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昌都“甜蜜”產業助脫貧

薛文獻 王澤昊 發布時間:2020-05-13 13:42:00來源: 新華社

  進入5月,在西藏東(dong) 部昌都市芒康縣境內(nei) ,地處瀾滄江幹熱河穀的木許鄉(xiang) 已是樹葉婆娑、綠草如茵。阿東(dong) 村52歲的果農(nong) 楊培正忙著給幼果期的葡萄樹抹芽、去卷須。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西藏昌都“甜蜜”產(chan) 業(ye) 助脫貧
這是5月6日拍攝的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xiang) 阿東(dong) 村。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楊培種了3.5畝(mu) 釀酒葡萄。2019年,這個(ge) 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出售葡萄賺了8000多元。加上女婿外出打工的收入以及生態崗位補助,他家6口人順利脫貧。而在4年前,他隻種青稞和玉米,除了自給自足,幾乎沒有經濟收益。

  看著長勢喜人的葡萄樹,楊培笑著說:“好好打理還能產(chan) 更多的葡萄。”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2)西藏昌都“甜蜜”產(chan) 業(ye) 助脫貧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xiang) 阿東(dong) 村,村民在葡萄園裏忙碌(5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在木許鄉(xiang) ,211戶村民種植葡萄麵積達1980畝(mu) ,其中1019畝(mu) 已掛果。木許鄉(xiang) 鄉(xiang) 長益西多吉介紹,去年全鄉(xiang) 葡萄產(chan) 量達350噸,現金收入177萬(wan) 多元,戶均增收8400元,不少群眾(zhong) 實現脫貧。

  木許鄉(xiang) 、納西民族鄉(xiang) 和曲孜卡鄉(xiang) 位於(yu) 芒康縣最南端,氣候條件適合葡萄生長,曆史上就有種葡萄、釀紅酒的傳(chuan) 統。近年來,芒康縣大力發展葡萄種植,使之成為(wei) 群眾(zhong) 脫貧增收的“甜蜜”產(chan) 業(ye) 。

  為(wei) 培育葡萄產(chan) 業(ye) ,芒康縣引進多家企業(ye) ,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就業(ye) 、帶動增收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離開木許鄉(xiang) ,記者來到位於(yu) 納西民族鄉(xiang) 的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3)西藏昌都“甜蜜”產(chan) 業(ye) 助脫貧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xiang) 阿東(dong) 村,村民在葡萄園裏忙碌(5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木許鄉(xiang) 群眾(zhong) 去年生產(chan) 的葡萄全部賣給了這家公司,再經過加工、釀造等環節,醇馥幽鬱的“達美擁”葡萄酒由此銷往西藏乃至全國各地。“我們(men) 去年從(cong) 群眾(zhong) 手裏收購了410噸葡萄,總費用200多萬(wan) 元。”公司副總經理曲措說,公司長期雇用了28名當地群眾(zhong) ,人均月工資3600元。

  這家公司用來製作高端紅酒的500畝(mu) 種植基地,流轉自納西民族鄉(xiang) 納西村,每畝(mu) 地一年租金為(wei) 1500元。當地群眾(zhong) 在獲得租金的同時,還可以到基地從(cong) 事鋤草、施肥、摘果等工作,每人每天工資為(wei) 150元。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4)西藏昌都“甜蜜”產(chan) 業(ye) 助脫貧

  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措在展示一款“達美擁”葡萄酒(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近年來,昌都市左貢縣也在大力發展葡萄產(chan) 業(ye) ,已初見成效。記者在該縣中林卡鄉(xiang) 看到,當地將7000多畝(mu) 荒地改造成了集中連片的葡萄園,種植麵積已達5832畝(mu) 。政府還免費發放7.5萬(wan) 株葡萄苗,鼓勵群眾(zhong) 在房前屋後栽種。

  2019年,左貢縣通過援藏渠道引進廈門市成功紅集團,由西藏成功紅天麓酒莊負責中林卡鄉(xiang) 葡萄園區的種植管理、招工用工、釀製紅酒、銷售產(chan) 品等工作,打造全產(chan) 業(ye) 鏈,讓更多群眾(zhong) 受益。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5)西藏昌都“甜蜜”產(chan) 業(ye) 助脫貧
西藏成功紅天麓酒莊一角(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中林卡鄉(xiang) 俄巴村的拉加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在葡萄園區裏務工,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園區就在家門口,騎摩托車10分鍾就能到。這份工作真是太好了。”他說。

  “葡萄園區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後,天麓酒莊預計每年可加工6000噸葡萄。”展望未來,左貢縣常務副縣長、福建省援藏幹部黃新聰信心滿滿。“葡萄園區最多可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00多人務工,企業(ye) 營收的一部分也會(hui) 作為(wei) 群眾(zhong) 分紅進行再分配,促進就業(ye) 增收的效果會(hui) 更明顯。”黃新聰說。

  來自昌都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的數據顯示,全市葡萄種植麵積已達1.95萬(wan) 畝(mu) ,主要分布在芒康、左貢、八宿和察雅等縣。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5家葡萄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年生產(chan) 各類品牌葡萄酒600多噸,實現年產(chan) 值6400多萬(wan) 元,帶動400多名貧困群眾(zhong) 穩定增收。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