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小廣場裏擺簡攤 盼奔小康信心足
“我現在手裏拿的是縣裏的特產(chan) 黑青稞餅幹。這種餅幹是用黑青稞和蜂蜜製作的,老少皆宜,歡迎大家前來品嚐。這一大包才65元錢,可以掃描二維碼、打電話訂購。”
麵對多位網絡名人的鏡頭,西藏昌都市類烏(wu) 齊縣商務局局長澤西,從(cong) 容不迫地推銷起縣裏的產(chan) 品。
展出的類烏(wu) 齊縣產(chan) 品(6月24日攝)。新華網 張宸 攝
這是類烏(wu) 齊縣 中遠海運文化旅遊宣傳(chuan) 推廣周的一個(ge) 場景。24日,類烏(wu) 齊縣12家特色商品企業(ye) 和多位非遺傳(chuan) 承人,入駐縣廣場上設好的攤位,對前來參觀的群眾(zhong) 和遊客“口吐蓮花”推銷起自家產(chan) 品。
類烏(wu) 齊縣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015年貧困發生率超過28%。在各級幹部和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下,全縣在2018年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實現整體(ti) 脫貧。
展出的類烏(wu) 齊縣產(chan) 品(6月24日攝)。新華網 張宸 攝
“脫貧隻是起點不是終點,縣裏一直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群眾(zhong) 收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援藏幹部、類烏(wu) 齊縣常務副縣長董建華說,“考慮到縣裏旅遊資源豐(feng) 富,我們(men) 投入援藏資金舉(ju) 辦此次活動,希望能提升縣裏農(nong) 畜產(chan) 品、非遺產(chan) 品的知名度,進而推動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幫助群眾(zhong) 增收。”
紮西旺加是尚卡鄉(xiang) 索村藏紙、藏墨、書(shu) 法工藝傳(chuan) 承人,直接帶動五六十名學做紙、造墨的群眾(zhong) 增收。在昌都市前不久組織的非遺產(chan) 品促銷會(hui) 上,他在兩(liang) 天內(nei) 就賣了5萬(wan) 多元。他把藏紙、藏墨和書(shu) 法作品擺在攤位上,一會(hui) 兒(er) 就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看。
“我今天來既想推銷產(chan) 品,也想讓更多的人看看這些手藝,擴大知名度。”紮西旺加說,“名氣打出去了,銷路肯定會(hui) 更好。”
在一個(ge) 石刻工藝的攤位前,當地群眾(zhong) 擁措駐足觀看許久,最終相中了一個(ge) 畫有彩色海螺圖案的石塊。“我是在縣裏長大的,但以前沒見過這種工藝品。”擁措說,“我看到後覺得很新奇,準備買(mai) 一個(ge) 回去當裝飾品用。”
“才來不到一個(ge) 小時已經賣出去了20多個(ge) ,收入大約1500元。”石刻工藝攤主紮西旺修笑著說,“我以前都是做好送到小商店裏賣,銷量一般。這次在廣場上擺出來,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看到,一些人買(mai) 了之後還專(zhuan) 門問我的店在哪兒(er) 。”
類烏(wu) 齊縣廣場麵積不大,洋溢在每個(ge) 人臉上的笑容卻真實而富有感染力。這笑容背後是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盼奔小康的決(jue) 心和與(yu) 全國同奔小康的信心。
“經過多年努力,縣裏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5年的2500元已經提高到了2019年的6342元。”類烏(wu) 齊縣縣委書(shu) 記達瓦說,“雖然地處偏僻、發展底子薄,但有中央的特殊關(guan) 心和各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我們(men) 一定能如期跟全國人民同步邁向小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區三州”電網工程帶動群眾脫貧 立“杆”見影暖民心
沿著瀾滄江畔,隨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在昌都市察雅縣卡貢鄉的東南方,風景秀麗的金多村映入眼簾,村民曲尼拉珍懷抱女兒在屋頂上眺望著遠方。[詳細] -
拉薩市達孜區興產業促就業
拉薩市達孜區高標準良種奶牛養殖示範中心位於達孜區塔傑鄉塔傑村,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是拉薩市“十三五”扶貧產業項目,也是拉薩市“萬戶百場十中心”的重點產業項目。[詳細] -
日喀則亞東縣按下邊境小康村建設“快進鍵”
總投資28460.4萬元的小康村將集中安置縣城北部高海拔鄉鎮100戶450人,其中2號安置點規劃用地麵積25426㎡,總建築麵積6541.6㎡,預計8月底完成全部建設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