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日喀則市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

陳立 發布時間:2020-05-26 14:32:00來源: 西藏日報

  西藏日喀則市作為(wei) 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之一,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4萬(wan) 戶16.96萬(wan) 人,占全區貧困人口的28.75%,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繁重。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日喀則市委、市政府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嚴(yan) 格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區黨(dang) 委關(guan) 於(yu) 精準脫貧的決(jue) 策部署,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壓實主體(ti) 責任、整合各方力量、聚焦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累計實現17.29萬(wan) 貧困人口脫貧)、1669個(ge) 貧困村(居)全部退出、18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善,貧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大幅提高,2019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40元,同比增長18.8%,高於(yu) 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8%。

  一、脫貧攻堅的主要做法

  1.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wei) 思想指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圍繞扶貧攻堅向脫貧攻堅的戰略轉變,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係列新決(jue) 策新部署,形成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wei) 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行動指南。日喀則市各級黨(dang) 組織通過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會(hui) 、黨(dang) 員學習(xi) 會(hui) 、邀請專(zhuan) 家做講座、脫貧攻堅知識考核、運用學習(xi) 強國平台等多種方式,全麵係統、及時跟進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尤其是深入研討學習(xi) 了七次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hui) 相關(guan) 精神,學習(xi) 貫徹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脫貧攻堅的大政方針政策和自治區黨(dang) 委具體(ti) 決(jue) 策部署,精準謀劃、係統推進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在中央提出的“五個(ge) 一批”脫貧方略基礎上,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根據地域特點確定了突出扶貧產(chan) 業(ye) 、易地扶貧搬遷、邊境脫貧、生態補償(chang) 、教育發展、轉移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金融扶持、災後重建、多方幫扶“十個(ge) 突出”的精準扶貧舉(ju) 措,確保了脫貧攻堅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縱深推進。

  2.把注重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日喀則市始終把產(chan) 業(ye) 扶貧作為(wei) 保證脫貧質量的根本之策,正確處理好農(nong) 牧民城鎮就業(ye) 和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能幹會(hui) 幹的關(guan) 係,突出產(chan) 業(ye) 扶貧的基礎性、穩定性、持續性、普遍性作用,全力發展壯大珠峰扶貧產(chan) 業(ye) ,更多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產(chan) 業(ye) 、分享收益、脫貧致富。一是合理規劃產(chan) 業(ye) 布局。緊扣有好的市場前景、有好的經營主體(ti) 、有好的利益聯結、有好的科技支撐“四要素”,立足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和市場需求,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布局珠峰“七大產(chan) 業(ye) ”,開工建設成特色產(chan) 業(ye) 項目309個(ge) ,受益貧困群眾(zhong) 10萬(wan) 餘(yu) 人,珠峰有機品牌(牛羊、青稞)逐漸走向全國,現代農(nong) 業(ye) 效益初顯,藏刀等民族傳(chuan) 統手工業(ye) 煥發新的生機,正全力推動傳(chuan) 統種養(yang) 加工業(ye) 產(chan) 業(ye) 化發展。二是搭建平台加強利益聯結。堅持把群眾(zhong) 聚在產(chan) 業(ye) 鏈上、讓群眾(zhong) 富在產(chan) 業(ye) 鏈上,組建珠峰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培育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營龍頭企業(ye) 28家,建設扶貧車間159個(ge) ,村級集體(ti) 經濟達到1298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達到1388個(ge) ,並加快構建以日喀則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為(wei) 龍頭,以拉洛、江當、年楚河、湘河4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為(wei) 支點,以18縣區有機青稞、珠峰綿羊、珠峰犛牛、蔬菜瓜果、人工飼草、優(you) 質奶業(ye) 、土豆、藏雞等產(chan) 業(ye) 基地為(wei) 紐帶的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聚集化發展體(ti) 係,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公司+產(chan) 業(ye) 基地+貧困戶”等運作模式,珠峰扶貧產(chan) 業(ye) 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利益聯結越來越緊密。三是加強產(chan) 業(ye) 經濟模式創新。針對高海拔深度貧困縣資源稟賦差、人才支撐弱、經營主體(ti) 少、產(chan) 業(ye) 扶貧難等問題,強化“飛地”經濟政策支持,打破地域限製、條塊分割,探索發展“飛地”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成功實施青稞精深加工、民族手工業(ye) 合作等“飛地”產(chan) 業(ye) 項目,走出了一條優(you) 勢互補、利益共享、互惠共贏的產(chan) 業(ye) 扶貧新路子。四是大力發展專(zhuan) 合組織促農(nong) 增收。大力發展生態、勞務、種植、養(yang) 殖、手工、運輸、工程機械等專(zhuan) 合組織,並依托黨(dang) 員帶動貧困戶、邊緣戶通過入股合作、入社務工、土地流轉、生產(chan) 托管、聯耕聯種等方式參與(yu) 專(zhuan) 合組織發展,全市農(nong) 牧民專(zhuan) 合組織由2019年初的730家發展到年底的6709家,2577家合作社實現分紅,人均分紅1400元,實現了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3.把深化勞務輸出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始終把就業(ye) 作為(wei) 最大的民生,堅持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和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雙輪驅動,實現了“一人就業(ye) 、全家脫貧”。一是完善組織體(ti) 係。構建覆蓋市縣鄉(xiang) 村四級的“保姆式”勞務輸出服務體(ti) 係,建立各級政府、施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勞務合作社、村(居)勞務經紀人、勞動力之間“六位一體(ti) ”的勞務輸出模式,成立勞務派遣公司29家,組建勞務合作社1662家,培育村(居)勞務經紀人1547名,累計實現貧困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6.01萬(wan) 人、勞務創收6.37億(yi) 元。二是強化技能培訓。加強培訓與(yu) 就業(ye) 的有效對接,依托日喀則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統籌各類社會(hui) 資源,大規模開展種植養(yang) 殖、家政服務、建築施工等精準化、精細化實用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貧困群眾(zhong) 2.46萬(wan) 人,持續提升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幫助貧困群眾(zhong) 掌握一技之長,利用致富技能斬窮根、摘窮帽。三是強化就業(ye) 服務。以農(nong) 牧區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就業(ye) 為(wei) 重點,持續深化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挖掘村醫、幼教、合作社管理、國企、民企等崗位7949個(ge) ,用好167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社區工作)專(zhuan) 幹崗位,推動大學生穩定就業(ye) ;創新高校畢業(ye) 生“4321”結對幫扶模式,積極宣傳(chuan) 就業(ye) 政策,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ye) 觀念,通過市場就業(ye) 、自主創業(ye) 、應征入伍、區外就業(ye) 等方式,實現高質量就業(ye) 創業(ye) ;堅持交往交流與(yu) 穩定就業(ye) 兩(liang) 促進,在援藏四省市設立援藏聯絡服務中心,積極協調援藏四省市、兩(liang) 企業(ye) 每年開展1500餘(yu) 人的農(nong) 業(ye) 技術、工程技術、畜牧養(yang) 殖、企業(ye) 管理、醫護、幼教、財會(hui) 等專(zhuan) 業(ye) 培訓;協調援藏四省市、兩(liang) 企業(ye) 每年提供1200個(ge) 事業(ye) 編製和國企崗位。

  4.把激發貧困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作為(wei) 脫貧攻堅治本之舉(ju) 。堅持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引導群眾(zhong)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一是加強思想教育。深入推進“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組織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團開展巡回宣講,鞏固提升“千名黨(dang) 員幹部入戶大宣講”活動,持續開展“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暨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巡回演出。二是推進移風易俗。著眼淡化宗教消極影響,綜合運用宗教“十導”工作法,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將降低宗教消費支出、絕不把所獲扶貧資金用於(yu) 宗教領域等列入村規民約,聘請老黨(dang) 員、老模範、老幹部、複退軍(jun) 人、致富能人等組成鄉(xiang) 賢理事會(hui) ,監督村規民約執行落實,積極引導群眾(zhong) 理性對待宗教、依靠勤勞雙手過好今生幸福生活。三是拓展幫扶形式。著力變救濟式、“保姆式”脫貧為(wei) “授漁造池”式脫貧,製定《日喀則市2018年-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勤勞致富“以獎代補”資金管理試行辦法》,整合1881.22萬(wan) 元資金,對自覺發展生產(chan) 、自主脫貧致富的10737戶貧困群眾(zhong) 進行獎勵,在農(nong) 牧區持續掀起了比學趕超、爭(zheng) 先致富的濃厚氛圍,貧困群眾(zhong) “勤勞致富光榮,懶惰致貧可恥”的觀念更加牢固。

  5.把聚焦根本目標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幸福底色。始終把解決(jue)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核心目標,克服行政區劃大、公共服務半徑大、自然條件差等諸多困難,集中人財物,全力保障貧困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底線。一是全力保障飲水安全。大力推進農(nong) 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累計實施農(nong) 村安全飲水項目2170個(ge) 、惠及貧困群眾(zhong) 11.23萬(wan) 人。紮實推進高寒地區冬季供水保障工作,安排資金552萬(wan) 元,集中用於(yu) 9個(ge) 縣43個(ge) 農(nong) 村飲水安全薄弱點改造及高海拔地區冬季供水保暖試點工程。二是全力改善基礎設施。“十項提升”工程成效顯著,阿裏電網聯網工程、農(nong) 村電網改造工程穩步推進,96.6%的鄉(xiang) 鎮和84%的建製村實現通瀝青(水泥)路,行政村(居)通訊工程全麵完工,鄉(xiang) 鄉(xiang) 通寬帶網絡已經實現,村(居)衛生室全麵覆蓋,實施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ye) 教育、特殊教育等項目790個(ge) ,鄉(xiang) 鎮附設幼兒(er) 園全部建成,縣縣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xiang) 鄉(xiang) 有綜合文化中心(站)、村村有農(nong) 家書(shu) 屋,農(nong) 牧區基礎條件顯著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全力加強住房保障。嚴(yan) 格落實國家危房改造標準和程序要求,及時開展農(nong) 村危房安全評定,不斷加強補助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檢查,累計落實國家補助資金2993.17萬(wan) 元,改造農(nong) 村危房2280戶,全麵完成農(nong) 村危房改造任務。四是全力推進教育扶貧。健全完善適齡兒(er) 童少年數據庫,全麵落實控輟保學聯控聯保等製度,持續加強流動人口子女學籍管理,不斷強化貧困學生台賬化精準控輟,“一縣一策”開展義(yi) 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全市控輟保學全部清零。優(you) 化基層教師資源配置,創新縣域內(nei) 教師交流輪崗、市直學校及腹心縣區教師赴“師生比低於(yu) 國家標準縣”支教等工作模式。五是全力提升醫療服務。市人民醫院、市藏醫院成功創三甲,全區首個(ge) 醫療衛生係統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落戶,“中病不出市”的目標基本實現。“健康日喀則”工程紮實推進,覆蓋城鄉(xiang) 居民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體(ti) 係基本建立,“先診療後付費”等政策全麵落實,“醫聯體(ti) ”“醫共體(ti) ”建設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分別達到“三個(ge) 一”“三合格”“三條線”標準。

  二、脫貧攻堅取得成效的基本經驗

  實施精準脫貧4年來,全市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篤定前行,精準繡花、苦幹實幹,到2019年底實現了“兩(liang) 個(ge) 百分百”,整體(ti) 連片貧困到同步全麵小康跨越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在這一偉(wei) 大實踐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經驗。

  1.這一成績的取得,來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囑托和黨(dang) 中央、區黨(dang) 委的堅強領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西藏工作的重要囑托,飽含著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zhong) 的深情牽掛,寄托著對西藏整體(ti) 脫貧奔小康的殷切期盼。區黨(dang) 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今年更是將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擺在全區三項重點工作之首,吳英傑書(shu) 記多次來日喀則市視察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並提出明確要求。全市幹部群眾(zhong)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囑托,牢記黨(dang) 中央和區黨(dang) 委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貫徹落實決(jue) 策部署,取得脫貧攻堅成效。

  2.這份成績的取得,來自廣大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的團結奮鬥和英勇善戰。日喀則市委堅決(jue) 貫徹落實“五級書(shu) 記抓扶貧”的工作責任機製,各行業(ye) 部門與(yu) 縣區同等承擔脫貧攻堅責任,構建各縣區委書(shu) 記和各縣區長為(wei) 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一名縣區委常委主抓脫貧、一名副縣區長兼任縣區扶貧辦主任、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及鄉(xiang) 鎮長直接抓脫貧的責任體(ti) 係,層層壓緊責任鏈、壓實任務鏈。全市共有1300餘(yu) 名市縣鄉(xiang) 扶貧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1673名村(居)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8000多名村(居)“兩(liang) 委”幹部、6400多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常年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扶貧幹部用辛苦換來了貧困群眾(zhong) 的幸福和滿意。同時,堅持“一個(ge) 支部就是一個(ge) 堡壘、一名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全市4000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和7萬(wan) 多名黨(dang) 員幹部通過幫扶等多種方式參與(yu) 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dang) 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3.這份成績的取得,來自全社會(hui) 各級各方麵力量的傾(qing) 力支援和無私幫助。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日喀則市委深入貫徹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精神,處理好央企在藏資源開發和解決(jue) 當地農(nong) 牧民增加收入的關(guan) 係,協調在藏央企對重大項目建設所在地貧困人口按10%的比例結對幫扶,堅持對口援藏資金項目的80%向基層傾(qing) 斜、向貧困群眾(zhong) 傾(qing) 斜、向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傾(qing) 斜、向增強深度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傾(qing) 斜,落實援藏扶貧任務,抓好引進龍頭企業(ye) 、解決(jue) 穩定就業(ye) 、援藏延伸到鄉(xiang) 鎮。持續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鼓勵民營企業(ye) 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積極倡導“我為(wei) 人人、人人為(wei) 我”的全民公益理念,引導公眾(zhong) 通過愛心捐贈、誌願服務、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參與(yu) 扶貧,扶貧協作思路領域更寬、幫扶合作力度更大、脫貧帶貧效果更明顯。這些幫扶支持,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

  4.這份成績的取得,來自工作中不懈探索出的脫貧攻堅創新機製和務實舉(ju) 措。日喀則市委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區黨(dang) 委重大決(jue) 策部署,結合日喀則實際,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製訂《中共日喀則市委、日喀則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等六個(ge) 專(zhuan) 項實施方案,群眾(zhong) 醫療救助、農(nong) 牧民住院即時結算“一站式”服務、金融支持精準扶貧等20多項配套措施,為(wei)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製度支撐。

  (作者單位:日喀則市委黨(dang) 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麵勝利

    “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曆史的鄭重承諾。從全國看,截至2019年底,全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順利脫貧,94%的貧困縣實現摘帽,區域性整...[詳細]
  •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鼓與呼

    阿裏地委宣傳部的幹部劉學勤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對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麵勝利充滿了信心”。[詳細]
  • 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脫貧 尼瑪紮西:藏族兒女千年夢圓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創造性地建立了五級脫貧攻堅指揮部,集中統一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