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帶頭人邊旺:靠質量創事業 以共富報鄉親
邊旺1975年8月出生於(yu)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卡堆鄉(xiang) 白定村,2012年組建卡旺建築施工隊,2016年5月,創立西藏域雄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實現了從(cong) 農(nong) 家娃到農(nong) 民企業(ye) 家的華麗(li) 轉變。
愛心點點,溫暖人心,邊旺富起來的同時不忘幫助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他的幫助下,不少村民踏上了致富之路,向著美好生活前進。
邊旺17歲開始跑運輸工程,小嚐甜頭的他目光深遠,覺得跑運輸沒有永遠的好風景。經過一番思索後,他決(jue) 定運用自己的經驗組建施工隊,江孜縣卡旺建築施工隊由此誕生。“給別人跑運輸工程,工資很低,當時的相關(guan) 政策對老百姓創業(ye) 支持力度很大,我就有了自己組建施工隊的想法。”邊旺說。
卡旺建築施工隊積極投身江孜縣工程建設領域,從(cong) 零碎小工程到江孜縣的農(nong) 牧、水利、交通、安居工程再到扶貧開發工程。在他的不斷努力下,2016年5月,西藏域雄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誕生。
“公司有40餘(yu) 名固定員工,其中有6個(ge) 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公司承攬項目時,我們(men) 會(hui) 招些臨(lin) 時工,多時可達300餘(yu) 名農(nong) 民工。”邊旺介紹說。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失去誠信,個(ge) 人就會(hui) 失去立身之本,工程隊就會(hui) 失去運行之軌,誠信與(yu) 責任是邊旺成就事業(ye) 的強大法寶。從(cong) 卡旺建築施工隊形成至今,凡是邊旺承攬的施工項目,他都力求“誠”字當頭,保質保量完成,漸成規模的建築施工隊依靠的不是從(cong) 業(ye) 人員數量,而是過硬的工程質量和誠信品質。
江孜縣屬農(nong) 業(ye) 縣,水利項目至關(guan) 重要。邊旺於(yu) 2014年承攬了年堆鄉(xiang) 挪水庫的項目,項目的每個(ge) 施工環節邊旺都親(qin) 自監督,用料上絕不偷工減料,水庫曆時4個(ge) 月建成。“無誠不足於(yu) 立信,無信不足於(yu) 立身,隻有質量得到了保證,工程才能運行。”邊旺說,“水庫建成後儲(chu) 水能力大大增強,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由此得到很大改善,這個(ge) 項目也得到了區水利廳的高度讚揚。”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卡旺建築施工隊一直堅持高質量的施工標準。在江孜縣卡堆鄉(xiang) 白定村水渠建設項目中,部分施工隊員認為(wei) 村裏的項目不是大項目,可以敷衍了事,邊旺知道後非常氣憤,嚴(yan) 肅批評施工隊員:“不管項目的規模如何,既然我們(men) 做了,就要保質保量完成,切不可因為(wei) 項目小就偷工減料,敷衍了事。”後來,水渠建成後得到了當地村民的高度認可。
致富誠為(wei) 首,邊旺接下的項目,從(cong) 不因利潤少甚至沒利潤而在材料使用、施工工序上謀利。江孜縣江熱鄉(xiang) 的機耕道項目,有近六公裏長,項目資金隻有9.6萬(wan) 元,“懂行”的施工方都望而卻步,因為(wei) 他們(men) 明白,這樣的項目,材料用得越好、投得越多、施工越複雜,就會(hui) 賠得越多。
可邊旺毅然決(jue) 然地接下了這個(ge) 工程,因為(wei) 在邊旺的心裏,做基層項目就是為(wei) 老百姓謀福利。
多年來,提起卡旺建築施工隊做的工程,百姓都會(hui) 豎起大拇指,政府也予以高度肯定,卡旺建築施工隊做的工程就是放心工程。每當說起這些,邊旺總是會(hui) 說:“黨(dang) 和國家對我們(men) 很照顧,當地政府也大力支持我創業(ye) ,這些恩情我一直銘記於(yu) 心,不曾忘記,我隻有用良心搞工程,用信用做表率,才能對得起黨(dang) 和國家,對得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信任。”
2016年以來,邊旺累計實施幫扶工程達20餘(yu) 項,折合人民幣50餘(yu) 萬(wan) 元;先後在江孜縣範圍內(nei) 累計開展公益募捐和愛心幫扶活動達25餘(yu) 次,共計30萬(wan) 元,幫扶對象達65戶430餘(yu) 人;對兒(er) 童福利院、老人院、貧困學子、病患家庭,邊旺都慷慨解囊,一個(ge) 沒落下,為(wei) 江孜縣兒(er) 童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卡堆鄉(xiang) 的貧困戶累計捐款25萬(wan) 餘(yu) 元。
此外,邊旺還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百企幫百村”號召,迅速行動,投入到精準扶貧結對幫扶活動。2016年以來,為(wei) 白定村鄉(xiang) 親(qin) 創造就業(ye) 崗位120餘(yu) 人次,實現收入達240餘(yu) 萬(wan) 元;為(wei) 定點結對幫扶的卡堆鄉(xiang) 白定村、增麻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達60萬(wan) 元左右,用於(yu) 幫助村民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燃眉之急;幫助貧困戶集資創建產(chan) 業(ye) 項目2個(ge) ,投入資金17萬(wan) 元,從(cong) 而帶動了一批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實現年終有分紅,貧困戶有經濟來源。
達貴是江孜縣卡堆鄉(xiang) 白定村的貧困村民,家境貧寒的他從(cong) 小以牧馬放牛為(wei) 生。後來,邊旺把達貴帶到建築工地上,讓他學習(xi) 裝載機駕駛技術,不僅(jin) 不收學費,管吃管喝管住,還每個(ge) 月給他發工資。
現在,達貴成了公司裏的業(ye) 務能手,家裏蓋了新房子,還養(yang) 育著三個(ge) 孩子,日子越過越好。說起十年前的自己,達貴對邊旺隻有無盡的感激。他說,如果不是邊旺大叔的幫助,他還是一個(ge) 放牛娃。
多年來,邊旺一直堅守著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奉獻的初心。“我是農(nong) 民的兒(er) 子,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先富起來了就理應為(wei) 村裏做點事,把家鄉(xiang) 建設好了,我的心也就踏實了。”邊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牛產業帶來“牛日子”
近年來,拉薩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的曲水玉珠黃改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以牛入社的方式打造集種植、繁育、飼養、銷售為一體的經營模式,實現了現代養殖目標。[詳細] -
多舉措引領易地搬遷戶脫貧致富
拉薩經開區產業扶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多措並舉、精準發力,走出了一條推動易地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詳細] -
脫貧攻堅進行時:竹筐“編”出新生活
5月3日,阿裏墨脫縣背崩鄉巴登村村民桑傑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光著腳板,固定好篾條“經緯”,而後桑傑手腳並用,開始了最難的一道工序“打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