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xi) 者正在學習(xi) 。圖/記者 餘(yu) 書(shu) 冉
五月,拉薩街邊綠意盎然。在途經納金東(dong) 路時,記者偶然間發現了一家免費共享自習(xi) 室。談起開設公益自習(xi) 室的初衷,負責人眭惠千打開了話匣子:“很多年前,我獨自一人來到拉薩,求職、求學。一路走來,接受過太多來自於(yu) 陌生人的善意。現在,我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想盡可能地幫助別人。”
進入自習(xi) 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整齊排列的桌椅,配以柔和而溫馨的燈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專(zhuan) 注的學習(xi) 氛圍。眭惠千告訴記者,自習(xi) 室目前可以容納50餘(yu) 名自習(xi) 者,包括單人桌、雙人桌和小組討論區,以滿足不同學習(xi) 者的需求。此外,每個(ge) 座位都配備了獨立的照明燈和插座,方便學習(xi) 者使用電子設備。
自習(xi) 室運營時間為(wei) 早8時至夜間10時。如果你剛好在備考,需要一個(ge) 能安靜學習(xi) 且時間相對靈活的地方,那麽(me) ,這家免費共享自習(xi) 室不失為(wei) 一種選擇。自習(xi) 室為(wei) 自習(xi) 者免費提供用電、網絡、開水、咖啡(需自帶杯子)和一間開放式廚房,廚房內(nei) 有一台微波爐,方便自習(xi) 者加熱自帶的食物。“以上這些服務都是自助且免費的,對於(yu) 自習(xi) 者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大家能共同維護衛生、愛護設備。”眭惠千說。
眭惠千是一名來自西藏大學的法學專(zhuan) 業(ye) 在讀研究生,目前正處於(yu) 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習(xi) 階段。今年4月,她學習(xi) 之餘(yu) 開始經營一家法律谘詢機構,公益自習(xi) 室正是依托於(yu) 該機構的公共區域設立。這是她第三次創業(ye) ,而法學是她一直熱愛的事業(ye) 。30歲時,她成功通過了研究生入學考試。回想起備考時光,眭惠千說:“我好像一直在尋找一個(ge) 合適的、時間自由的學習(xi) 空間。”
“一路走來,我收獲了特別多的善意和幫助。因為(wei) 淋過雨,也被撐過傘(san) 。從(cong) 營業(ye) 的第一天起,我便決(jue) 定將本空間完全免費向大家開放。”在自習(xi) 室的櫥窗上,記者被一份溫馨的公告所吸引。公告中還特意提到,該空間也歡迎環衛工人、執勤人員和在外務工人員。公告最後寫(xie) 道:“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某一時刻成為(wei) 一束光,因為(wei) 你不知道誰會(hui) 借著你的光,走出黑暗。”
關(guan) 於(yu) 公益自習(xi) 室的未來,眭惠千說,希望更多人知道這個(ge) 空間,也能用好這個(ge) 空間。此外,她所在的法律谘詢機構也會(hui) 麵向廣大法學生提供實習(xi) 實踐平台。
贈人玫瑰,手有餘(yu) 香。因為(wei) 自習(xi) 室的公益屬性,越來越多的自習(xi) 者帶來了茶葉和小食,也有人帶來了自家的書(shu) 籍,有的人帶著一束花,還有人帶來了自己最愛的巧克力……雖然開放時間並不久,眭惠千的公益自習(xi) 室已經收獲了滿滿的感動。大家相聚於(yu) 此,共建這個(ge) 屬於(yu) 眾(zhong) 人的學習(xi) 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