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抱團發展產業紀實

胡文 李玉領 發布時間:2020-06-08 10:12: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黨(dang) 建強、產(chan) 業(ye) 旺,鄉(xiang) 村興(xing) 、群眾(zhong) 富。走進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富有濃鬱門巴民族特色的建築整齊分列在318國道兩(liang) 側(ce) ,水天一色的多布電站庫區映襯著更章現代農(nong) 業(ye) 觀光園,忙碌的群眾(zhong) 正在侍弄著大棚內(nei) 一壟壟綠油油的草莓苗,顆顆紅豔飽滿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

  近年來,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黨(dang) 委把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推進脫貧攻堅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舉(ju) 措,采取“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六村聯動,抱團發展,成立了雅覺草莓種植合作社,使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駛上了“高速路”。

  黨(dang) 委引領、支部聯動,集體(ti) 經濟迸發“新活力”

  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6個(ge) 行政村,除久巴村依托草莓種植產(chan) 業(ye) 致富增收外,其他村種植方式單一,土地利用率低,仍處於(yu) 發展思路不多、致富門路不寬的困境。

  如何整合現有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帶動各村均衡發展,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能致富”?鄉(xiang) 黨(dang) 委從(cong) 危機中看到了轉機。

  2019年4月,巴宜區通過政府招商引資,讓“一帶一園六基地”的千畝(mu) 瓜果種植產(chan) 業(ye) 園在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落地,園區技術先進、管理成熟,正好填補了轄區產(chan) 業(ye) 發展的盲區。

  依托千畝(mu) 產(chan) 業(ye) 園區技術支持,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黨(dang) 委以“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與(yu) 園區沃圃生公司簽訂分成協議,成立了占地25畝(mu) 的雅覺草莓種植合作社。

  合作社以“村村有產(chan) 業(ye) 、戶戶能增收”為(wei) 目標,建立起村集體(ti) 與(yu) 群眾(zhong) 的經濟利益共同體(ti) ,產(chan) 生的效益將直接覆蓋全鄉(xiang) 334戶1473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帶領群眾(zhong) 走上新型集體(ti) 化致富道路,形成了“支部有作為(wei) 、集體(ti) 有收益、群眾(zhong) 得實惠、公司得發展”四方共贏的良好局麵,探索出一條建強支部促發展、發展產(chan) 業(ye) 助黨(dang) 建的良性循環發展路子。

  黨(dang) 員帶頭、群眾(zhong) 參與(yu) ,就業(ye) 增收“兩(liang) 不誤”

  雨後初晴,走進合作社的溫室大棚,一縷縷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正忙著采摘草莓,進行分類包裝,一派繁忙景象。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央金樂(le) 嗬嗬地說:“在合作社務工,掙錢顧家兩(liang) 不誤!”

  為(wei) 充分發揮黨(dang) 員在合作社生產(chan) 管理方麵的引領作用,幫助更多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提高生產(chan) 技能水平,合作社從(cong) 6個(ge) 村招募了願意學、願意幹的13名年輕黨(dang) 員群眾(zhong) ,作為(wei) 骨幹技術員進行培養(yang) ,通過“園區包技術員,技術員包合作社”的形式,使技術員在實踐中掌握種植技術、在管理中發揮帶頭作用。

  “學好技術,不但有利於(yu) 自己,還有利於(yu) 集體(ti) 。我學好了,就可以帶領群眾(zhong) 一起把村裏的果園建設得更好。”合作社技術員、紮曲村黨(dang) 員益西措姆說。

  雅覺草莓合作社的創辦,讓許多像益西措姆這樣渴望有一技之長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找到了學習(xi) 工作的平台。今年35歲的次仁旺紮患有嚴(yan) 重痛風,又缺乏勞動技能,常年待在家裏,加之兩(liang) 個(ge) 小孩上小學,隻能靠妻子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家庭一度陷入困境。雅覺草莓合作社成立後,作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次仁旺紮具有優(you) 先務工權,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如今一個(ge) 月的收入就有4500元。

  2019年4月,合作社累計吸納周邊群眾(zhong) 臨(lin) 時用工800餘(yu) 人次,解決(jue) 13人長期固定就業(ye)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70餘(yu) 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帶動、機製完善,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奔頭足”

  草莓產(chan) 出來,還得賣出去。為(wei) 了暢通銷售渠道,鄉(xiang) 黨(dang) 委與(yu) 園區沃圃生公司達成共享銷售協議,草莓主要銷售到深圳、香港等地。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今年仍銷售精品草莓835.5公斤,群眾(zhong) 收益4萬(wan) 餘(yu) 元。

  更章鄉(xiang) 黨(dang) 委引導各村黨(dang) 支部,探索建立健全長效利益聯結機製,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盈餘(yu) 中,合作社將提取50%作為(wei) 滾動發展資金,提取25%作為(wei) 全鄉(xiang) 人均分紅,提取20%作為(wei) 6個(ge) 村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資金,提取5%用於(yu) 貧困戶幫扶資金。在後續發展中,將不斷提高人均分紅提取比例,最大限度地把發展成果惠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

  “產(chan) 品深加工是產(chan) 業(ye) 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產(chan) 物和產(chan) 業(ye) 鏈的自然延伸,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下一步,更章鄉(xiang) 將根據市場銷售的特點,以一級草莓進商場、二級草莓進市場、三級草莓進工廠的消化思路,通過建立草莓加工廠進一步延長草莓產(chan) 業(ye) 鏈,不斷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爭(zheng) 取為(wei) 群眾(zhong) 帶來更多的收益。”更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徐寶珠說。

  集體(ti) 經濟“強筋壯骨”,脫貧攻堅“換擋提速”。更章鄉(xiang) 通過抓黨(dang) 建促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根本上破解了農(nong) 牧區脫貧攻堅內(nei) 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全鄉(xiang) 6個(ge) 行政村村集體(ti) 經濟全部“破零”,基層黨(dang) 組織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上成了群眾(zhong) 的“主心骨”。

  草莓豐(feng) 收、群眾(zhong) 增收,快樂(le) 的消息如同動聽的歌聲流淌在尼洋河畔,氤氳著草莓的香味,蘊染著醉美如畫的江南林芝。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