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消費扶貧助力拉薩脫貧攻堅

孫靖宇 發布時間:2020-04-07 10:44:00來源: 拉薩晚報

  近年來,西藏拉薩市大力發展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不斷強化農(nong) 牧業(ye) 基礎地位,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惠民富民,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依托這些綠色無汙染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扶貧正在讓拉薩特產(chan) 走得更廣、更遠,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持續受益。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種植約有3500年的曆史,從(cong) 物質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領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內(nei) 涵豐(feng) 富、極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著廣泛的藥用以及營養(yang) 價(jia) 值,已推出了青稞掛麵、青稞饅頭、青稞營養(yang) 粉等青稞產(chan) 品。

  “我們(men) 家種植了幾畝(mu) 青稞,小時候隻是覺得青稞是糧食,有糧心不慌。”說起這些,曲水縣才納鄉(xiang) 群眾(zhong) 旦增赤列也笑出了聲,讓他和家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最近幾年,他們(men) 家的青稞延伸品帶來了大收益。

  現在,依托青稞種植業(ye) ,牽引帶動青稞深加工,青稞“衍生”出許多新產(chan) 品,成為(wei) 擁有青稞餅幹、燕麥片、月餅等眾(zhong) 多產(chan) 品的“大家族”。

  在位於(yu) 林廓東(dong) 路的拉薩淨土產(chan) 品直銷店,每天,這裏的新鮮犛牛肉都會(hui) 早早被搶購一空,“顧客選購新鮮犛牛肉的話,來得早還有機會(hui) ,過了中午往往就賣完了。”店長唐小梅說,每天新上的兩(liang) 、三百斤新鮮犛牛肉,一會(hui) 兒(er) 就銷售一空,可見綠色產(chan) 品的市場熱度。

  “潔淨的水、潔淨的空氣、潔淨的土壤、潔淨的人文環境,這些都是我們(men) 獨有的‘四淨’資源為(wei) 基礎,我們(men) 以開發雪域高原淨土產(chan) 品(食品、飲品、藥品、飾品)為(wei) 主線,避循自然規律,持續為(wei) 世界帶來‘天然、健康、安全、綠色’的雪域名品。” 拉薩淨土集團集團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袁春元向記者介紹道。

  當然,青稞製品隻是高原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代表之一,在拉薩,還有藜麥、瑪咖、牛奶、飲用水、犛牛肉等等,這些都有“天然、健康、安全、綠色”的拉薩標簽,是實實在在的雪域知名農(nong) 產(chan) 品。

  農(nong) 牧民手上有這樣的好產(chan) 品,創造更多價(jia) 值,則需要市場,否則,也隻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線上線下“齊發力”讓好產(chan) 品“走出去”

  經過深入的調研,拉薩淨土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依托北京、江蘇援藏渠道,探索出兩(liang) 條新路子,一個(ge) 是對內(nei) 保障民生,另一個(ge) 則是對外開拓市場。

  “對內(nei) 保障民生,我們(men) 的主要做法是以銷定產(chan) ,依托縣(區)設施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基地,發展時令蔬菜、青稞、犛牛、藏雞、奶牛等特色種養(yang) 殖業(ye) ,牽引帶動青稞深加工、牛奶等食品加工業(ye) 發展,統籌功能相近的農(nong) 貿市場和物流園區,打造協調全市淨土產(chan) 品在內(nei) 的民生產(chan) 品、調控全市民生食品供應安全及價(jia) 格體(ti) 係的倉(cang) 儲(chu) 、物流服務平台,引領淨土產(chan) 業(ye) 全鏈發展,實現企業(ye) +合作組織+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或者企業(ye) +生產(chan) 基地分工協作,共享共贏的合作模式。”袁春元介紹,對外開拓市場則是,統籌精選優(you) 質特色淨土拳頭產(chan) 品,統籌淨土資源,迭代提升產(chan) 品,緊緊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目標市場,帶領淨土特色產(chan) 品走出西藏,營銷布局全國市場。

  目前,拉薩淨土線下門店現在有北京14家、蘇州2家、昆山1家、廣州1家、成都1家;截至2019年截至12月底,累計銷售640萬(wan) 元,月均銷售53萬(wan) 元。更為(wei) 可喜的是,拉薩淨土集團以互聯網思維,構建運營體(ti) 係,輕便快速地去滿足市場需求的模式,主流大平台涵蓋了天貓旗艦店、淘寶體(ti) 驗店、京東(dong) 扶貧館、抖音拉薩淨土小店等,銀行平台涵蓋了光大、建行、農(nong) 行、工行、興(xing) 業(ye) 等線上商城,運營商平台涵蓋了電信、聯通、移動等積分商城;扶貧對口平台涵蓋了中國社會(hui) 扶貧網、國家電網等 ,其他垂直平台涵蓋了一條、洋蔥、東(dong) 家等,截至2019年累計銷售約1300萬(wan) 元,月均銷售近80萬(wan) 元。如今,拉薩淨土集團依托援藏等資源,正在多途徑,多區域,拓展區內(nei) 區外產(chan) 品銷售網絡。

  好產(chan) 品找到了“好婆家”,受益的人很多,其中有北京、江蘇、四川、廣州等多地的消費者,更有咱們(men) 拉薩本地的建檔立卡戶。

  消費扶貧助力拉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我們(men) 家不僅(jin) 種植了青稞,還有藜麥,都是訂單式生產(chan) ,根本不用擔心銷路。”說起這些,曲水縣才納鄉(xiang) 群眾(zhong) 旦增赤列心中也有個(ge) “小賬本”,他種植的青稞2019年收購價(jia) 是每斤3.5元,藜麥更是達到每斤8元錢,這些都遠遠高於(yu) 以前,自家的種地收入自然是增加了不少,農(nong) 忙的時候種種地,農(nong) 閑的時候在聶當鄉(xiang) 的食品公司打打工,每月工資四五千元,旦增赤列一家也早早地摘掉了貧困帽。

  像旦增赤列一樣受益於(yu) 消費扶貧收入持續增加的群眾(zhong) 還有不少。在拉薩淨土集團采訪時,記者見到了索朗拉姆,在公司工作她可以獲得每月6000元以上的工資,依托於(yu) 現在的“直播帶貨”的流行銷售形式,她還成為(wei) 了“網紅經濟”的受益者。“大家好,我是索朗拉姆,是拉薩淨土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現在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men) 淨土公司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或許是因為(wei) 時常開直播的原因,麵對記者的鏡頭,索朗拉姆並不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會(hui) 略有羞澀,自信的背後自然離不開家庭收入的增加,“業(ye) 績好的時候,我工資能拿到七八千元甚至更多,就業(ye) 以後,家庭的經濟壓力明顯減輕了,我們(men) 都是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以及消費扶貧帶動下的受益者。

  以林周縣有機青稞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為(wei) 例,共4370餘(yu) 畝(mu) ,涉及2個(ge) 鄉(xiang) 鎮、4個(ge) 行政村、15個(ge) 村民小組,惠及510戶30896人,精準到邊緣戶、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76戶383人,項目預計實現戶均增收6900元、人均增收1168元。

  拉薩淨土集團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王佔朝介紹,以北京消費扶貧中心西藏館為(wei) 例,該館不斷深化“1+3+N”的運營模式,搭建展示展銷體(ti) 驗推介平台、采用線上、線下、社會(hui) 動員三種營銷主體(ti) 模式、引入N個(ge) 雙創資源要素進行精準孵化,形成“電商+龍頭企業(ye) +扶貧品牌”的全新扶貧生態,青稞米、犛牛奶製品、酥油茶、犛牛肉幹等西藏特色產(chan) 品得到北京市民的一致好評。

  拉薩淨土集團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趙士利介紹:“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援藏優(you) 勢,有效銜接蘇拉兩(liang) 地資源協調組織江蘇國企依托高速服務區、酒店網點、候機樓等資源,幫助拉薩市加大淨土健康產(chan) 品的銷售推廣。下一步將發揮江蘇產(chan) 業(ye) 發展的優(you) 勢,提高項目幫扶的強度,充分利用江蘇國企主業(ye) 發展優(you) 勢,圍繞拉薩淨土健康、文化旅遊、基礎設施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大項目幫扶力度,爭(zheng) 取在促進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做出更多努力。”

  2020年,拉薩淨土業(ye) 務布局以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化為(wei) 推手,對內(nei) 保障民生市場供給,以“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合作方式,推動建設產(chan) 銷供一體(ti) 化模式;對外開拓市場渠道,打造品牌集群模式,擴大品牌影響力。談到今年的發展規劃,袁春元表示:“拉薩淨土將繼續以青稞、藜米、蔬菜等為(wei) 重點,結合市場供需分析,采取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助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著力犛牛產(chan) 業(ye) 、生豬產(chan) 業(ye) ,藏雞、奶牛養(yang) 殖;加大蔬菜、肉蛋禽、糧油等生活物資的統調和倉(cang) 儲(chu) 力度,進一步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做好線上生鮮配送業(ye) 務試點工作,逐步擴大線上業(ye) 務覆蓋麵,真正讓消費扶貧持續持久發力,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短評:消費扶貧可以動員社會(hui) 各界擴大對於(yu) 貧困地區產(chan) 品和服務的消費,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促進當地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如今,拉薩市正在以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依托,讓消費扶貧持續發力,在鞏固脫貧攻堅中久久為(wei) 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