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閃耀珠穆朗瑪——記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珠峰邊境派出所
第一眼見到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珠峰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時,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他們(men) 那一張張黑裏透紅的臉,尤其是派出所所長格桑,打眼一看,他的臉最黑。他開玩笑說道:“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離太陽最近。”
民警們(men) 黝黑的臉龐,和工作環境有關(guan) 。珠峰邊境派出所駐地海拔約4500米,紫外線強烈,每次在戶外執勤,民警們(men) 都要“全副武裝”,把自己包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
常年七八級的大風,每天鋪天蓋地,狂風掀起的沙礫打得臉生疼。隻有路旁整齊排列的電線杆,宛如一排“鐵樹”,給風沙肆虐的雄關(guan) 隘口平添了一抹生活的氣息。
“雖然這裏常年高寒、缺氧,讓我落下不少病根,但是隻要一看到珠峰,心情就會(hui) 變得愉悅。”格桑說:“冬天,高原的寒風像繡花針一樣,能穿透棉襖,巡邏時大家經常被凍得關(guan) 節疼痛。”
在世界之巔珠峰腳下,一抹抹“藏青藍”時常穿梭在每一個(ge) 村莊,守護著每一寸熱土。
每年,珠峰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都要巡邏120餘(yu) 次,每次約40公裏,一年就是4800餘(yu) 公裏。自2008年10月1日派出所成立以來,一茬又一茬年輕的移民管理警察駐守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用青春和熱血書(shu) 寫(xie) 著對祖國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像這樣的巡邏隻是派出所民警工作中的一部分,接到轄區遊客救援,也是常有的事情。
今年4月5日晚,派出所民警在珠峰大本營景區例行巡邏排查時,發現一輛山東(dong) 牌照的車輛爆胎停在路邊。車上5名遊客等待修理廠救援,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5名遊客因高寒缺氧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
民警索朗旦達和同行民警第一時間將遊客轉移到大本營警務室進行救助,為(wei) 他們(men) 提供氧氣、熱水和抗高反藥物,遊客的症狀得到明顯緩解。
在安排遊客休息的同時,索朗旦達也與(yu) 汽車修理廠取得了聯係,為(wei) 車輛排除了故障,最終遊客安全駕車離開珠峰大本營景區。
幾天後,派出所收到了一麵寫(xie) 有“情暖珠峰、大愛柔情”的錦旗,派出所民警按照快遞單上的電話號碼撥打過去,才得知是那5名遊客寄過來的。“遊客和人民群眾(zhong) 對我們(men) 的讚揚和認可,是對移民管理警察最大的褒獎和鼓勵。”索朗旦達開心地說道。
大到遊客失聯,小到物品丟(diu) 失,這個(ge) 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警務室,已經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事情,民警們(men) 都耐心解決(jue) 。據統計,自派出所成立以來,珠峰邊境派出所共救助遊客2000餘(yu) 人次,有效確保了遊客的人身安全和珠穆朗瑪峰景區的良好秩序。
“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服務工作無止境”,這是珠峰邊境派出所副所長張隨新寫(xie) 在工作筆記本的話,這也是他工作9年來的心得體(ti) 會(hui) 。
“我們(men) 用水方便多了!”今年1月,在派出所院子裏,村民旦增背著水桶高興(xing) 地說道。
原來,在1月3日,張隨新和他的同事在前往紮西宗鎮辦事的路上,看到一群村民背著水桶搖搖晃晃地朝山坡方向走去,他們(men) 立刻停下車,上前詢問發生了什麽(me) 事兒(er) 。
“今年年初曲宗村自來水管道被凍住了,20餘(yu) 戶村民用水需要從(cong) 1公裏外的小河中拉運。”村民潘多皺著眉頭說道。
張隨新和同事們(men) 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與(yu) 曲宗村輔警洛桑聯係,邀請村民來派出所取水,解決(jue) 了村民的用水需求。
為(wei) 力所能及地幫助轄區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派出所還創建了“愛心小屋”,並采取“互聯網+”模式,為(wei) 社會(hui) 各界愛心人士搭建線上、線下愛心平台。據統計,珠峰邊境派出所“愛心小屋”自創建以來,先後收到全國各地愛心快遞15次,衣物、生活用品、學習(xi) 用具等物資600餘(yu) 件,總價(jia) 值2.8萬(wan) 元,受益群眾(zhong) 達34人次。
這是珠峰邊境派出所紮實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活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派出所還結合珠峰景區區位優(you) 勢,幫助村民開辦家庭旅館、帳篷旅館。同時,將服務工作延伸至最前線,開展接待辦事群眾(zhong) 、窗口受理和代讀代寫(xie) 等業(ye) 務,積極服務廣大遊客,警民魚水深情不斷鞏固升華。
“青年”二字,對於(yu) 這群平均年齡隻有31歲的派出所民警們(men) 來說,重若千鈞,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擔當。今年,珠峰邊境派出所榮獲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ti) 稱號。
他們(men) 說:“心中有夢,眼裏有光,青春就越精彩。”他們(men) 就像一粒粒播撒在冰峰極地的種子,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紮根發芽,頑強生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奮鬥是青春最美的注腳
高考,對於每個參加過的人來說,都是一次終身難忘的經曆。它見證了我們的成長、奮鬥和拚搏。2023年高考即將到來,記者走進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用鏡頭記錄學子們努力奮鬥的動人瞬間,見證青春裏最美的模樣。 [詳細] -
展職業技能 顯青春風采
近日,2023年西藏自治區職業教育活動周暨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在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啟動。啟動儀式上,來自全區各地(市)職業技術院校的青年學子們用平日所學所思所想。[詳細] -
甘肅雙胞胎兄弟在西藏書寫熱血青春
高中畢業後,何凱龍為了實現兒時的夢想,選擇到西藏亞東縣洞朗地區及乃堆拉口岸當兵。何對龍從學校畢業後,去了中鐵一局電務公司工作。雖然每天幹的都是苦活累活,但何對龍沒有一點抱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