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病灶” 開對 “良方”
發展產(chan) 業(ye) 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培育產(chan) 業(ye) 是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但是,發展什麽(me) 樣的產(chan) 業(ye) ,怎樣發展產(chan) 業(ye) ,如何通過產(chan) 業(ye) 持續帶動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等一係列問題,對於(yu) 既無經驗可循、又無現實借鑒的左貢縣而言,是一個(ge) 既棘手又迫切的突出問題。
脫貧攻堅就是要找準“病灶”,解決(jue) 最現實的問題,如:市場主體(ti) 滯後、群眾(zhong) 觀念保守落後、市場經濟意識不強、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受自然條件製約,發展方式粗放、產(chan) 業(ye) 結構單一、內(nei) 生動力不足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貧困地區要從(cong) 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把種什麽(me) 、養(yang) 什麽(me) 、從(cong) 哪裏增收想明白”的重要指示,為(wei) 左貢縣的決(jue) 策者們(men) 點亮了指路明燈。
左貢縣深入分析全縣3鎮7鄉(xiang) 128個(ge) 村(居)342個(ge) 自然村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資源,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普惠政策,理清了G214、318國道和203省道貫穿全境、福建省對口支援等有利條件,穩紮穩打,強化產(chan) 業(ye) 規劃、布局、建設、管理等關(guan) 鍵環節,培育了“五大支柱產(chan) 業(ye) ”,打造了一批對脫貧具有輻射帶動力的規模化、現代化種植養(yang) 殖基地,培育了一批資源型加工企業(ye) ,發展了一批以旅遊為(wei) 依托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
這表明,脫貧攻堅不是蠻幹,而是要因地製宜,找準適合本地的方式方法,有效帶動當地發展,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貧困問題。每個(ge) 鄉(xiang) 、每個(ge) 村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ou) 勢,這些也是一個(ge) 鄉(xiang) 、一個(ge) 村脫貧致富的潛力所在。
左貢縣一方麵做好頂層設計,另一方麵接地氣真抓實幹的做法,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yu) 性,基層幹部也在實踐中提升了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能力水平,實現了挖掘自身潛力、開發一處資源、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地處藏東南高山峽穀地帶,怒江、瀾滄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縱貫全境奔流而下,是曆代商賈由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全區深度貧困縣之一。[詳細] -
摘掉貧困帽子 四川省壤塘縣做了啥子
3月16日,海拔3200多米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崗木達鄉達日村迎來一場雪,讓整個村寨顯得更加漂亮。村子東邊,一棟兩層高的藏式民居,那是41歲脫貧戶仁青巴的新家。 [詳細] -
人美、景美、味美助力甘肅藏區整體脫貧“摘帽”
清早,一縷橘色的微光打在米存國臉上,他趕忙起身,快步出屋,打開馬廄,給他的“寶貝蛋”們放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