和要求”,他最後成功入職。

  “雖然公司裝飾像‘黑網吧’一樣不起眼,但裏麵大部分前輩來自法國、西班牙、印度。最讓我震撼的是公司影視後期製作的整個(ge) 流程。”叁旦仁青對中新社記者比劃道,“比如製作《捉妖記》裏的角色,要設計、建模、動畫、特效……合成,每一流程又能細分出很多步,如摳圖和擦除。”

  雖僅(jin) 參與(yu) 北美電影《海王》極少鏡頭的視效,但在叁旦仁青眼裏,這是自己的“處女作”,“主角身上的鎧甲,我們(men) 一個(ge) 甲片一個(ge) 甲片地摳”。

  “視頻不像圖片,得一幀一幀摳,如果閃跳,背景可能就會(hui) 露出來,對視效的要求非常苛刻。”叁旦仁青之前從(cong) 沒想過電影製作會(hui) 如此複雜,“我終於(yu) 知道,電影的確是工業(ye) 化的”。之後,他還參與(yu) 了《我和我的父輩》《奪冠》的預合成等工作。

  “有時候一些藏族導演的感受,如涉及民俗的題材,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叁旦仁青說,“作為(wei) 藏族視效師,我和導演溝通會(hui) 很順暢”。比如,電影《一個(ge) 和四個(ge) 》講述的是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故事,在製作這部影片視效時,“加一點雪景,人踩在雪上,要有‘沙沙’的觸感。這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特別複雜”。

  “通過這部電影,我全流程學習(xi) 了電影後期製作,不像之前僅(jin) 參與(yu) 一小部分。”這一經曆,為(wei) 叁旦仁青今後接手更多涉藏題材電影後期提供了經驗。

  從(cong) 牧區“幕後者”,成長為(wei) 熱門電影幕後者,他和家人不無驕傲。

  “近些年,中國藏族導演的作品,在國內(nei) 外電影展頻頻獲獎。現在也有很多年輕導演嶄露頭角,他們(men) 的創意天馬行空。”叁旦仁青說,“很多藏族年輕導演都想拍格薩爾王的電影,這肯定需要大量的視效。”

  “如果時機成熟,我也想當導演。”叁旦仁青立下自己的藏曆新年Flag,“有時候,拍一個(ge) 特別簡單的故事,也能獲得行內(nei) 行外好口碑。”

  “我們(men) 村裏的藏曆新年年俗或者‘六月會(hui) ’,肯定會(hui) 有很美的鏡頭和故事。”叁旦仁青心中盤算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