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讓林芝市察隅縣畢達村變了樣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西藏自治區住建廳作為(wei) 建設行業(ye) 主管部門,主要承擔著“兩(liang) 不愁三保障”任務中的農(nong) 牧區住房安全保障職責。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強化農(nong) 房質量安全管理,消除住房安全隱患。同時加強農(nong) 牧民建築實用技能培訓鑒定,通過建築業(ye) 企業(ye) 吸納農(nong) 牧民工,促進增收,住房保障優(you) 先向城鎮低收入群體(ti) 中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等困難群體(ti) 傾(qing) 斜。為(wei) 此,先後製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行業(ye) “十三五”時期扶貧攻堅規劃(2016-2020年)》《關(guan) 於(yu)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服務全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
人居環境改善後的畢達村,幹淨整潔。
出台政策措施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自治區住建廳深入開展扶貧調研工作。在深入分析研究西藏城鄉(xiang) 建設發展階段性特征和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針對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統籌城鄉(xiang) 空間布局等方麵進行了研究。編製了《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美好家園規劃研究報告》以及《藏西北地區人口疏解建議方案》,提出了《西藏城鄉(xiang) 融合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議》和《清潔能源在農(nong) 牧區的推廣使用項目建議》,為(wei)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提供了理論參考,有力促進了西藏城鄉(xiang) 融合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自2016年7月以來,西藏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力度,強化農(nong) 房質量安全管理。截止到2019年底,完成4.36萬(wan) 戶危房改造任務,落實危房改造補助資金7.88億(yi) 元。西藏農(nong) 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先全國完成任務,2020年5月西藏被國務院列為(wei) 農(nong) 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地區之一。
“同時,為(wei) 進一步規範全區農(nong) 牧民住房規劃、建設和管理,提高農(nong) 房建設質量安全,增強農(nong) 房抗震設防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全區人居環境改善,我們(men) 製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區農(nong) 房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西藏自治區村莊建設規劃技術導則(試行)》等指導性文件和技術導則,指導各市(地)加強農(nong) 房質量安全管理。”自治區住建廳村鎮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為(wei) 推動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自治區住建廳編製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還組織起草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驗收評價(jia) 辦法(試行)》《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處理驗收評價(jia) 辦法(試行)》,對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分類、清掃、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及設施建設的內(nei) 容及具體(ti) 評價(jia) 辦法做了細致規定。
“自2018年以來,共投資25.39億(yi) 元,實施了特色小城鎮、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自治區住建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基礎設施全方位覆蓋
記者了解到,在各級住建部門的通力配合和積極努力下,林芝市察隅縣上察隅鎮畢達村老舊房屋改造,人居環境改善,脫貧奔小康的故事讓人感動。
畢達村地處山區,海拔1900米,全村共18戶66人。2016年時,識別出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yu) 地處高山峽穀,長期以來,該村受地理因素等影響,易災區域多,村民生產(chan) 生活方式較為(wei) 落後,人畜混居、房屋老舊情況等現象均存在。再加上與(yu) 外界交流少,不少村民思想傳(chuan) 統保守,接受新的發展理念和科學文化的自覺性不明顯,對追求綠色健康文明的新生活內(nei) 生動力不足。
2016年,該村老舊房屋改造項目開始實施,全村齊上陣。“原本都是木質結構房屋,改造後都是磚混結構的房子,比以前更牢固,還能防潮。”畢達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歐珠說。“到了2018年底,全村18戶已完成房屋建設、庭院整治、衛浴建設、牲畜棚圈建設等全部內(nei) 容。”
如今走進畢達村,一改往日髒亂(luan) 差,不僅(jin) 實現了牲畜全部入圈,而且實現了村道硬化、路燈亮化、道路入戶、圍牆美化。再加上,水電路訊網基礎設施項目的全方位覆蓋,村民與(yu) 外界的聯係更加暢通了,這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打下了穩固基礎。
根據歐珠的介紹,記者還了解到,現在的畢達村,家家戶戶種植果苗,還有桂花樹、櫻花樹等,庭院經濟也跟上來了。儼(yan) 然成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巴宜區百巴村黨支部書記紮西:把群眾冷暖掛心頭
“要不是紮西書記,我還住在原先的破房子裏。在百巴鎮百巴村,一說起村黨支部書記紮西,群眾都會豎起大拇指。來到五保戶央金家,不算大的房屋裏配套家具一應俱全。[詳細] -
尼瑪次仁喜遷新家
上午10點,尼瑪次仁在駐村工作隊和鄉幹部的陪同下,來到了林芝市巴宜區集中供養中心。走進巴宜區集中供養中心大院,“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學”幾個大字映入眼簾。[詳細] -
住在花園裏 行在樹蔭下
近年來,林芝巴宜區全麵啟動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強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村莊庭院綠化實現全覆蓋,水、大氣、土壤環境達標率實現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