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牧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近日,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多瑪鄉(xiang) 多瑪村群眾(zhong) 阿旺多吉開心地領到了村合作社分發的2023年度年終分紅。此外,他通過在合作社務工,每年工資收入大概有8萬(wan) 元,加之養(yang) 殖白絨山羊的收入9萬(wan) 多元,一年算下來,總收入接近20萬(wan) 元。
“我入股合作社已經五年了。這些年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幫我們(men) 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使我們(men) 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我對以後的日子充滿信心。”阿旺多吉說。
多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尼瑪巴桑介紹說,近年來,多瑪村把發展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作為(wei) 重要工作抓好抓實,製定可持續性、製度化管理製度,加強各類資源統籌,優(you) 化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相關(guan) 業(ye) 務辦理流程,加大對合作社社員及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技能培訓力度,組織開展外出學習(xi) 實踐參觀,就“建、管、銷”等工作向優(you) 秀合作社學習(xi) 取經,全力推動村集體(ti) 經濟提質增效。目前,該村牧業(ye) 股份合作社共入社牧戶120戶436人,入股牲畜2.21萬(wan) 餘(yu) (頭、隻、匹),社員人均年收入從(cong) 2016年的7200元提高到現在的1.2萬(wan) 元。
“實體(ti) 產(chan) 業(ye) 一直是合作社的重要產(chan) 業(ye) 。合作社通過建立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實現了反季節銷售畜產(chan) 品,極大地增加了農(nong) 牧區畜產(chan) 品附加值,提高了畜產(chan) 品商品化率。同時,建立多方麵的貨源夥(huo) 伴關(guan) 係,除了本鄉(xiang) 提供貨源外,還能從(cong) 東(dong) 汝鄉(xiang) 、熱幫鄉(xiang) 獲得貨源,進一步保障了貨源渠道。”尼瑪巴桑說。
記者從(cong) 日土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了解到,2023年,日土縣先後投入2.5億(yi) 元,實施了38個(ge)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項目。截至目前,已完工30個(ge) 項目。同時,多措並舉(ju) 落實就業(ye) 政策,讓更多人在項目建設、企業(ye) 、政府購買(mai) 崗位等多個(ge) 領域實現就業(ye) 。截至目前,推動全縣脫貧人口實現穩定就業(ye) 185人,創收662.8萬(wan) 餘(yu) 元;實現脫貧人口411人外出務工,增收753萬(wan) 餘(yu) 元;為(wei) 263名脫貧人口解決(jue) 生態崗位,兌(dui) 現工資132.4萬(wan) 餘(yu) 元;29名脫貧群眾(zhong) 接受技能培訓,培訓後實現就業(ye) 11人,月收入1850元至3000元不等,共計增收15.16萬(wan) 元。此外,縣扶貧公司按照2023年全年純收入的30%比例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分紅資金兌(dui) 現給脫貧群眾(zhong) 及易返貧監測對象,極大地提升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嘎瑪拉姆:讓家鄉更綠群眾更富
“我熟知家鄉這些年來生態環境發生的點滴變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逐步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同保護的良好局麵。”[詳細] -
紮根祖國邊陲 守護神聖國土
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邊境線綿延4000多公裏。西藏社會穩定關係國家穩定,西藏邊境安全關係國家安全。 [詳細] -
西藏阿裏日土110千伏變電站改造工程2號主變電站投運
日前,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迎峰度冬重點工程——日土縣日土110千伏變電站改造工程(一期)2號主變電站順利帶電投運,本工程增容改造1號主變,並擴建2號主變,全站從原來的8000千瓦增容至4萬千瓦,同時新建優化各電壓等級間隔。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