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走出一條特色脫貧路

王珊 史金茹 胡文 發布時間:2020-04-08 10:15: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西藏林芝市墨脫縣依托獨特的資源優(you) 勢,以扶貧措施“五強化”、脫貧方式“五轉變”為(wei) 思路,認真落實教育就業(ye) 、生態崗位等惠民政策,壓茬推進易地搬遷、特色產(chan) 業(ye) 、邊境小康村等重點工程,培育了一批敢創新、敢發展的農(nong) 牧企業(ye) ,造就了一批懂技術、會(hui) 經營的致富能人,生產(chan) 了一批高品質、有市場的特色產(chan) 品,發展了一批可持續、高效益的扶貧產(chan) 業(ye) ,走出了一條具有墨脫特點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截至2019年12月底,墨脫縣累計實現687戶2737人脫貧、46個(ge) 行政村全部脫貧。

  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大力發展以茶葉、旅遊業(ye) 、民族手工業(ye) 、特色林果種植業(ye) 為(wei) 代表的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積極引導廣大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到產(chan) 業(ye) 建設與(yu) 管理服務各個(ge) 環節,學技術、長本領、增收入,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2019年,墨脫縣茶產(chan) 業(ye) 銷售茶青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增收606萬(wan) 元,較上年增長136%。實現了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與(yu) 個(ge) 人主體(ti) 相結合的轉變。通過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邀請專(zhuan) 家和致富能手到貧困村互聯、互幫、互帶,同時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組織基層幹部和群眾(zhong) 代表去先進地區參觀,打開群眾(zhong) 視野,激發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

  由短期扶貧向長短期扶貧相結合轉變。在製訂產(chan) 業(ye) 脫貧計劃中,既扶持貧困戶發展能夠短期內(nei) 迅速見效的“短、平、快”產(chan) 業(ye) ,又鼓勵貧困戶參與(yu) 發展茶葉、鄉(xiang) 村旅遊等“長、遠、穩”產(chan) 業(ye) ,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可持續發展問題,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2019年累計投入資金9730.75萬(wan) 元,新建高山有機茶園23個(ge) ,主要用於(yu) 幫助貧困群眾(zhong) 發展高附加值、可持續增收的特色茶產(chan) 業(ye) 。

  由“大水漫灌式”扶貧向“精準滴灌式”扶貧轉變。墨脫縣更加注重因村因戶因人施策,依據貧困戶貧困原因及程度,按照“分類施策、精準滴灌”的原則,對貧困戶進行分類管理、各個(ge) 擊破,針對因不同原因致貧的不同人群,出台產(chan) 業(ye) 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優(you) 惠政策。實現由單一扶貧向多元扶貧轉變。在抓好專(zhuan) 項扶貧的前提下,不斷加大社會(hui) 扶貧、行業(ye) 扶貧力度,構建“大扶貧”格局。不斷鼓勵、支持龍頭企業(ye) 以“公司+基地+農(nong) 戶+實體(ti) 店(網店)”“合作社+農(nong) 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chan) 業(ye) 。

  墨脫縣委書(shu) 記旺東(dong) 表示,今年,墨脫縣將繼續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脫貧攻堅“四不摘”指示要求,紮實推進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融合,持續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改善,不斷增強貧困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確保貧困群眾(zhong) 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增收。從(cong) 數據精準、產(chan) 業(ye) 扶貧、就業(ye) 扶貧、安居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保扶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基層黨(dang) 建10個(ge) 方麵全麵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