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如何為孩子上好一堂科學課?

發布時間:2023-06-15 15:20:00來源: 科技日報

  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通過3至5年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麵落地,中小學科學教育體(ti) 係更加完善,社會(hui) 各方資源有機整合,實踐活動豐(feng) 富多彩,科學教育教師規模持續擴大、素質和能力明顯增強,大中小學及家校社協同育人機製明顯健全,科學教育質量明顯提高,中小學生科學素質明顯提升,科學教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麵發展和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為(wei) 鼓勵更多小學科學教師及研究者重視以科學素養(yang) 為(wei) 導向的變革、探索和創新,中國教育學會(hui) 科學教育分會(hui)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hui) 近日聯合舉(ju) 辦了“探究未來——2023科學教育支持計劃大會(hui) ”。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yu) 名科學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討了他們(men) 關(guan) 心的科學教育話題:如何為(wei) 孩子上好一堂科學課?

  加強對科學課程的研究

  時隔多年,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原中國教育學會(hui) 小學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理事長章鼎兒(er) ,仍記得那一節刷新了自己對於(yu) “科學觀察”理解的課程。

  那是20世紀80年代,一位美國教師在課堂上發了一張A4紙和蠟燭,請大家觀察蠟燭並將獲得的信息寫(xie) 在紙上。

  通過眼耳鼻觀察到蠟燭的一個(ge) 特點,給1分;其他變革性觀察方法獲取特點信息,給5分。那次,章鼎兒(er) 提筆就寫(xie) 了16條信息,得了16分,而美國教師得了400分。對方采取的變革性觀察方法包括:拿起蠟燭放在嘴巴裏咬一段,咀嚼半分鍾最後吞下去,獲取味道、口感、能否食用等信息。

  “原來觀察有那麽(me) 多層次和方法!”章鼎兒(er) 表示,他講這個(ge) 故事,是希望科學教師們(men) 能拓寬視野,深入思考觀察、實驗等概念及其方法,加強對於(yu) 科學課程的研究,更好地指導孩子們(men) 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在章鼎兒(er) 看來,一堂好的科學課程要讓孩子們(men) 感知到科學的有趣嚴(yan) 謹,並通過實踐活動和交流討論潛移默化地教會(hui) 孩子們(men) 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一個(ge) 優(you) 秀科學教師的課堂,是能讓孩子得到全麵發展的課堂。”他強調。

  令章鼎兒(er) 感到欣喜的是,這樣的科學課程越來越多了。近期,他在青海西寧聽了一節“認識岩石”的課程,教師把大自然裏的岩石帶到了課堂上,講述自己發現每塊岩石的故事,讓孩子們(men) 通過觀察記錄認識岩石的特性。

  章鼎兒(er) 希望,全國各地的科學教師們(men) 能了解更多“好活動”“好課”,並從(cong) 中得到借鑒。

  同時,章鼎兒(er) 對科學教師實施科學課程最重要的參考依據——科學教材也提出了建議。“要加強對於(yu) 科學教材的研究。”章鼎兒(er) 說,“建議成立一個(ge) 全國性的科學教育課程發展、教材編寫(xie) 研究機構,鼓勵多家出版社及企業(ye) 、社團、民間資金參與(yu) 科學教科書(shu) 的編寫(xie) 研究,進一步提升科學教材的質量水平。”

  提升科學教師專(zhuan) 職化水平

  小學科學教師是孩子科學夢想的啟蒙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支激發孩子科學夢想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顯示,2012年全國小學科學教師共計176931人,2020年增至230201人,增幅達30.11%。同時,科學教師學曆水平與(yu) 素養(yang) 顯著提升,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師比例有所提高,研究生學曆的教師人數和占比大幅度提升。

  當下,科學教師隊伍建設仍有提升空間。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高政指出,當前我國科學教師隊伍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仍不能完全滿足各個(ge) 學段的現實需要。比如,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科學教師的專(zhuan) 職化率不足30%,有理科背景的小學科學教師占比僅(jin) 為(wei) 27.5%。科學教師的培養(yang) 培訓還應進一步加強與(yu) 優(you) 化。

  義(yi) 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持有相同觀點。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提升小學科學教師專(zhuan) 職化水平非常重要。當前,全國各地還有不少科學教師缺乏理工科背景,製約了科學教育質量的提升。建議科學教師學習(xi) 掌握一門理工科專(zhuan) 業(ye) ,學完該專(zhuan) 業(ye) 的大學教材甚至研究生教材。”

  鄭永春觀察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科學教師專(zhuan) 職化的比率較高,很多科學教師都是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我建議這些地方的教育科研機構,組織不同專(zhuan) 業(ye) 背景科學教師進行經常性的跨學科交流,這有助於(yu) 提高教師對於(yu) 科學的綜合性理解。”

  2022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小學科學教師培養(yang) 的通知》,提出“從(cong) 源頭上加強本科及以上層次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小學科學教師供給,提高科學教育水平,夯實創新人才培養(yang) 基礎”。《意見》也強調,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製,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逐步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

  此外,鄭永春還建議,科學教師要加強對前沿科技知識的學習(xi) ,樹立終身學習(xi) 的理念。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科學教師參加科學考察,參加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等學科的專(zhuan) 業(ye) 學術會(hui) 議,訪問專(zhuan) 業(ye) 科研機構和實驗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