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光照亮脫貧攻堅路
2020年5月12日,在華電西藏公司團支部“青春心向黨(dang) 、建功新時代”青春講堂會(hui) 場,西藏自治區團委副書(shu) 記何華將“第16屆‘西藏青年五四獎章集體(ti) ’”的沉甸甸獎牌頒發到華電西藏公司駐外衝(chong) 村工作隊代表手中。
這個(ge) 獎項是對該工作隊常年駐村扶貧的肯定和鼓勵。工作隊由4名青年組成,平均年齡僅(jin) 32歲,是個(ge) 朝氣蓬勃的戰鬥集體(ti) 。他們(men) 以青春之我投身於(yu) 脫貧攻堅偉(wei) 大事業(ye) ,帶領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xiang) 外衝(chong) 村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8年度的4454元增加到2019年度的5500元,增長23%,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234人全部脫貧。
“華電駐村隊員真正走進了我們(men) ,希望不要輪換了。”這是外衝(chong) 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新對前來調研的華電西藏公司領導提出的唯一請求。
2019年,他新的妹妹高中畢業(ye) 後沒有工作,他很著急但是想不出什麽(me) 好辦法。這事被華電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太桂記在了心裏。有一次羅太桂在縣裏出差了解到市保險公司招聘的信息,他立即通知他新的妹妹,並協助其成功獲聘。現在,他新的妹妹每月收入5000餘(yu) 元,全家都已脫貧。
駐村以來,羅太桂帶著工作隊與(yu) 群眾(zhong) 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建立了深厚感情。村裏10歲的小女孩澤仁拉姆和弟弟出生在單親(qin) 家庭,一家老小5口人僅(jin) 靠母親(qin) 打零工艱難度日。在了解到澤仁拉姆很愛學習(xi) ,而且夢想到內(nei) 地上學後,羅太桂就與(yu) 妻子商量:“這個(ge) 苦孩子很懂事,我們(men) 把她接到廣安去和女兒(er) 一起上學吧。”2019年9月,澤仁拉姆踏入了廣安實驗學校的大門,她紅紅的小臉洋溢著幸福,心裏憧憬著對未來的暢想。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外衝(chong) 村脫貧致富的最大障礙。通村隻有一條不到3米寬的崎嶇盤山土路,而且經常受落石、塌方、冰雪等阻斷。修路成為(wei) 了駐村工作隊的重要工作。他們(men) 全力研究修路方案和爭(zheng) 取幫扶政策,幫助外衝(chong) 村申請到政府投資1800萬(wan) 元,建成了一條長達9公裏的水泥路。通車之日,全村群眾(zhong) 喜悅歡騰,把這條路親(qin) 切稱為(wei) 外衝(chong) 村的“高速路”。2019年,駐村工作隊又申請到政府投資3300萬(wan) 元,正在建設外衝(chong) 村到木桑神山13公裏道路,不僅(jin) 將有效解決(jue) “行路難”問題,還為(wei) 今後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奠定基礎。
波羅古澤刻版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外衝(chong) 村村民澤培是全國僅(jin) 有的2位傳(chuan) 承人之一,村裏還有20來個(ge) 熟悉木刻的工匠,但木刻沒有形成規模,工匠僅(jin) 通過零散業(ye) 務每月獲取僅(jin) 1000元左右的收入。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成立了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申請政府投資535萬(wan) 元建設了木刻車間,爭(zheng) 取華電西藏公司投入100萬(wan) 元建設了保護車間的防洪堤壩,協調木刻公司與(yu) 合作方簽訂了總額約4000萬(wan) 元的10年期供貨協議,解決(jue) 了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現在,木刻廠已成為(wei) 外衝(chong) 村脫貧支撐項目,吸收就業(ye) 達7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9人,僅(jin) 2019年群眾(zhong) 分紅就超過200萬(wan) 元。木刻廠還成為(wei) 了外衝(chong) 村就業(ye) 培訓和文化傳(chuan) 承的重要基地,吸引21名年輕村民成為(wei) 學徒工,其中10名學徒工已能獨立工作,每月收入達到5200元。2020年4月,外衝(chong) 村木刻工匠參加江達縣藏文書(shu) 法大賽包攬了前三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因為(wei) 外衝(chong) 村多名村民有從(cong) 包括湖北在內(nei) 的外地回村經曆,好不容易在家休假的隊長羅太桂第一時間申請返藏,24歲的駐村隊員格列旺久堅守崗位,白天向群眾(zhong) 宣傳(chuan) 防疫知識、檢查落實防控措施,晚上冒著零下15度嚴(yan) 寒在卡點帳篷中帶頭堅守。
駐村工作隊做的,群眾(zhong) 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點點滴滴都化作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恩。“黨(dang) 和政府就像母親(qin) ,我們(men) 就像孩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澤培代表全村群眾(zhong) 說出了最真摯的心裏話。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jue) 戰決(jue) 勝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繃緊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華電駐村隊員聽到他新等外衝(chong) 村群眾(zhong) 希望工作隊不要輪換的呼聲,百感交集,既有被群眾(zhong) 認可的喜悅,也有駐村就難照顧家的為(wei) 難。但他們(men) 在反複考慮後,都選擇了主動放棄輪換,帶領外衝(chong) 村群眾(zhong) 鞏固脫貧成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繼續貢獻青春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幫扶跟上,防返貧有保障(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就近就業,讓我們易地搬遷貧困戶在“搬得出”後“穩得住”,最終實現“能致富”。炒青稞、水磨糌粑、糌粑餅幹、青稞掛麵,我們的洛隆縣洛宗特色產品開發公司已經有了許多青稞製品。[詳細] -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2017年10月23日,日喀則市亞東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亞東縣按照中央、區黨委和日喀則市委的部署要求,精準施策、集中攻堅,在脫貧攻堅工作上交出了高分答卷。[詳細] -
西藏昌都“甜蜜”產業助脫貧
進入5月,在西藏東部昌都市芒康縣境內,地處瀾滄江幹熱河穀的木許鄉已是樹葉婆娑、綠草如茵。阿東村52歲的果農楊培正忙著給幼果期的葡萄樹抹芽、去卷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