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小演員在舞台上表演少兒(er) 舞台劇藏戲《頓月頓珠》。 記者 晉巴次成 攝
2月11日、12日、13日、14日連續4晚,自治區藏戲藝術中心將公演傳(chuan) 統八大藏戲之《頓月頓珠》。
不同以往,作為(wei) 西藏傳(chuan) 統八大藏戲中唯一一部主人公年齡設定在10歲至16歲之間的劇目,該劇目將由一群年齡在5至18歲的藏族青少年共同演繹。
這是西藏首部少兒(er) 舞台劇藏戲。目前,該劇已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
記者在連續幾日的排練現場看到,舞台上的孩子們(men) ,用稚嫩的童聲唱腔、活靈活現的身段、活潑細膩的表演,將一個(ge) 經久不衰的藏地古老傳(chuan) 說——頓珠和頓月兄弟倆(lia) 的故事,向觀眾(zhong) 娓娓道來。
該劇以傳(chuan) 統八大藏戲《頓月頓珠》故事為(wei) 藍本,以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和親(qin) 情為(wei) 主題主線,講述了兩(liang) 位同父異母的王子頓珠與(yu) 頓月被迫逃亡,最終獲得幸福人生的故事。
隨著舞台上的劇情深入,兄弟倆(lia) 的深情厚誼,翻開塵封歲月的迷霧,觀眾(zhong) 的情緒跟隨劇情起落,或喜或悲。
正是一群藏族青少年,他們(men) 將這部時長接近2個(ge) 小時的名劇,從(cong) 曾經的廣場成人演繹版,搬至中心舞台,在聚光燈下,在自治區藏劇團兩(liang) 位青年導演及專(zhuan) 業(ye) 舞美、服裝、人物造型設計等各方共同努力下,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場幾近完美的、極具少兒(er) 戲劇特色的舞台藏戲藝術。
雖稚嫩,卻不乏厚度;雖頑皮,卻不失真情。以此,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chou) ,使整部劇目更具時代精神、教育意義(yi) 和審美價(jia) 值。
2023年雪頓節期間,這部少兒(er) 舞台劇藏戲《頓月頓珠》曾在拉薩首秀,並贏得滿堂彩。
《頓月頓珠》兩(liang) 位青年導演之一的雲(yun) 登羅布表示,本劇主創團隊在把握好藝術創作方向的同時,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挖掘少兒(er) 藏戲劇目創作的深度。
如今,自首秀過去的530多個(ge) 日夜後,他們(men) 強勢攜劇再度歸來。他們(men) 雖然稚氣未脫,但他們(men) 的演繹,更勝一籌。
在劇中,當飾演主角頓珠的小演員、15歲的旦增夢朗,身著一襲深綠色藏式服裝,身軀跪在舞台一側(ce) ,雙眼噙淚,緊緊抱著失去意識的弟弟頓月,呼喊“弟弟啊,弟弟啊”時,他那近乎嘶啞的哭喊、哀慟的藏戲唱腔,將一個(ge) 悲痛欲絕的哥哥,在麵對即將失去至親(qin) 弟弟時的心痛至極,演繹得淋漓盡致。頓時讓觀眾(zhong) 陷入悲泣。
旦增夢朗是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一名在校學生。他在台上的表演,動情。
無論從(cong) 唱腔、身段,還是表演,旦增夢朗的表現都可謂優(you) 秀。“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正是對這位獲得過第26屆中國少兒(er) 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小梅花”獎的小演員,曾經在台下花費9年時光學習(xi) 藏戲藝術的美好饋贈。
他說:“我從(cong) 小就喜歡看藏戲,每次節假日隨家人去羅布林卡、宗角祿康公園看民間藏戲藝術團演出時,就喜歡邊看演出邊跟著哼唱,也學著模仿他們(men) 的身段和表演。”
6歲時,旦增夢朗的家人就為(wei) 這個(ge) “眼睛和耳朵都離不開”藏戲的孩子,報名參加自治區群藝館首個(ge) 常態化業(ye) 餘(yu) 藏戲唱腔班。從(cong) 此,旦增夢朗真正走進了他喜歡的這門古老藝術。一扇關(guan) 於(yu) 藏戲藝術的大門,從(cong) 此也向這個(ge) 藏族男孩敞開。
導演雲(yun) 登羅布介紹,2022年初,當自治區藏劇團最初為(wei) 該劇選角時,曾有上百名學過藏戲的小演員,參加《頓月頓珠》的海選活動。
雲(yun) 登羅布發現,這群“敢於(yu) ”報名參加海選的孩子都有一個(ge) 共同背景,都跟從(cong) 自治區群藝館常態化業(ye) 餘(yu) 藏戲唱腔班的布瓊和巴桑兩(liang) 位老師學習(xi) 藏戲多年。而這兩(liang) 位老師正是自治區藏劇團已退休的藏戲表演藝術家。
那些被選中的小演員,在此後將近9個(ge) 多月的時間裏,利用每個(ge) 周末進行超過6個(ge) 小時的排練,“所有參演的小演員,因為(wei) 熱愛,克服困難,嚐試用自己的方式,將古老藏戲劇目呈現給觀眾(zhong) 。”雲(yun) 登羅布感慨地說。
曆時一年半後,當《頓月頓珠》複排工作於(yu) 2月2日再次啟動的消息發布後,所有參演的小演員興(xing) 奮不已。
《頓月頓珠》裏囊括了近幾年我區獲得中國少兒(er) 戲曲“小梅花”獎的10位小演員。他們(men) 或為(wei) 主演,或是配角,但都有著共同的心聲:“能參演這部大劇,已然很自豪。”
在《頓月頓珠》劇組的排練現場,可以看到一個(ge) 個(ge) 為(wei) 孩子的藝術之夢,力所能及做好後勤保障服務的家長。
從(cong) 2月2日起,家住拉薩東(dong) 郊的次嘎,每天清晨9時左右,花費近1個(ge) 小時時間,用電動車將女兒(er) 德吉白珍送到藏戲藝術中心參加排練。
連續10天,母女倆(lia) 早出晚歸,高原冬日最寒冷的天氣,也無法抵擋一位母親(qin) 支持女兒(er) 心中熱愛的決(jue) 心。次嘎說,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2022年,德吉白珍就曾憑借在藏戲《古韻新聲》中的精湛表演,獲得“小梅花”稱號。
“雖然這次我隻在劇中飾演鹿和婢女的角色,但我已經很幸福了。因為(wei) 熱愛,所以每一次收獲,我都能感受深刻。”拉著母親(qin) 的手,德吉白珍笑著對記者說。
在現場,記者強烈地感受到這部由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傾(qing) 力打造的西藏首部少兒(er) 舞台劇藏戲,無疑會(hui) 成為(wei) 西藏少兒(er) 劇的先鋒,它不僅(jin) 填補了西藏少兒(er) 舞台劇藏戲的空白,未來,也必將是西藏少兒(er) 劇裏程碑式的存在。
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以劇育人”優(you) 秀保留劇目,少兒(er) 舞台劇藏戲《頓月頓珠》將成為(wei) 一批批熱愛藏戲藝術的青少年將理想投進現實的逐夢舞台。自治區藏劇團團長、自治區戲劇家協會(hui) 主席班典旺久表示:“這些孩子必將從(cong) 這部劇啟程,向藏戲藝術殿堂靠攏。我也相信,這些孩子會(hui) 因參演這樣一部劇,對整個(ge) 人生脈絡走勢,獲益匪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