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心靈的故鄉

發布時間: 2024-09-03 10:26:00 來源: 西藏日報

  從(cong) 2016年底援藏回京後,經常在夢裏回到西藏,回到拉薩。心心念念想著能早日故地重遊,看看那片神奇的高天厚土,看看那裏的老朋友,嚐嚐糌粑和酥油茶的味道。今年夏天,時機終於(yu) 到了。今年是對口援藏工作開展三十周年、“兩(liang) 路”通車七十周年,又是我碩士求學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是我進修學習(xi) 的北大國發院第11屆《財經》獎學金班畢業(ye) 15周年。8月12日至18日,我和第11屆《財經》班的其他四位同學王家耀、劉炳路、張小紅、鄭良中相約走進大美西藏,探秘神奇高原,再次回到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xiang) ——西藏。

  2013年至2016年,作為(wei) 司法部第七批援藏幹部,我在西藏工作了3年多,創立了法製日報社海拔最高的全國最後一個(ge) 省級記者站——西藏記者站,在拉薩市人民政府掛職任副秘書(shu) 長。1000多個(ge) 日子,我的足跡遍及西藏7個(ge) 市地50多個(ge) 縣(區),見證了全國最後一個(ge) 通公路縣墨脫通車的歡騰場景;走進拉薩多個(ge) 社區,麵對麵尋訪傳(chuan) 承“楓橋經驗”的聯戶平安、聯戶增收的“雙聯戶”一線素材;跨山越嶺,一周時間驅車萬(wan) 裏,從(cong) 亞(ya) 東(dong) 口岸、樟木口岸到吉隆口岸、普蘭(lan) 口岸,采訪邊防戰士們(men) 的戍邊風采;帶領西藏大學、拉薩師專(zhuan) 等高校的藏族大學畢業(ye) 生來到成都、上海、北京,走進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調研學習(xi) 區外高校大學生的創業(ye) 經驗……往事曆曆在目,細節常常襲來,那3年多,作為(wei) 新聞工作者,我和同事們(men) 為(wei) 講好西藏故事貢獻了媒體(ti) 人的力量,展現了北大財經班學員的家國情懷。

  這次進藏的5位同學都是從(cong) 業(ye) 20年以上的資深媒體(ti) 人,從(cong) 醞釀到成行僅(jin) 僅(jin) 10天,製作畢業(ye) 班服,設計畢業(ye) 口號“國發三十載,財經十五年,大美西藏行”。大家從(cong) 五湖四海聚集西藏,從(cong) 林芝—拉薩—阿裏。這個(ge) 路線既考慮到第一次進高原的適應,又高度濃縮了西藏最具特色的文化。

  一周來,走進世界最大峽穀雅魯藏布大峽穀,遠眺世界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欣賞“東(dong) 方小瑞士”魯朗林海高原牧場風光,探訪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集體(ti) 致富,受到多位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親(qin) 切接待的全國人大代表平措大叔。近距離感受大昭寺、布達拉宮的脈動,聆聽大昭寺金牌講解員多吉次仁的專(zhuan) 業(ye) 講解。

  深夜的拉薩,微風吹過了1300多年,大型室外實景劇《文成公主》帶我們(men) 重回大唐盛世,重回唐蕃古道,通過天地之間山川壯麗(li) 的震撼人心的藝術形式,我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從(cong) 起初三步一回頭夢回長安城的16歲山東(dong) 姑娘李雪燕,曆經三年風吹雪打,翻山越嶺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意誌堅定走進吐蕃,實現和親(qin) 大智慧的文成公主。“走不到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xiang) 。”時至今日,從(cong) 1994年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決(jue) 定實施對口援藏以來,30年,全國各地、中央企業(ye) 和教育、醫療等各個(ge) 戰線的援藏幹部,遠離家人故土,艱苦不怕吃苦,建設美麗(li) 和諧新西藏。

  阿裏,平均海拔4500米,世界屋脊的屋脊,被稱為(wei) “地球第三極”。很多人對它充滿神往卻恐懼於(yu) 它的高寒和生命禁區。這次我帶著同學們(men) 第一次進藏就挺進阿裏,近距離感受藏西高原的壯美和遼闊。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一路上,同學們(men) 感受到西藏基礎設施的完善,道路的開闊,信號的流暢。西藏的風景絕美壯闊而又震撼,美得讓人想哭。一路遇到的人淳樸善良虔誠,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喝上兩(liang) 杯,想唱上兩(liang) 句。

  如果不是親(qin) 眼所見,闊別7年,我真的不敢相信西藏的變化如此之大:拉薩原來光禿禿的南山,如今漫山遍野綠樹成蔭;市區簡陋狹窄的二環路,如今修好了寬闊的南環路、北環路;城關(guan) 區原來隻有一個(ge) 綜合購物廣場神力時代廣場,如今不僅(jin) 新建了大型商業(ye) 綜合體(ti) 萬(wan) 達廣場,還會(hui) 聚了各大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大型金融公司入駐的頓珠金融城。位於(yu) 西藏最西部的阿裏,和10年前相比,獅泉河鎮道路寬敞幹淨,高樓鱗次櫛比,世界海拔最高的博物館阿裏博物館,海拔最高的圖書(shu) 館阿裏圖書(shu) 館設備先進,館藏豐(feng) 富。

  在西藏,我們(men) 遇到了熟悉的援藏幹部。1979年出生的譚湘鋒現任阿裏地區能源局局長,2016年,他從(cong) 湖南安仁縣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通過中組部選拔考試來到阿裏。和他一起從(cong) 全國各地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來到西藏投身新西藏建設的一共有108位,被稱為(wei) “一百零八好漢”。如今,8年過去了,這些“好漢”中的絕大多數選擇紮根西藏。從(cong) 普蘭(lan) 縣副縣長起步,譚湘鋒開啟了自己的西藏故事。妻子在湖南老家幫助照顧兩(liang) 邊老人,兒(er) 子在河北滄州參軍(jun) 後工作,他隻身一人來到阿裏。幾乎所有的在藏幹部都和譚湘鋒一樣,舍小家顧大家,天各一方。高彥武,阿裏地區文旅局局長,中組部選派的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幹部,從(cong) 河北省文旅廳辦公室主任到阿裏旅遊局掛職,2022年援藏三年屆滿回到石家莊。一年後,他主動請纓調藏,“阿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讓我魂牽夢繞,我想把這裏的大美風光、象雄文化推介到全國乃至全球”。說起自己的調藏,他激情滿懷。從(cong) 高彥武、譚湘鋒的身上,我們(men) 看到“孔繁森”並沒有離開高原,他們(men) 賡續孔繁森精神,建設新西藏,助力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生巨大變化。

  一代一代人,一茬一茬幹,努力建設今天的美麗(li) 幸福新西藏,形成了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

  這是一次彌足珍貴的采風之旅,淨心之旅,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國情的修行之旅。人的一生都在見天地見眾(zhong) 生見自己,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西藏的神聖和美麗(li) ,純淨和真實,給了我們(men) 深深的震撼。與(yu) 天地相比,人不過滄海一粟;與(yu) 人類曆史長河相比,短暫的幾十年不過白駒過隙。人的一生該怎樣過才更有價(jia) 值?人到中年,該如何讓我們(men) 的餘(yu) 生更有意義(yi) ?在西藏的旅途中,我們(men) 不斷思考追問。

  (作者係司法部第七批援藏幹部)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全力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近年來,西藏把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推進實施全區社會保障製度改革,探索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方式,加強勞動關係形勢分析研判和風險防範化解,全力保障勞動者權益。  [詳細]
  • 以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優勢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確立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係統部署。 [詳細]
  • 西藏啟動2024年“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

    當日,以“金融為民譜新篇 守護權益防風險”為主題的2024年“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在西藏拉薩市布達拉宮腳下的宗角祿康公園啟動,麵向當地群眾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