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堅持文化惠民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2022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情況,在全國31個(ge) 省(區、市)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滿意度得分中,西藏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為(wei) 82.09分,高於(yu) 全國總體(ti) 滿意度平均得分79.85分,位列全國第12名。這是西藏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滿意度連續3年超全國平均水平。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體(ti) 現。近年來,西藏始終堅持以群眾(zhong) 滿意度為(wei) 導向,積極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農(nong) 牧民身邊。目前,西藏文化陣地實現了區、地、縣、鄉(xiang) 、村5級服務網絡全覆蓋,圖書(shu) 館、群藝館、博物館、文化站、農(nong) 家書(shu) 屋、文化廣場等公共文化設施不斷健全;公共文化隊伍不斷壯大,有政府扶持組建的文藝隊伍6000餘(yu) 個(ge) ,演職人員11萬(wan) 多人,鄉(xiang) 鎮文化專(zhuan) 幹人數達3400餘(yu) 人;進一步建強基層文化陣地,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裏”,先後創作推出各類優(you) 秀劇(節)目1000餘(yu) 個(ge) ,公益性下鄉(xiang) 演出每年達5500場次;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數字平台建設,打造西藏公共文化雲(yun) 、西藏數字文化網等服務平台,豐(feng) 富手機、網絡可訪問資源,創新文化資源推送模式,助力文化惠民。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精神文化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內(nei) 容,是鞏固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西藏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果,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不僅(jin) 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基本文化權益,更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人民群眾(zhong) 精神生活共同發展。(新利平台 文/姚浩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多地以“文”會“遊” 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自2023年下半年,西藏自治區多地以“文”會“遊”,相繼舉辦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節,既有傳統元素也有現代化展示,既有民族風也有國際範兒。 [詳細] -
雲南迪慶:“非遺”黑陶薪火相傳促發展
“我兒子拉茸肖巴大學畢業後,執意回家燒製黑陶,現在他的技術超過我了。”29日,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尼西鄉的藏族黑陶(下稱“黑陶”)燒製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當珍批初如說是。 [詳細] -
西藏自治區圖書館乃朗寺分館等“四館”揭牌
8月30日,西藏自治區圖書館乃朗寺分館、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乃朗寺古籍館、西藏自治區非遺保護中心乃朗寺分館和乃朗寺文物陳列館(以下簡稱“四館”)正式揭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