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脫貧路上有“你”有“我”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dang) 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
作為(wei)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始終受到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qin) 切關(guan) 懷。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脫貧攻堅決(jue) 策部署指引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團結帶領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充分發揮政治優(you) 勢、製度優(you) 勢,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幹勁奮勇前行。
風展紅旗如畫。如今,西藏脫貧攻堅工作連續4年被評為(wei) “綜合評價(jia) 好”;2019年,19個(ge) 貧困縣(區)摘帽、15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絕對貧困基本得到消除,西藏各族兒(er) 女又迎來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時刻。
時下,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決(jue) 勝全麵小康社會(hui) 的號角響徹高原的每一個(ge) 角落,催人奮進。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
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擋我們(men)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步伐。疫情必須嚴(yan) 防嚴(yan) 控,脫貧攻堅也絕不能鬆勁。
從(cong) 偏遠艱苦、人跡罕至的祖國邊境線,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極高、極寒、極偏遠地區……4月,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再次翻山越嶺,踏雪前行,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密集調研,目的明確,靶向清晰,就是被稱為(wei) “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脫貧攻堅。
隻有“號準脈”,才能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多年來,區黨(dang) 委、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在吳英傑書(shu) 記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下,區黨(dang) 委常委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基層、深入邊境一線、高海拔鄉(xiang) 鎮,幫助基層解剖麻雀、理清思路、解決(jue) 問題。
一項項強有力的保障製度先後建立,一條條含金量高的指導意見相繼出台。
——強化理論學習(xi) ,及時調整自治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hui) 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逐縣分析致貧原因,因縣製定差異化政策。
——堅持黨(dang) 政“一把手”脫貧責任製,實行幹部“四包”製度,嚴(yan) 格落實“五級書(shu) 記”遍訪貧困縣鄉(xiang) 村戶工作機製。
——針對“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突出短板,保持教育、醫療等政策不變,堅決(jue) 杜絕群眾(zhong) 因學、因病致貧返貧,持續關(guan) 注並解決(jue) 好農(nong) 村群眾(zhong) 住房安全保障問題。
——在深入調研、反複論證的基礎上,結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後出台脫貧攻堅綜合規劃、專(zhuan) 項規劃,以及《關(guan) 於(yu) 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指導意見》和防返貧預警機製等,形成涵蓋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自身投入等脫貧攻堅政策體(ti) 係和大扶貧格局。
——堅持“四不摘”要求,對標對表“回頭看”反饋意見,實行“首長負責製”“問題銷號製”和“限時辦結製”,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舉(ju) 措,分類逐個(ge) 明確整改要求,建立台賬、逐項銷號。
——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成果、補齊全麵小康短板、確保社會(hui) 和諧穩定三項重點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積極支持扶貧產(chan) 業(ye) 恢複生產(chan) ;進一步摸清底數,加強對脫貧不穩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之外邊緣人口的監測和動態管理。
……
擰成一股繩的各級黨(dang) 政幹部撲下身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以“繡花”功夫實打實地推動精準扶貧任務落細落小落實。
堅持精準方略,以黨(dang) 建引領“重錘”敲響脫貧攻堅“戰鼓”,以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
西藏海拔高、工作難度很大;西藏氧氣少、各種挑戰很多;西藏發展底子薄、條件差。
可以說,雪域高原上,每戶貧困戶脫貧背後,都藏著一個(ge) 感人至深的故事。
薩嘎縣達吉嶺鄉(xiang) 薩拉村村民嘎瑪塔青“浪子回頭”的故事,在當地被人交口稱讚。為(wei) 了趕走他身上的“窮病”,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格桑旺堆專(zhuan) 門帶著嘎瑪塔青“開開眼”,去鄉(xiang) 裏的致富能手家看看新生活,去脫貧光榮戶家聽聽“致富經”,去村委會(hui) 宣傳(chuan) 欄數數好政策……
“多虧(kui) 了‘書(shu) 記格桑啦’,不然我還是人見人厭的‘酒瘋子’。”回想當初的一幕幕,2018年脫貧的嘎瑪塔青感激地說,“現在發展快得很,掙錢機會(hui) 也多,隻要踏實肯幹,日子一定能越過越好!”
扶貧攻堅,貴在精準。如同“書(shu) 記格桑啦”一般,眾(zhong) 多的第一書(shu) 記,讓惠民舉(ju) 措與(yu) 群眾(zhong) 需求“無縫對接”,打通了精準扶貧的“最後一公裏”。
一直以來,西藏堅持把加強基層黨(dang) 建與(yu) 脫貧攻堅結合起來。2019年,各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傳(chuan) 、幫、帶”作用,幫助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配合選好配強村(居)“兩(liang) 委”班子,大力實施萬(wan) 名村(居)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工程,認真抓好發展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工作,深入開展黨(dang) 員“設崗定責、履職盡責”活動,通過一件件基層黨(dang) 建的“小事”,使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延伸覆蓋到基層每個(ge) 角落;通過一麵麵高高飄揚的黨(dang) 旗,使得脫貧攻堅作戰圖更加精準。
為(wei) 了護航脫貧攻堅,一批批基層紀檢幹部立足職責使命,強化政治監督,靠前監督,精準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奔走在田間地頭,穿梭在河穀山間,奮戰在攻堅一線,用行動踐行著紀檢人的使命和擔當。
“疫情期間,木刻工作不能集中作業(ye) ,眼看木刻廠即將停工,心裏急得很。”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xiang) 素有“木刻之鄉(xiang) ”之稱,波羅木刻是當地重點扶貧產(chan) 業(ye) 之一。在深入了解木刻廠有關(guan) 情況後,江達縣紀委監委迅速召集該鄉(xiang) 有關(guan) 幹部商議解決(jue) 辦法,對木刻工人進行思想引導,鼓勵大家分散在家開展木刻工作,同時組成黨(dang) 員突擊隊幫助木刻廠分發原材料、收集木刻成品,確保木刻工人有穩定收益、木刻廠關(guan) 廠不停產(chan) 。
用好外力、激發內(nei) 力,不僅(jin) 要“物質脫貧”更要“精神脫貧”,確保脫貧攻堅成色足、可持續
2016年,依靠援藏省市的技術幫扶,阿旺綿羊養(yang) 殖基地建起來後,阿夏就在援藏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科學飼養(yang) 。加上學習(xi) 能力強,一年後,阿夏獲得了到天津進修的機會(hui) 。伴隨著基地運營進入正軌,眼下,從(cong) 管理層到員工,越來越多當地群眾(zhong) 參與(yu) 其中,挑起大梁,養(yang) 殖基地也逐步實現從(cong) “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類似天津援藏打造的綿羊產(chan) 業(ye) ,各援藏省市不斷調整援藏方式和模式,積極為(wei) “世界屋脊”的發展想辦法、謀出路,變“輸血”為(wei) “造血”,打造出白朗蔬菜、林芝家庭旅館、阿裏星空旅遊、拉薩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等扶貧名片,受援地“造血”功能、自我發展能力逐步提高。
與(yu) 拓展後的援藏模式一樣,脫貧攻堅戰中,西藏著眼長遠,智誌雙扶,強化本地、個(ge) 人自身的“造血”功能,厚植係統性可持續發展能力越來越突出。
脫貧不返貧,產(chan) 業(ye) 支撐是重要保障。
西藏創新發展思路、拓展投融資渠道,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重點培育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工業(ye) 、現代服務業(ye) 、高新數字產(chan) 業(ye) 、邊貿物流業(ye) 。
如何讓廣大群眾(zhong) “富口袋”與(yu) “富腦袋”齊頭並進,自治區采取了一係列有力措施。
用好脫貧攻堅這一生動“教材”,持續深入開展的“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很好的例子。
成為(wei) “四講四愛”宣講員以來,拉薩市城關(guan) 區紮細社區的頓珠多吉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將黨(dang) 的政策宣講到每位群眾(zhong) 心中”:把曆史和現實結合起來,講新舊西藏對比,引發大家思考;
50多歲的乃東(dong) 區多頗章鄉(xiang) 索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旺點,學習(xi) 製作宣講PPT,這種融入了身邊人、身邊事兒(er) ,並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展示的方式,讓大家夥(huo) 兒(er) 都愛聽他講。
……
“這次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我感到非常溫暖。好日子是幹出來的。我相信在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依靠勤勞的雙手,我們(men) 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林芝市巴宜區巴吉村村民白瑪央金表示。
白瑪央金的話道出了高原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心聲。
從(cong) 雪城江南到金沙江畔,從(cong) 羌塘草原到珠峰腳下,高原兒(er) 女深刻感懷總書(shu) 記厚愛如山、深情似海,深刻感懷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親(qin) 切關(guan) 懷、惠澤高原,深刻感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無比優(you) 越。
行百裏者半九十。2020年,我們(men) 要化關(guan) 懷厚愛為(wei) 巨大動力,上下同心、一鼓作氣、乘勢而上、加快衝(chong) 刺,堅決(jue) 奪取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向黨(dang) 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技為脫貧插上騰飛的翅膀
該產業園於2017年落地,總投資7000萬元,產業園內有草莓大棚種植園、玫瑰園、牧草良種繁育基地、有機肥廠、優質奶牛養殖基地。2019年,從林芝農牧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旦增達瓦來到紮囊縣現代農牧產業園奶牛養殖基地。[詳細] -
拉薩林周縣“三岩”片區易地搬遷:讓搬遷群眾安穩紮根“第二故鄉”
現在我們的搬遷群眾可以去拉薩、去林周縣自己打工掙錢,每天可以掙到100至200元的工錢,在老家是沒有這種條件的。[詳細] -
西藏山南市推進抵邊搬遷工作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委抵邊搬遷工作專題會上了解到,山南市狠抓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紮實推進錯那縣、洛紮縣、隆子縣和浪卡子縣邊境小康村建設和抵邊搬遷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