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達村藏香產業方興未艾
在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上,代表、委員們(men) 圍繞發展穩定等話題展開了熱議。而在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鎮吞達村,冬日暖陽下,一座座水磨如同一個(ge) 個(ge) 鮮明的文化符號,成為(wei) 這個(ge) “水磨藏香之源”村落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促進特色旅遊發展的最好詮釋。
在吞達村,幾乎家家製作藏香。在各類機械設備已經非常發達的今天,吞達村依然保留著手工製作藏香的傳(chuan) 統。在村裏,記者走了一圈,看到一棟棟藏式小樓門前都掛著“藏香製作戶”的牌子。穿村而過的吞曲河上,分布著大大小小200多座用於(yu) 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由於(yu) 是冬季,這些水磨已經停用。一些製作藏香的廠家或合作社就通過人力或機器開展藏香製作,加措經營的吞巴羅布仁青純手工藏香廠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3歲的加措從(cong) 事手工藏香製作已經有30多年了。199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藏香製作手工作坊,2008年成立現在的公司,並注冊(ce) 商標,年收入達20多萬(wan) 元,是村裏的致富帶頭人。他經營的吞巴羅布仁青純手工藏香廠製作的藏香,原材料非常豐(feng) 富,以柏樹主幹為(wei) 主料,再配以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水安息等28種名貴藥材精心製作而成。
在尼木縣,像加措一樣通過藏香發家致富,並且帶動周邊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人,還有很多。
近年來,尼木縣堅持把藏香文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文化興(xing) 縣的優(you) 勢品牌,按照“123”發展思路,落實扶貧機製,大力推進藏香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2019年4月,尼木藏香產(chan) 業(ye) 園區正式投入運營,吸納恩澤居委會(hui) 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便就業(ye) 。
2019年,全縣預計實現藏香產(chan) 值2330餘(yu) 萬(wan) 元;縣城藏香產(chan) 業(ye) 園區於(yu) 2019年8月正式投產(chan) 以來,生產(chan) 藏香2.4噸,實現產(chan) 值94.3萬(wan) 元。
2016年10月,吞巴鎮被認定為(wei) 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作為(wei) 第一批國家級特色小城鎮和拉薩市旅遊文化開發保護區,尼木縣吞巴鎮始終堅持先行先試,潛心探索特色小城鎮建設“升級版”,積極利用特色小城鎮建設謀劃更多產(chan) 業(ye)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
現在,總投資2.6億(yi) 元的尼木現代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區已初步建成,目前已有西藏天潤公司、北京德青源公司成功入駐。總投資2.2億(yi) 元的拉薩經開區尼木產(chan) 業(ye) 園區基建項目已完成,目前正在通過招商引資、企業(ye) 合作等方式,積極發展運輸、物流、商貿、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產(chan) 業(ye) 。
隨著這些配套設施和產(chan) 業(ye) 的不斷發展完善,尼木縣吞巴鎮必定會(hui) 吸引更多遊客的目光和腳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