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精準脫貧、特色產業發展

龍俊霖、王人聆、郝奕凝、措尼加措、拉巴多吉 發布時間:2020-03-30 11:08:00來源: 拉薩晚報

  圖為(wei) 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奶牛養(yang) 殖區工作人員在向奶牛投喂飼草。 拉薩融媒記者 龍俊霖攝

  為(wei) 推動牧業(ye) 工作有序發展,使牧業(ye) 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今年,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精準脫貧、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等重點工作,采取提前謀劃、突出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等措施,全力推進規模化養(yang) 殖,確保牲畜存欄數達22萬(wan) 頭(隻、匹),力爭(zheng) 完成肉產(chan) 量0.92萬(wan) 噸,奶產(chan) 量1.95萬(wan) 噸。

  近年來,隨著林周縣畜牧養(yang) 殖業(ye) 規模不斷加大,通過上級農(nong) 牧部門的技術指導與(yu) 江蘇援藏幹部的援助,該縣積極調整現有養(yang) 殖模式,大力促進牧戶分散養(yang) 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yang) 殖轉變。今年,該縣將依托現有的選育場、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擴繁戶打造“選育場+公司+合作社+擴繁戶”的犛牛選育擴繁育肥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逐步改良犛牛性能,有效縮短養(yang) 殖周期,提高犛牛肉供給能力,全縣力爭(zheng) 實現年育肥出欄1800頭。

  25日,記者來到該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該園區由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市前方指揮部在援藏資金計劃外籌措1.5億(yi) 元建設而成,也是林周縣首個(ge) 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該園區分東(dong) 西兩(liang) 個(ge) 區域,主要進行犛牛繁育,奶牛、肉牛的養(yang) 殖,飼草加工等。

  該園區總經理李發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是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的重要項目,是“產(chan) 業(ye) 扶貧”“精準扶貧”的重要舉(ju) 措。隨著園區日益運營成熟將構建西藏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增強拉薩農(nong) 牧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成為(wei) 推廣農(nong) 牧新品種、新技術的窗口。此外,園區可直接提供130個(ge) 就業(ye) 崗位,帶動林周縣及周邊地區2000戶、8000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目前,已有當地群眾(zhong) 及大學生在此就業(ye) 學習(xi) 技術。

  走進園區泌乳牛舍,去年底到園區工作的鬆盤鄉(xiang) 村民旦增赤列正在向奶牛投喂飼草,他告訴記者:“我以前在家養(yang) 過牛,在家都是用手擠奶,到這邊後,我學會(hui) 了用機器擠奶,很方便。在這裏每個(ge) 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離家也近,特別知足。”

  記者了解到,今年林周縣除犛牛育肥、繁育,奶牛養(yang) 殖外,該縣還將加大澎波半細毛羊繁育推廣力度,進一步抓實縣轄5個(ge) 鄉(xiang) (鎮)半細毛羊養(yang) 殖基地運營,逐步推行“公司+合作社”運營模式,提高存欄率、繁育率。同時做好半細毛羊養(yang) 殖相關(guan) 獎補政策宣傳(chuan) ,鼓勵引導養(yang) 殖戶擴大養(yang) 殖規模。

  林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索朗介紹,該縣還將圍繞優(you) 質肉牛、飼草推廣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分類別、分層次深入開展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以農(nong) 村創業(ye) 能手、養(yang) 殖大戶、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頭人、龍頭企業(ye) 負責人和回鄉(xiang) 農(nong) 牧業(ye) 創業(ye) 大學生為(wei) 重點,著力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同時,還將以積極創建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縣為(wei) 目標,做好動物疫情排查防控及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覆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收儲(chu) 、運輸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ti) 係,以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使百姓放心。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