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課”教育引導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能夠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凝聚強大精神動力。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群體(ti) 能否形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認同意識,關(guan) 係到高校的人才培養(yang) 質量、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理應成為(wei)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思政課不僅(jin) 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hui) 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思政課和“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為(wei)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則對如何開展“大思政課”建設提出了具體(ti) 要求和工作任務。準確把握“大思政課”建設的內(nei) 在要求,善用“大思政課”開展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成為(wei)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議題。
一、建設“大課堂”,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實踐教學
高校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要實現從(cong) 理論認知到情感認同,進而到行動意願的轉變,除了理論教育之外,更離不開實踐教育的強化。思政課之“大”,首先在於(yu) “大課堂”。
“大思政課”理念的核心在於(yu) 緊密聯係社會(hui) 現實,實現“思政課小課堂”向“社會(hui) 大課堂”的延展,並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立足思政課實踐教學,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教學目標,組織大學生走進各族人民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宏大社會(hui) 場景,引導大學生從(cong) 鮮活的社會(hui) 現實中深刻領悟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感受各民族同胞寬領域、深層次的社會(hui) 互動,不斷增強“五個(ge) 認同”。加強“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依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目標,整合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優(you) 勢資源,充分利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等場館的育人資源,不斷開發和建設地方特色“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中蘊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要素,精心加工整理,並有效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
二、搭建“大平台”,豐(feng) 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平台資源
積極開展校內(nei) 思政課集體(ti) 備課。高校內(nei) 部定期舉(ju) 辦思政課教師的集體(ti) 備課,打通各門思政課之間的壁壘,明確思政課共同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實施方案。根據思政課的課程體(ti) 係和內(nei) 容,突出各門思政課在教學中的比較優(you) 勢,形成各門思政課教學的差異互補和協同育人。
充分利用好跨院校備課平台資源。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各類思政課教師備課平台資源,開展跨院校集體(ti) 備課。不同高校之間要充分聯動,積極交流分享各自通過思政課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經驗成果和有益做法,共享優(you) 秀教學案例和教學資源。積極開發網絡作品資源。鼓勵各民族師生創作短視頻、微電影、動漫等不同形式的網絡作品,並通過新媒體(ti) 平台傳(chuan) 播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好聲音。鼓勵思政課教師借助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ti) ,廣泛傳(chuan) 播黨(dang) 的民族工作創新理論,尤其是關(guan) 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的理論創新成果。
三、培養(yang) “大師資”,建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教師隊伍
抓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依托國家、地方、學校三級培訓體(ti) 係,加大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加強思政課教師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責任感與(yu) 使命感,不斷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鼓勵思政課教師圍繞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史、黨(dang) 的民族理論與(yu) 民族政策實踐、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相關(guan) 基本問題等開展科研工作,並將相關(guan) 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wei) 思政課教學資源。通過“請進來”的方式,選聘地方優(you) 秀黨(dang) 政幹部、社科理論專(zhuan) 家、行業(ye) 標兵、民族團結模範人物等加入思政課兼職教師隊伍,發揮兼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比較優(you) 勢,講好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團結故事。
高校領導幹部尤其是校級領導幹部要帶頭為(wei) 大學生上思政課,高校黨(dang) 政幹部、共青團幹部、輔導員隊伍等要主動參與(yu) 並積極協助思政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形成專(zhuan) 兼結合、規模宏大、素質優(you) 良的思政課“大師資”隊伍,共同為(wei) 高校思政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貢獻力量。
四、拓展“大格局”,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協同機製
“大思政課”要有效發揮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功能,除了思政課本身外,還要注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注重與(yu) 課程思政、日常思政等方麵的協同,實現不同育人方式的同向同行,不斷完善多方配合聯動的協同機製。
注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教育。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是一個(ge) 循序漸進的過程,高校思政課要注重與(yu) 中小學思政課的一體(ti) 化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教育,既要保持總體(ti) 教育目標和方向一致,又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年齡、心理、認知等方麵的差異性,有針對性選擇適當的教學案例、教學方法開展教育工作;要注重各個(ge) 學段教學之間的有效銜接,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注重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各門課程都有育人職責,充分挖掘高校各門課程中所蘊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資源,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建設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打造一批特色資源庫。注重與(yu) 日常思政教育的協同。日常思政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以重大紀念日、重大曆史事件為(wei) 契機,以多種形式講好新時代的“思政大課”。以“十大育人”體(ti) 係為(wei) 抓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有機融入到大學生學習(xi) 生活的全過程、各環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文化浸潤的育人價(jia) 值。構建互嵌式學習(xi) 生活格局,營造各族師生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的良好氛圍。健全多方參與(yu) 聯動機製。要健全交流合作機製,由學校牽頭,聯合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團體(ti) 、學生家庭等共同研討,健全各方廣泛參與(yu) 的交流合作機製,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使各參與(yu) 主體(ti) 與(yu) 學校同向發力,形成共建高質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工作體(ti) 係。
(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那曲市讓主題教育答卷更有民生溫度
在開展主題教育中,那曲市堅持人民至上、踐行為民宗旨,把群眾的事當做黨委、政府的大事要事來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詳細] -
拉薩經開區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今年以來,經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斷加大創新創業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專業化創業指導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詳細] -
青海舉辦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秋季招聘會 提供上萬個崗位
“今天過來想找個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薪資也沒有太大的要求,我先考慮有個穩定的工作,讓自己多一些工作經驗。”來自青海大學冶金工程專業應屆畢業生馬培元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