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在一線感受西藏昌都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家有業有幸福

周婷婷 發布時間:2020-05-11 08:38: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春末的丁青縣,一場瑞雪讓覺恩鄉(xiang) 金卡村顯得更加素淨。打掃完院子,阿旺措姆準備出門去工作。

  “政府給我們(men) 家分了一套房,還安排我參加培訓,幫我在鄉(xiang) 裏的餐館找了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家裏的生活也好了不少。”金卡村村民阿旺措姆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受益者之一。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昌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開發的重要論述,立足昌都實際,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因地製宜選擇搬遷方式,保質保量建好安置房屋,統籌兼顧完善扶持政策,確保搬遷群眾(zhong) 有安全住房、有可靠就業(ye) 、有穩定收入。

  左貢縣四方祥和新村的四郎拉姆老阿媽自搬遷後,每天空閑時,總會(hui) 約上老姐妹到廣場上曬曬太陽,話話家常,有時還會(hui) 在健身器械上鬆鬆筋骨。

  “現在村裏什麽(me) 都有,環境也很好,村幹部還經常放電影,我們(men) 在廣場上呆一天都不會(hui) 無聊。”四郎拉姆對目前的生活十分滿意。

  近年來,昌都市嚴(yan) 格按照“點內(nei) 統一建設、點外歸口負責”的原則,統籌協調各相關(guan) 單位做好易地扶貧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工作。結合新農(nong) 村、小康示範村建設,進一步明確集中安置點按照行政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安置點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十項提升”工程,統一建設“八室一超市一廣場”,滿足搬遷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需要。

  此外,昌都市按照“八到農(nong) 家”(水、電、路、訊、郵政、農(nong) 家書(shu) 屋、廣播電視、優(you) 美環境)要求,全麵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妥善解決(jue) 搬遷群眾(zhong) “三保障”“兩(liang) 配套”等實際問題,讓搬遷群眾(zhong) 平穩過渡,切實提高他們(men) 對新家園、新環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家住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郎加最近正忙著檢查家中小貨車車況,他準備從(cong) 江達拉一批貨到拉薩,跑這一趟車他能有近5000元收入。

  “2018年9月,我們(men) 搬到了這裏,住上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在村幹部的鼓勵下,我差不多每兩(liang) 個(ge) 月一次,開車從(cong) 江達拉貨到拉薩,一年下來賺得還算可以。空餘(yu) 時間去我們(men) 村的黃牛養(yang) 殖基地工作,也會(hui) 有一些收入。”雖然老房子還在,但郎加表示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很多,早已不願回去住了。

  郎加說的崗托鎮崗托村黃牛養(yang) 殖基地總投資337.58萬(wan) 元,采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6戶39人增收。

  過去幾年中,昌都市堅持把發展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搬遷群眾(zhong) 穩定脫貧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扶持脫貧的“造血”功能,利用安置點資源優(you) 勢,依托縣城、鄉(xiang) (鎮)、小城鎮、旅遊景區、水利灌區、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區、新農(nong) 村建設等,統籌規劃後續產(chan) 業(ye) 發展。

  截至目前,昌都市共計劃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852個(ge) ,完工692個(ge) ,確保每個(ge) 安置點配套1-2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每戶貧困戶家庭至少1人實現轉移就業(ye) ,堅持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加大農(nong) 牧民“訂單式”“定向式”職業(ye) 技能培訓力度,組織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安置點建設,引導群眾(zhong) 在參與(yu) 自家民房建設中獲得幸福感,帶動和扶持貧困戶穩定增收,努力形成村村有產(chan) 業(ye) 、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的產(chan) 業(ye) 扶貧新格局。

  據統計,2016年以來,昌都市累計投入資金62.02億(yi) 元,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ge) ,實現所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水、電、路、訊、網全覆蓋,1.9萬(wan) 戶9.9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搬進了新房,改善了生活,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走上幸福美好的社會(hui) 主義(yi) 康莊大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