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拉薩召開
新利平台 6月7日,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在拉薩召開。會(hui) 議根據《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對在促進西藏科技進步、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獲得者給予表彰和獎勵。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現場
西藏大學教授尼瑪紮西是2020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獲得者。據他介紹,他是沐浴著新西藏的陽光,有幸接受了從(cong) 幼兒(er) 園到博士的現代教育,在黨(dang) 和國家的培養(yang) 下成長起來的藏族知識分子。他懷揣報效國家的情懷和建設家鄉(xiang) 的使命,在西藏走過了近35年的教學科研之路。“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黨(dang) 和國家的教育培養(yang) ” 尼瑪紮西說,他定當珍惜榮譽、再接再厲。
尼瑪紮西介紹,一直以來,西藏大學科技工作者聚焦中央對西藏的戰略定位,圍繞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開展了多領域高原科學技術研究,形成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科研方向。他所在團隊近十年來的研發成果已廣泛應用於(yu) 網絡信息安全保障、中華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承、民生改善等領域,為(wei) 提升我國涉藏問題國際話語權、促進民族文化創新發展作出了貢獻。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現場
“我出生於(yu) 山南加查縣的一個(ge) 貧窮家庭,沐浴著黨(dang) 的陽光雨露,伴隨著新西藏發展的腳步前進,成長在青藏高原這片地質科研最理想的沃土上,昔日的‘放牛娃’一躍成為(wei) 西藏曆史上的首位院士,是時代造就了我們(men) ,我們(men) 也見證了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是2021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多吉介紹,他從(cong) 藏北無人區到藏南高山峽穀,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在資源勘探及地質科學研究方麵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並榮獲了2021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這份寶貴榮譽。他說,這是黨(dang) 和人民給他的一份沉甸甸禮物,更是對他今後工作的激勵和鼓舞。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現場
中科院地理所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試驗站研究員餘(yu) 成群是2022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獲得者,據他介紹, 35年來,他200多次進出西藏,幾乎踏遍了西藏山山水水,走遍了74個(ge) 縣區。
餘(yu) 成群介紹,高原科學實踐告訴我們(men)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草業(ye) 科技工作一個(ge) 最重要、最實用的取舍原則是:克服高寒脅迫、引導技術發展、滿足增收需求、支撐綠色發展。二十多年來,中科院西藏生態與(yu) 草業(ye) 科技創新與(yu) 服務團隊,在西藏科技主管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因地製宜構建草牧業(ye) 發展轉型技術體(ti) 係,重點攻關(guan) 新品種選育、栽培管理和草產(chan) 品加工利用等關(guan) 鍵環節的“卡脖子”難題,相關(guan) 成果先後獲得了四次西藏科學技術一等獎。
西藏極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因素造成其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軌跡相對特殊,作為(wei) 支撐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科學技術與(yu) 其他地區相比,也表現出了十分明顯的地理分異特征,生態文明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食物安全、草業(ye) 科技尤其如此。“我們(men) 可以模仿和借鑒其他省(市)成熟技術,但‘本地化’過程不能或缺,適合高原環境的本土集成創新必須堅持,否則科技創新無法真正根植於(yu) 雪域高原之上。”餘(yu) 成群說。(新利平台 記者/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首家園區科學技術協會成立
近日,拉薩高新區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大會暨2023年企業技術成果供需對接會在拉薩高新區成功舉辦。拉薩高新區科學技術協會的成立得到了區市黨委、政府的重要支持。[詳細] -
海報|西藏大學科研成果獲2022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
西藏大學科研成果獲2022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2月1日,記者從西藏大學獲悉,該校4項科研成果獲得2022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