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科普直播課活動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科普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hui) 科技館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辦,貴州科技館承辦的“美麗(li) 中國、魅力喀斯特”科普直播課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城關(guan) 區海薩小學50名學生現場參與(yu) 科普直播課。
下午14時,學生們(men) 穿著幹淨整潔的校服,戴上小黃帽一起走進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跟全國各地的小朋友們(men) 一起共同期待這場有趣的科普直播課。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在中科館和中科協大力支持下,結合2023年“奮進科普新征程”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舉(ju) 辦了這期“美麗(li) 中國、魅力喀斯特”直播課活動。與(yu) 貴州科技館等同行業(ye) 的43家科技館聯動,共同在線上對自然地質方麵的知識進行直播講解,在使各個(ge) 科技館的資源實現聯動共享的同時,讓西藏的孩子們(men) 與(yu) 全國各地的孩子們(men) 互動,以此帶動西藏孩子們(men) 對科學的興(xing) 趣,開闊他們(men) 的視野。
直播課上,學生們(men) 仔細聽著老師講大自然的奧妙之處,並在現場老師的指導下做了有關(guan) 喀斯特地貌的相關(guan) 實驗。索朗措姆是海薩小學六年級(2)班學生,她手拿實驗工具,和同學們(men) 一起認真地做實驗,探索喀斯特地貌的神奇之處。“今天參加這個(ge) 活動,我學習(xi) 到了喀斯特地形指的是經過地下或者地表的水資源對特殊熔岩的侵蝕後造成地表坍塌或者堆積所形成的特殊地貌環境。這樣的活動非常神奇而又有意義(yi) ,希望以後能夠多舉(ju) 辦這樣的科普活動。”索朗措姆說。
“美麗(li) 中國、魅力喀斯特”科普直播課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專(zhuan) 家講授、實驗課程,掌握了喀斯特地貌的獨有特征、誕生景觀、地上與(yu) 地下水紋係統,樹立了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報名開始
為激勵廣大學生參與科普創作,促進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擴大科普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中國科協決定繼續舉辦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詳細] -
走進科博館 放飛科學夢
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強青少年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力度。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結合自身優勢,針對青少年成長學習情況,開展了一係列互動性強、寓教於樂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培育科學觀念。[詳細] -
雪域雛鷹繪畫展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幕
近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獻禮二十大”青少年繪畫作品大賽暨雪域雛鷹繪畫展覽開幕儀式啟動。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次仁羅布、副館長旦增羅布及館內各部門負責人分別為繪畫大賽各獎項獲得者頒發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