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珠:“扶貧政策好,關鍵還要靠自己”
“因殘致貧,家庭負擔沉重,但是勤勞肯幹,日子也慢慢好起來了。”提起西藏拉薩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加入村四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巴珠一家,鄉(xiang) 親(qin) 們(men) 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
今年50歲的巴珠,是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加入村人,家庭成員共有6人,愛人格桑卓嘎是聽力殘疾人,弟弟尼瑪次仁則是肢體(ti) 殘疾人,已喪(sang) 失勞動力,3個(ge) 孩子還在上學,沉重的生活壓力讓本就負重前行的家庭喘不過氣來。但巴珠從(cong) 未氣餒,為(wei) 了自己的家人,他咬咬牙,將擔子扛了起來。
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與(yu) 支持下,巴珠一家被列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wei) 家裏的頂梁柱,他結合自身實際,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等、靠、要”的觀念。2016年底,巴珠積極響應上級扶貧政策號召,開始做起生意,在周邊出售牲畜、糧食等,後來還購買(mai) 了一輛小型農(nong) 用車,在村裏為(wei) 鄰裏拉貨,憑借為(wei) 人誠實、處事踏實、做人真實的態度,他“哪裏有活就到哪裏打工”。一年多下來,巴珠積攢了不少收入。他便開始養(yang) 殖奶牛,雖然規模不大,但每天都有固定的收入,家人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短短幾年間,巴珠家的日子日漸紅火。
在脫貧摘帽的道路上,巴珠勇往直前,本著不給黨(dang) 和政府添麻煩的原則,靠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努力,實現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角色轉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脫貧摘帽。巴珠更是成為(wei) 加入村貧困群眾(zhong) 中自力更生、自我發展、自主脫貧的典型。
如今,巴珠的臉上常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加入村還為(wei) 他的家人提供了護林員、草原監督員的崗位。“黨(dang) 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好,給了我們(men) 那麽(me) 多幫助,但關(guan) 鍵還要靠自己!隻要自己肯幹,肯吃苦,日子就會(hui) 越過越紅火,我相信以後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巴珠笑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卡若區春日農事忙加油奔小康
隨著春意漸濃,農時不等人,一曲美妙的春忙“交響曲”在卡若區奏響。”[詳細] -
扶貧路上見初心 不忘使命見真情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西藏拉薩市達孜區雪鄉黨委書記李唐容帶領下,早在2018年7月,雪鄉就通過國家脫貧驗收實現摘帽,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詳細] -
傾真心 扶真貧
她分管扶貧工作已經4年。2010年6月她從學校考錄到林周縣鬆盤鄉政府。2010年8月至2016年5月,她先後在鄉黨政辦、黨建辦、經濟與社會事業辦等多個崗位上工作學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