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好就業“飯碗” 托起穩穩幸福
2022年,西藏自治區全區城鎮新增就業(ye) 5.1萬(wan) 人,城鎮調查失業(ye) 率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5.6%,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3.1萬(wan) 人、實現勞務收入55.6億(yi) 元,牢牢穩住了就業(ye) 基本盤。
這是西藏人社部門、教育部門、高校等,通過各種措施不遺餘(yu) 力助力就業(ye) 創業(ye) 取得的成果。
線上招聘方便就業(ye)
近年來,西藏搭建雲(yun) 網招聘平台,疏通求職就業(ye) 渠道,把招聘主陣地由線下轉移到線上。
2022年12月2日至8日,自治區就業(ye) 服務中心舉(ju) 行“2022年人社第四十五期網絡精品招聘會(hui) ”線上招聘會(hui) 。參加此次招聘會(hui) 的用人單位有57家,提供就業(ye) 崗位739個(ge) ,其中,適合高校畢業(ye) 生的崗位有134個(ge) ,適合城鎮失業(ye) 人員的崗位有605個(ge) ,涵蓋財務總賬會(hui) 計、財務會(hui) 計、銀行客戶經理、移動業(ye) 務電話銷售經理等各類職位。
25歲的邊久來自林芝市朗縣,是西藏大學工學院畢業(ye) 生。2022年5月,學校發布了一條企業(ye) 招聘信息,他隨即投遞簡曆,後在線上完成視頻麵試。通過麵試後,又在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與(yu) 公司簽訂了三方協議。
“從(cong) 投遞簡曆到麵試,再到簽訂三方協議,都是在線上進行的,應聘過程很方便。”邊久說。
同時,西藏高校與(yu) 企業(ye) 協商,創辦“你公招 我兜底”活動,給考上公招的畢業(ye) 生提供一次免費解約機會(hui) 。與(yu) 邊久簽訂協議的安能西藏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正好是達成協議的企業(ye) 之一。
“這個(ge) 措施鼓勵我們(men) 先就業(ye) 再擇業(ye) ,我正在準備公招考試,這讓我有了更多選擇。”邊久說。
優(you) 惠政策鼓勵區外就業(ye)
22歲的拉巴次仁,2022年到南京一家公司擔任實驗技術員。“企業(ye) 提供的待遇很不錯,試用期每月4800元,轉正後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以後還會(hui) 逐年增長。”他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選擇到區外就業(ye) ,2022年畢業(ye) 於(yu)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的次仁拉姆在收到了浙江一家公司的麵試通知、經過微信視頻遠程麵試後,成功得到了養(yang) 殖技術人員的崗位。
為(wei) 鼓勵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到區外就業(ye) ,近年來,西藏出台了一係列鼓勵政策,如給予符合條件的區外就業(ye) 畢業(ye) 生路途、生活、安家、探親(qin) 路費等補貼。在這一係列政策的支持下,西藏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ye) 生實現了區外就業(ye) 。
同時,西藏加大與(yu) 中央國家部委、援藏省市、援藏央企和部分非援藏省市的對接力度,協調落實的區外公職崗位和央企崗位不低於(yu) 崗位總數的10%。
此外,全麵推進“組團式”區外市場就業(ye) ,擴大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區外就業(ye) 規模,對區外企業(ye) 開展“組團式”吸納畢業(ye) 5年內(nei) 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達到一定人數的給予吸納就業(ye) 獎勵,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ye) 生區外就業(ye) 滿一定年限的按規定給予就業(ye) 獎勵。
自治區就業(ye) 服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西藏大學生就業(ye) 觀念實現了很大轉變,越來越多的畢業(ye) 生選擇到區外就業(ye) ,“走出去”成為(wei) 了就業(ye) 新趨勢。
政策措施支持自主創業(ye)
23歲的洛桑益西,2018年從(cong) 拉薩第二中等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在校期間,他曾到南京學習(xi) 中西餐廚藝。畢業(ye) 後,他又先後在拉薩、日喀則等地藏餐店學習(xi) 。
2022年3月,他申請創業(ye) 啟動資金,並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在墨竹工卡縣城開了一家藏餐店。
“我一直有個(ge) 開藏餐店的夢想,如今終於(yu) 讓夢想成真了。”洛桑益西開心地說,現在他的藏餐店月平均營業(ye) 額達2萬(wan) 元。
記者從(cong) 自治區人社廳了解到,為(wei) 鼓勵支持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近年來,政府投資開發創業(ye) 載體(ti) 安排了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者。並且,畢業(ye) 5年內(nei) 在區外創業(ye) 的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按規定可享受啟動資金扶持和場地租金、水電費補貼政策。此外,支持高校畢業(ye) 生發揮專(zhuan) 業(ye) 所長從(cong) 事靈活就業(ye) ,對有就業(ye) 意願的2022屆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在畢業(ye) 3個(ge) 月後仍未就業(ye) 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ye) 補貼。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校方在支持畢業(ye) 生創業(ye) 方麵也不遺餘(yu) 力。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作為(wei) 西藏具有代表性的職業(ye) 院校,在學生創業(ye) 就業(ye) 方麵成績突出。近年來,該校通過創新創業(ye) 孵化基地平台,讓學生在校期間入駐創業(ye) 基地,結合創業(ye) 項目運營情況及未來市場商業(ye) 價(jia) 值,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ye) 項目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對優(you) 秀創業(ye) 項目進行創業(ye) 資金扶持。同時,依托“格桑花開”創業(ye) 訓練營,開展創業(ye) 實踐技能培訓,有效提升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為(wei) 畢業(ye) 後進行創業(ye) 積累經驗。
多種方式實現轉移就業(ye)
2023年伊始,日喀則市江孜縣重孜鄉(xiang) 努康村120名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正搶抓農(nong) 閑時間,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組織的鋼筋工培訓,培訓結束取得資格證後,所有學員將通過勞務合作社以派遣方式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
這是江孜縣“訂單式+點對點”轉移農(nong) 牧民就業(ye) 工作模式。
2022年,江孜縣創新工作模式,精準施策,通過“點對點”輸送一批、產(chan) 業(ye) 發展吸納一批、項目建設承載一批、能人帶動轉移一批等多種方式,抓實、抓好、抓細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截至2022年底,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24978人、創收3.1億(yi) 元、組織化輸出15373人、區外轉移就業(ye) 152人。
這是西藏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的一個(ge) 縮影。
2022年,西藏各地各相關(guan) 部門立足區內(nei) 區外兩(liang) 個(ge) 市場,做實做細服務保障,紮實做好穩就業(ye) 工作,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63.1萬(wan) 人、勞務收入55.6億(yi) 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其中,實現區內(nei) 轉移就業(ye) 62.46萬(wan) 人、區外轉移就業(ye) 6436人。
據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西藏各地各相關(guan) 部門充分利用農(nong) 牧民外出務工黃金時間,抓住各類項目開複工、企業(ye) 複產(chan) 的有利時機,開展需求摸底、崗位推介、用工對接,以組織化輸出等方式促進就業(ye) ,2022年7月底已完成年度目標的93.5%。
疫情期間,西藏出台穩經濟促就業(ye) 臨(lin) 時措施,發揮社保杠杆調節作用,助企紓困,穩定就業(ye) 崗位12萬(wan) 個(ge) 以上。此外,相關(guan) 部門持續保持欠薪案件動態清零,確保了農(nong) 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2023年,全區人社係統將全力推動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取得新進展,全力推動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取得新成效,為(wei) 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人社力量。”自治區人社廳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廳長陳來尼瑪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千方百計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
日前,就拉薩市如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詳細] -
山南市曲鬆縣推動區外穩崗就業見實效
近年來,山南市曲鬆縣與對口援藏的湖北省黃石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援藏工作隊緊密攜手,堅持精準拓崗,穩固就業渠道;堅持精準宣傳,堅定就業意願。[詳細] -
西藏2023年春季退役軍人軍屬專場招聘會舉行
為進一步做好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工作,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日前,西藏2023年春季退役軍人軍屬專場招聘會舉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