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戶邊巴:勤勞致富最光榮
回望奔忙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2016年,邊巴感慨地說:“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各級幹部的真幫實扶,讓我家能夠迅速改變貧困現狀,實現脫貧摘帽,過上了好日子。”
前些年,邊巴一家一直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蔡公堂街道白定村居住。由於(yu) 家裏人多、勞動力少,再加上2013年妻子尼卓突患重病,家裏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生活陷入困境。
“2014年,我們(men) 開展入戶采集信息的時候,發現邊巴的妻子尼卓不幸身患腰椎結核導致無法正常生活,一家七口人僅(jin) 靠兒(er) 子次旦微薄的工資和村集體(ti) 分紅來維持生計,家境確實十分困難。當時,我們(men) 在深入考察和仔細研究後,最終確定將邊巴一家納入到建檔立卡貧困戶。”蔡公堂街道工作人員薑加成說。
“2015年,我妻子舊疾複發,急需進行手術治療,可高昂的手術費讓我們(men) 一家喘不過氣來!”邊巴回憶說,當時,在村委會(hui) 和社會(hui) 各方的幫助下,尼卓才順利完成了手術。
“當時,通過尼卓手術這件事,給我們(men) 一家人增添了要過上幸福生活的信心。”邊巴說,“2016年3月,街道扶貧專(zhuan) 幹考慮到我家的實際困難,通過向上級申請,我幸運地被聘為(wei) 專(zhuan) 職護林員和拉薩河管護員。我在就近就業(ye) 的同時,也方便照顧妻子,同時還能享受村集體(ti) 分紅。”
2016年後,手術後的尼卓病情逐漸好轉,邊巴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e) 業(ye) ,還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學習(xi) 種植技術,並種植了大棚蔬菜。“這一年,最讓我高興(xing) 的是,一家人不僅(jin) 成功脫貧了,還實現了渴盼多年的致富夢!當年,加上村集體(ti) 分紅,家裏的收入竟然達到了10萬(wan) 餘(yu) 元。”當邊巴回憶起2016年,幸福感十足。
在2013年到2016年間,邊巴一家可謂一路坎坷、困難重重。他們(men) 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黨(dang) 和政府、街道、村委會(hui) 多方扶持下,腳踏實地、創新增收,從(cong) 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成典型的脫貧戶,最終走上了致富路,成為(wei) 脫貧路上的一麵旗幟。
“這一切都離不開扶貧政策、幫扶幹部、左鄰右舍的支持和幫助,是黨(dang) 和政府提供了暖百姓心窩的好政策,我們(men) 一家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邊巴心懷感恩地說。
據蔡公堂街道工作人員薑加成介紹,在實現脫貧致富後,邊巴一家經常鼓勵其他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一定要積極主動甩掉“等靠要”思想,牢固樹立一顆自強感恩的心。“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最光榮!”邊巴如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邊陲亞東:貧困戶家家有本“致富經”
“自從我加入了鮭魚養殖合作社,每年穩定收入有四五千元左右,另外加上放牧和采摘鬆茸、木耳等副業,算下來一年收入超萬元。[詳細] -
山南貢嘎縣克西鄉人“下驢”記
克西鄉位於西藏山南市貢嘎縣,周圍山脈起伏,道路崎嶇,尤其是克西村和秀吾村,民居分散,有些人家還住在山上。[詳細] -
拉薩當雄縣組織50名精準扶貧農牧民開展烹調技術培訓
當雄縣人社局委托拉薩市公共安全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培訓學校,組織當雄縣50名精準扶貧農牧民群眾,開展了為期45天的中式烹調技術培訓。培訓結束後,將推薦優先就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