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發展集體經濟要為脫貧“造血”

曲紮 發布時間:2020-05-11 10:26:00來源: 西藏日報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在革吉縣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發展村集體(ti) 經濟是增加群眾(zhong) 收入的重要渠道,各級各部門要推動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支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不斷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實現群眾(zhong) 增收。

  集體(ti) 經濟是農(nong) 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村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找準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同脫貧攻堅的結合點,是實現貧困地區從(cong) “輸血”向“造血”功能轉變、增強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內(nei) 生動力、提升精準扶貧質量和效益的一劑“良方”。

  西藏地域差異較大,各地資源稟賦也不盡相同。激活村集體(ti) 經濟的“造血”功能,要求各級各部門堅持施行加快發展的差別化政策,不搞“一刀切”,而是“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積極發現、發掘、發展當地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明晰集體(ti) 經濟、富民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要處理好發揮優(you) 勢和補齊短板的關(guan) 係,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ou) 勢,瞄準市場需求,積極推動貧困地區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牧民變股東(dong) 改革,提高各類資源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要處理好城鎮就業(ye) 和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能幹會(hui) 幹的關(guan) 係,加強農(nong) 牧民技術技能培訓,落實好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增強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能力,讓群眾(zhong) 在集體(ti) 經濟發展中實現就地就業(ye) 、增收致富。

  發展村集體(ti) 經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而是要久久為(wei) 功、綿綿用力。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恪守謀民福祉初心,在政策扶持、項目引進、人才支撐、製度保障等方麵多管齊下,激發調動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發展村集體(ti) 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緊密結合特色產(chan) 業(ye) 拓展村集體(ti) 經濟增收渠道,真正走出一條符合時代要求、具有當地特色、切合基層實際的集體(ti) 經濟發展之路,為(wei) 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小康作出應有貢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