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等安置點的燈都亮起來了,我就回家”

王炳坤 發布時間:2020-06-11 09:09:00來源: 新華社

  “我的英雄老爸,啥時候回家呀?你愛吃的楊梅都熟了。”“老爸,你努力工作,我努力學習(xi) 。我們(men) 約好都要努力優(you) 秀喲。”讀著16歲女兒(er) 的來信,王朝的眼眶濕潤了。

  王朝回信說,等安多縣所有安置點的燈都亮起來了,他就回家。

  今年42歲的王朝是國網浙江電力那曲市安多縣幫扶工作組副組長。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推進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的統一安排,他所在的國網溫州供電公司對口幫扶西藏那曲市安多縣,重在完成10處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通電任務。這位來自國網溫州市文成縣供電係統、曾在抗擊台風和抗洪搶險等電力保障中屢屢立功的“江南漢子”,工作職責是對安多縣電網改造工程進行現場安全稽查和技術指導。

  “今天老天爺賞臉,現在雪停了,施工隊的兄弟們(men) 加油,爭(zheng) 取把今天的任務早點幹完。”在海拔將近4800米的唐古拉山山腳,王朝來到幫愛鄉(xiang) 安置點的電網改造施工現場,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給大家鼓勁。

  初夏的藏北高原,依舊千裏冰封,寒風刺骨。安多縣處於(yu) 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大雪大風天氣常見,是西藏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而國網溫州供電公司負責的項目點多麵廣,工程進度難以把控。即便如此,在現場監督指導的王朝仍然語氣堅定:“在高原上施工,工程質量更應當嚴(yan) 格要求!”

  大約3個(ge) 月前,王朝和國網溫州供電公司的5名幫扶人員進藏,隔離期一結束,他們(men) 就驅車8小時來到安多縣。“大家都心急,積壓的工作太多,必須搶回時間呀。”王朝說。

  剛到安多縣,高原反應殺得大家措手不及,有的隊員頭疼得厲害,晚上經常失眠,還有人鼻腔內(nei) 經常出現血絲(si) 甚至血塊。平均超過4500米的海拔高度,別說工作,就是走快一點,隊員們(men) 都會(hui) 一邊喘一邊咳嗽。就這樣,隊員們(men) 在現場常常是埋頭幹活,減少說話,盡量將最多的體(ti) 力留給工作。

  王朝從(cong) 不因條件艱苦而工作馬虎。幫扶隊實施的項目分散,施工點之間距離近的有幾十公裏,遠的則有三四百公裏,而且分布於(yu) 高原、山穀之中,道路險惡、交通不便。為(wei) 了準確掌握所有安置點的情況,許多個(ge) 早晨,王朝都是帶點泡麵和熱水就出發,在越野車不能到達的地方,他常常以步行的方式來到施工現場。2個(ge) 多月下來,他和同事們(men) 將10個(ge) 安置點走了個(ge) 遍,每天的步數也都稱霸朋友圈。

  對於(yu) 西藏,王朝很早以前就特別向往這裏的藍天、雪山和白雲(yun) ,可來了之後,頻頻光顧的降雪沒把他“愁死”。有時候,大雪一下就是一天,耽誤正常的工程進度不說,還給車輛安全通行帶來風險。有一次去安置點的路上,越野車在彎道陷入雪水坑,最後在兩(liang) 台工程車的拖拽下才爬了出來。

  千錘百煉,玉汝於(yu) 成。在幫扶隊員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一點點取得進展。截至6月6日,安多縣完成改造10千伏線路34公裏,10個(ge) 扶貧搬遷安置點上,近200戶居民已經全部通上電。看到藏族同胞接通穩定電源後高興(xing) 得跳起“鍋莊”(圓圈舞),王朝和同事們(men) 內(nei) 心倍感欣慰。

  來西藏之前,王朝跟女兒(er) 約定“彼此都要優(you) 秀”。王朝說,他在高原努力工作,女兒(er) 在老家安心學習(xi) ,等過幾年女兒(er) 考上大學,他計劃帶女兒(er) 走一趟西藏,看一看他和同事們(men) 曾經奮戰過的地方。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電力扶貧添動能打贏脫貧攻堅戰

    近年來,國網彭陽縣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和電力扶貧方針政策,著力推進電網建設、全心為民接入動力電、全力協助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將電力惠民政策逐項落到實處。[詳細]
  • 西藏電源電網建設:為了萬家燈火

    5月1日,在日喀則市拉孜縣與定日縣交界處海拔5300米的嘉措拉山上,藏中與阿裏電網聯網工程中世界最高的500千伏輸電鐵塔正在組立。[詳細]
  • “電力天路”開啟致富路

    2014年以來,國家電網西藏阿裏供電有限公司把“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