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之際,2024年8月15日至24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高原電力先鋒社會(hui) 實踐隊前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和阿裏地區開展社會(hui) 實踐活動。實踐隊組織策劃了陝西對口援藏成果調研,結合交大電氣學院專(zhuan) 業(ye) 背景開展了一係列當地重大基礎能源設施走訪,並赴當地中小學送教和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等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了解阿裏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電力行業(ye) 狀況、教育教學質量、民族風土人情,實地見證援藏工作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學習(xi) 感悟“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助力當地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更高質量發展。
專(zhuan) 業(ye) 為(wei) 基,共謀電力發展
據悉,調研期間,實踐隊先後前往國家電網西藏經研院、電科院、阿裏供電公司、城投熱電聯產(chan) 、普蘭(lan) 機場等地走訪座談和參觀考察,實地了解地區電力建設情況。
座談會(hui) 上,雙方以西藏地區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及西藏新型電力係統發展研究為(wei) 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就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光儲(chu) 設備、網架建設、源網荷儲(chu) 及極端微氣候等重要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國網阿裏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巴桑表示,希望實踐隊可以積極牽線搭橋,發揮交大科技優(you) 勢,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當地能源發展大局。
與(yu) 當地企業(ye) 交流過程中,實踐隊深入生產(chan) 一線,了解阿裏地區“水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發展進程,“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建設情況,理解了阿裏電網建設中麵臨(lin) 的“高高原”挑戰與(yu) “微地質”挑戰,分析了獅泉河水電站、渡冬電源、光伏電站、熱電聯產(chan) 等一大批重要電源點投運對於(yu) 民生用電的重要意義(yi) ,形成了《探索阿裏:地區電力發展報告》調研報告,在實踐中踐行了“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產(chan) 實踐中”的鏗鏘誓言。
援藏為(wei) 鑰,共述民生建設
對口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確定陝西省對口支援阿裏地區。
30年來,一批批優(you) 秀的援藏幹部,積極響應黨(dang) 中央號召,奔赴雪域高原、矢誌奉獻邊疆,全方位助力阿裏地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他們(men) 用青春和熱血書(shu) 寫(xie) 著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深情,在雪域高原的遼闊天地之間,早已化成了一種力量默默傳(chuan) 遞,化成了一種精神熠熠生輝。
隊員們(men) 看到了對口支援西藏30周年的偉(wei) 大成就,更看到了阿裏援藏工作者付出的艱辛與(yu) 努力。“援藏為(wei) 什麽(me) ,在藏幹什麽(me) ,離藏留什麽(me) ?”“來過阿裏,一輩子就是阿裏人!”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一幅幅氣壯山河的奮鬥畫卷,展現著陝西援藏工作隊員們(men) 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幹詮釋擔當的情懷與(yu) 責任,為(wei) 推動阿裏地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們(men) 的故事,或感人至深,或催人奮進,或發人深省,如鐫刻的時代豐(feng) 碑,成為(wei) 了中華大地上最為(wei) 寶貴的財富,激勵著實踐隊隊員用信念永葆姿態,用奮鬥譜寫(xie) 青春的豪情與(yu) 熱血。
思想為(wei) 魂,共譜奮鬥華章
在藏期間,實踐隊前往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館、獅泉河烈士陵園等地,實地學習(xi) 感悟孔繁森的感人事跡,學習(xi) “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雪域高原艱苦奮鬥過程中鑄就並傳(chuan) 承的偉(wei) 大精神。
此外,實踐隊考察了噶爾縣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普蘭(lan) 縣普蘭(lan) 鎮科迦村、中尼普蘭(lan) 口岸等地,參觀了解了阿裏地區民生項目建設、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深刻體(ti) 悟了“援藏精神”這一崇高精神。
幾十年來,成千上萬(wan) 的幹部人才紮根西藏、建設邊疆,全麵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30年來,各援藏單位和幹部人才主動承擔起“促雪域巨變、令高原煥顏”的曆史重任,攻堅克難、苦幹實幹、團結奮進,一任接著一任幹、一茬接著一茬抓,與(yu)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一道書(shu) 寫(xie) 出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壯麗(li) 史詩。
教育為(wei) 軌,共享科學之光
8月23日,實踐隊赴普蘭(lan) 縣九年一貫製學校、西藏阿裏地區陝西實驗學校開展送教活動,與(yu) 兩(liang) 校簽署了交流合作意向書(shu) ,兩(liang) 校在黨(dang) 團共建、學業(ye) 幫扶、科普宣傳(chuan) 、素質拓展、參觀交流等五個(ge) 方麵建立了友好合作的長效機製,在共同致力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增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麵搭建了互助的橋梁,為(wei) 後續校際交流、科普教育、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嶄新的途徑與(yu) 動力。
為(wei) 激發阿裏地區青少年對科學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yang) 學生們(men)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優(you) 良理念,實踐隊隊員開展了科普宣講係列活動,結合自身豐(feng) 富的編程經驗和教學經驗,通過兼具專(zhuan) 業(ye) 性與(yu) 生動性的電磁學科普講述和STEM小車實踐活動,讓廣大同學們(men) 感受了科技的神奇與(yu) 魅力,使學生對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個(ge) 領域有了初步的了解,並以此激發學習(xi) 興(xing) 趣,點亮科學夢想,樹立報國情懷。
實踐隊利用十餘(yu) 天的時間,行程近萬(wan) 公裏,在雪域高原切身感受到30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對口援藏工作取得的曆史性成就。麵向未來,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團結奮鬥中,西藏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