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謝通門縣卡嘎村:一泓溫泉水 家家幸福長
位於(yu) 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謝通門縣,不僅(jin) 有大江的滋潤,溝壑縱橫,水源充足,還得到大自然額外的饋贈——溫泉。西藏日喀則謝通門縣卡嘎村轄區內(nei) 共有規模較大的泉眼6處,泉水水溫常年保持63攝氏度,含銅、鋅等多種對人體(ti) 有益的礦物質。
一直以來,雖然守著豐(feng) 富的天然溫泉資源,卡嘎村村民卻未能找到正確的致富方向。如今,在卡嘎,潺潺流動的天然溫泉水,已成為(wei) 促進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泉”。
政府引導:資源稟賦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脫貧攻堅要穩定可持續,離不開產(chan) 業(ye) 扶貧這個(ge) “火車頭”。
2012年,謝通門縣委、縣政府聚焦卡嘎村溫泉資源,以“建一個(ge) 景區,富一方經濟”為(wei) 目標,投資5千多萬(wan) 元,在卡嘎村規劃實施集住宿、餐飲、洗浴、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卡嘎村溫泉度假基地建設項目,將卡嘎村的溫泉資源稟賦變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周末一個(ge) 人100元,周內(nei) 一個(ge) 人80元,如果您帶孩子一起來,我們(men) 這裏還有遊泳圈……”周末,卡嘎溫泉度假村前台,收銀員德吉麵帶微笑,向遊客們(men) 介紹收費標準。中午12點剛過,德吉已接待遊客128人次。
為(wei) 促進卡嘎溫泉旅遊業(ye) 迅速發展,謝通門縣堅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優(you) 化環境為(wei) 主,對卡嘎村棚戶區進行改造,修通縣城至卡嘎溫泉的道路,完善溫泉旅遊度假村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設施完善了,各方遊客也紛至遝來。據統計,2019年,卡嘎村溫泉度假基地全年接待區內(nei) 遊客4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84萬(wan) 元,解決(jue) 53名貧困戶就業(ye) 問題,人均增收2.8萬(wan) 元。
“是黨(dang) 的好政策讓我們(men) 過上好日子。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ye) ,守著溫泉眼,我們(men) 就能依靠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說起現在的生活,卡嘎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仁難掩言語裏的喜悅。
黨(dang) 建引領:脫貧路上一個(ge) 不少
近年來,卡嘎村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離不開村級黨(dang) 組織的帶領。
2017年,卡嘎村“兩(liang) 委”班子換屆,原村委班子成員次仁當選為(wei) 卡嘎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上任第一件事,次仁就帶領村幹部啟動2015年村集體(ti) 創辦的家庭溫泉——農(nong) 村惠民溫泉的改造升級項目,改造後的村集體(ti) 經濟軟硬件、接待能力都有極大改善。
與(yu) 此同時,卡嘎村“兩(liang) 委”班子積極打造特色產(chan) 業(ye) 合作社。2019年,由全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黨(dang) 員、殘疾人、村“兩(liang) 委”班子入股成立的卡嘎村旅遊度假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組建起來。如今,合作社投資200多萬(wan) 元的溫泉酒店正在修建中,預計6月底投入運營,可實現年收入30萬(wan) 元,貧困戶每戶可分紅2290元,並可解決(jue) 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ye) 問題。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黨(dang) 員群眾(zhong) 擰成一股繩。依靠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憑借勤勞的雙手,卡嘎村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道路。2019年年底,卡嘎村267戶1027人,人均收入達到17000餘(yu) 元,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並被評為(wei) 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村。
群眾(zhong) 參與(yu) :幸福生活靠奮鬥
清晨起床,打掃完庭院,卡嘎村69歲的村民尼瑪次仁和愛人次珍回到廚房。爐火上,酥油茶飄出陣陣香味,嶄新的藏式家具上,擺滿風幹牛肉、奶糖、各種飲料,尼瑪次仁一家的生活富足幸福。
可是兩(liang) 年前,尼瑪次仁家還住在一個(ge) 小山溝裏。沒有土地,兩(liang) 口子擠在不足40平方米的土坯房裏。
2018年,尼瑪次仁搬進村委會(hui) 附近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新房麵積有50多平方米,廚房、臥室、客廳、衛生間、儲(chu) 物間分布合理,有水、有電、有網絡。2019年,尼瑪次仁自掏腰包,為(wei) 自己家裏搭建了10多平方米的陽光房。“陽光房裏暖和、光線好,次珍織卡墊時不費眼睛,還能快一點完工,拿到報酬。”尼瑪次仁告訴記者。
卡嘎村旅遊度假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組建成立後,尼瑪次仁第一個(ge) 拿著2000元入了股。“生態崗位3500元,一條卡墊手工費4000多元,還有我在縣裏、村裏合作社的分紅,今年我們(men) 家的收入更高了。”客廳領袖像前,尼瑪次仁和我們(men) 分享著他內(nei) 心的喜悅,“我現在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希望日子越過越好。我相信在黨(dang) 的領導下,靠著勤勞的雙手,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2015年,卡嘎溫泉小鎮被評定為(wei) 國家3A級旅遊景點,卡嘎的溫泉旅遊事業(ye) 已經初具規模。未來,這裏將發展成為(wei) 集藏醫理療、休閑娛樂(le) 、民俗演藝、傳(chuan) 統手工技藝創意體(ti) 驗等多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旅遊小鎮。
站在卡嘎村通往縣城的主交通要道上,放眼望去,農(nong) 田裏,卡嘎人正在肥沃的土地裏播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這裏,未來可期,這裏,灑滿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世界屋脊戰貧記
地處藏東的昌都市,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62億元,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實現水、電、路、訊、網全覆蓋,1.9萬戶9.9萬名貧困群眾搬進新房。[詳細] -
致富帶頭人益西倉決:吃水不忘挖井人 致富不落家鄉人
走進堆龍德慶區乃瓊街道加木村,村民口中有一位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女強人。於是,益西倉決決定擴大糌粑生產規模,擴大廠房,再把村裏貧困家庭的婦女招進廠房工作,讓大家不離鄉就能就業。[詳細] -
保潔員紮巴多吉:靠雙手幹出好日子
“如今,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能為社區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心裏感到特別踏實。2016年,紮巴多吉獲得了門堆村保潔員崗位,月收入2200元左右,家庭經濟條件開始逐步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