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多領域專家聚焦高原腦科學發展

發布時間:2023-08-28 15: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第四屆高原腦科學學術論壇26日在西藏林芝舉(ju) 行,活動聚焦高原腦科學與(yu) 健康的前沿問題。

  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朱玲玲在會(hui) 上分享了《高原環境與(yu) 認知功能及防護策略》。她介紹,炎症既是急性高原病的風險因素,也是慢性高原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病理過程。值得關(guan) 注的是,她說,炎症是急性高原反應的重要誘因,有感染症狀的人群中,急性高原反應發生率較高,而有87%的急進高原人群表現出至少一種感染症狀。用單細胞轉錄組學技術研究發現,腦內(nei) 小膠質細胞的特定亞(ya) 群,可能是預防或減輕高原腦損傷(shang) 的新靶標。

  會(hui) 上,西藏大學高原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馬海林教授說,研究團隊采用磁共振等神經科學的技術從(cong) 應激機製出發,對長期高海拔低氧環境暴露導致腦功能障礙的神經生理基礎進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高原環境中腦功能損傷(shang) 的神經生理機製,並進一步探究了供氧模式、不同負荷運動、鍋莊舞、冥想等幹預方式,對高原低氧環境中腦功能保護的新策略及神經生理機製。

  中國科學院蘭(lan) 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軍(jun) 麗(li) 就《中草藥抗高原缺氧活性物質分離分析研究》作了報告。針對高原缺氧問題,研究團隊開展了中草藥抗高原缺氧創新藥物研究,構建了包含3000餘(yu) 個(ge) 核心天然產(chan) 物分子的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物質庫,篩選了100餘(yu) 種中藏藥資源的抗高原缺氧活性化合物,特別闡明了絞股藍皂苷抗高原缺氧損傷(shang) 的機製,發現了抗高原缺氧先導化合物1個(ge) 。

  西藏軍(jun) 區總醫院黃學文教授以臨(lin) 床經驗分享了《應激與(yu) 急性高原病發病》報告。他說,應激性高血糖是高原缺氧應激下,血糖水平升高。輕度應激性高血糖,可以減輕急性高原病發病,減輕急性高原病不適症狀,但有誘發糖尿病、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糖尿病患者在出現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病後,急性重症高原病病死率增加。

  這場學術會(hui) 上,來自全國50餘(yu) 家高校、科研和醫療機構的9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高原腦科學從(cong) 神經、心理、運動等多個(ge) 交叉學科進行了交流分享。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