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區內外專家共聚研討“第二個結合”

發布時間:2023-09-04 11: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由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社科聯)主辦的第二個(ge) 結合與(yu) 又一次思想解放學術研討會(hui) 3日在拉薩舉(ju) 行,會(hui) 議通過線上線下進行,邀請了西藏區內(nei) 外專(zhuan) 家進行了研討。

  此次會(hui) 議由西藏自治區社科院黨(dang) 組書(shu) 記、副院長,自治區社科聯副主席孫向軍(jun) 主持。活動中,專(zhuan) 家學者分享了關(guan) 於(yu) 研討會(hui) 主題的思考與(yu) 認識。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雲(yun) 在研討會(hui) 上表示,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厚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根基,走自己的道路,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四川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王川在《論“第二個(ge) 結合”重要的核心內(nei) 容、發展邏輯與(yu) 文化態度》分享,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偉(wei) 大實踐中,“結合”具有核心內(nei) 容,且隨著時間不斷豐(feng) 富。其核心內(nei) 容可以“根魂夢路”來歸納。即:馬克思主義(yi) 是魂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根脈,“結合”的目標是“中國夢”——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的路徑是“三來兩(liang) 創”。可以說,“根魂夢路”是“結合”行穩致遠的價(jia) 值邏輯、曆史邏輯、理想邏輯、實踐邏輯。

  北京語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杜運輝作了《“第二個(ge) 結合”對思想解放的偉(wei) 大意義(yi) 》報告。“確立馬克思主義(yi) 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真實關(guan) 係。”他說,“第二個(ge) 結合”不僅(jin) 徹底清除了把馬克思主義(yi) 同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簡單對立的思想偏執,而且指出“推動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與(yu)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yi) 成為(wei) 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一體(ti) 之兩(liang) 麵,並進一步揭示了馬克思主義(yi) 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契合、化合、互相成就、發揮作用的基本規律,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偉(wei) 大思想解放。

  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班班多傑從(cong) 個(ge) 人研究專(zhuan) 業(ye) 和方向作了《試論哲學一級學科框架下如何對接藏學及藏傳(chuan) 佛教各學科》報告。他表示,藏學及藏傳(chuan) 佛教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必須在這樣的深層語境下,探尋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課題。

  班班多傑說,中國哲學史與(yu) 藏傳(chuan) 佛教哲學的對接與(yu) 融合,使其成為(wei) 中國哲學史的有機組成部分;邏輯學與(yu) 藏傳(chuan) 因明學的對接與(yu) 融合,使其成為(wei) 中國邏輯學史的有機組成部分;聲明學及其衍生出來的詩詞學、韻律學、辭藻學、戲劇學與(yu) 當代語言哲學的對接與(yu) 融合,使其成為(wei) 中國當代語言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族醫藥學、工巧學、天文曆算學與(yu) 科技哲學的對接與(yu) 融合,從(cong) 而成為(wei)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hui) 上,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副所長金民卿,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教授王啟龍,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喜饒尼瑪,西藏自治區社科院馬克思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克範等專(zhuan) 家學者也進行了分享。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