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繪”就小康“幸福畫”

王珊 發布時間:2020-07-07 13:09:00來源: 西藏日報

  奮力拔窮根,山鄉(xiang) 正巨變。

  一條條水泥路向四麵延伸,一座座藏家新居拔地而起,一個(ge) 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開花結果……走進西藏林芝市各縣區,看到的都是脫貧攻堅帶來的新麵貌。

  自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林芝市各駐村工作隊努力實現“發展生產(chan) 脫貧一批”,推動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轉移就業(ye) ;協助“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為(wei) 搬遷群眾(zhong) 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落實“社會(hui) 保障兜底一批”,爭(zheng) 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社會(hui) 各界的幫助,為(wei) 因災因病困難群眾(zhong) 及時給予救助……點線麵精準“落筆”,“繪好”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裏”的“作戰圖”,切實讓駐村幹部在脫貧攻堅戰中曆練成長,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脫貧攻堅戰中增收致富,繪就了一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精美畫卷。

  今年以來,林芝市各駐村工作隊積極爭(zheng) 取扶貧項目38個(ge) ,資金954.4萬(wan) 元;幫助所駐村興(xing) 辦集體(ti) 經濟實體(ti) 80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經濟組織67個(ge) ,包戶幫扶對象有891人通過實體(ti) 項目實現穩定增收;組織開展貧困群眾(zhong) 技能培訓86次,幫助貧困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111人,增加現金收入15.1萬(wan) 元。

  在製度保障上描“線”構“圖”,鞭策駐村幹部作為(wei)

  林芝市各級強基辦以加強製度建設來夯實脫貧攻堅工作基礎,持續健全完善駐村工作管理辦法,對原有的製度進行補充和完善,建立健全符合當前工作實際的規章製度,進一步明晰了駐村工作的“權責清單”“職責分工”和“職責界限”。近年來,林芝市持續推行駐村工作“一主一輔”製度;堅持推行駐村工作定期交流製度;推進縣級領導包鄉(xiang) 鎮試點負責製;大力推行試點駐村臨(lin) 時力量配備強化製度;嚴(yan) 格執行駐村工作隊召回機製。今年4月,先後對不擔當不作為(wei) 的一名駐村隊長和一名駐村隊員及時進行了撤換。

  在脫貧成效上運“籌”劃“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各駐村工作隊紮根基層、科學籌謀,積極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工作,鞏固村(居)脫貧攻堅成效,切實保障脫貧攻堅質量和實效,力促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把轉移就業(ye) 作為(wei) 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抓手,對有培訓願望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開展技能培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便轉移就業(ye) ,讓貧困勞動力端穩就業(ye) “飯碗”。

  落實問題整改。結合各級脫貧攻堅督導檢查組反饋的問題,各駐村工作隊嚴(yan) 格對照問題清單進行梳理,會(hui) 同村“兩(liang) 委”商議整改措施,分解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對整改問題進行逐項銷號,不漏一項、全部整改。工布江達縣工布江達鎮各駐村工作隊開展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組織各村第一書(shu) 記赴10個(ge) 村對扶貧工作進行交叉考核。通過入戶,翻閱資料,核對明白卡、抽查村“兩(liang) 委”政策知識了解情況等,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查缺補漏,確保脫貧攻堅普查工作順利完成。

  強化誌智雙扶。各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扶貧先扶誌、扶貧必扶智”的工作思路,幫助脫貧群眾(zhong) 樹立起“自尊、自強、自立”的脫貧之誌,實現其精神脫貧,激發脫貧內(nei) 生動力。米林縣索鬆村駐村工作隊著眼全村民宿經濟的長遠發展,本著“以嚴(yan) 管理抓培訓提升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提升促民宿經濟發展”理念,上聯鎮黨(dang) 委,邀請專(zhuan) 業(ye) 人員到村指導旅遊工作,改進完善黨(dang) 建引領旅遊發展的方式方法;下聯黨(dang) 員群眾(zhong) ,健全聯係製度,時刻密切聯係家庭旅館經營戶,及時解決(jue) 發現的問題。采取“內(nei) 外聯培”方式開展旅遊從(cong) 業(ye) 技能培訓,對內(nei) 由黨(dang) 支部組織致富帶頭人開辦先進經驗交流班和從(cong) 業(ye) 技能培訓班,對外聯合區、市、縣相關(guan) 單位,開展服務禮儀(yi) 、廚師技能、客房服務等從(cong) 業(ye) 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全村旅遊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集體(ti) 經濟上對“景”掛“畫”,增強產(chan) 業(ye) 扶貧動能

  各駐村工作隊落實落地中央及各級黨(dang) 委、政府對發展村級集體(ti) 經濟的政策支持,因地製宜發展村級集體(ti) 經濟,統籌規劃產(chan) 業(ye) 項目,用活用好政策資金。研究製定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完善和拓展後期運作模式和銷路,不斷推進產(chan) 業(ye) 長效穩定發展,為(wei)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戰樹牢堅實的經濟支柱。

  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巴宜區更章鄉(xiang) 久巴村工作隊發展壯大草莓種植產(chan) 業(ye) ,成立了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覆蓋全鄉(xiang) 334戶1473人,緊緊圍繞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目標,采用“村+合作社+公司”抱團發展的模式,實現合作社利益鏈接全鄉(xiang) 100%全覆蓋。目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有占地25畝(mu) 的現代化溫室大棚10座,種植紅顏草莓14.5萬(wan) 株,年總產(chan) 量預計可達7.5萬(wan) 斤,總產(chan) 值約180餘(yu) 萬(wan) 元,種植西紅柿1.5萬(wan) 株,年總產(chan) 量預計可達25噸,總產(chan) 值約12萬(wan) 元。朗縣仲達鎮拉丁雪村駐村工作隊以“產(chan) 業(ye) 項目+聯戶增收+貧困戶+市場”的幫扶模式,以養(yang) 殖、加工、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經營管理模式,增強聯戶增收能力,動員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以項目運營為(wei) 契機,采取集中養(yang) 殖模式,有效帶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聯戶增收能力以及當地貧困戶就業(ye) 。

  發揮地域優(you) 勢。近年來,魯朗鎮各駐村工作隊立足魯朗景區區位優(you) 勢,發展壯大旅遊產(chan) 業(ye) ,通過協助村“兩(liang) 委”與(yu) 多家旅行社達成長期合作關(guan) 係、成立景區合作社、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觀景台修擴建工程,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累計幫助實施14個(ge) 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89人年均增收2450元。波密縣紮木鎮東(dong) 若村駐村工作隊積極協助鎮羊肚菌種植項目建設,利用項目建於(yu) 村內(nei) 的地理位置優(you) 勢,幫助村內(nei) 2戶貧困戶就近就便就業(ye) ,穩定提高了貧困群眾(zhong) 的收入水平。墨脫縣亞(ya) 東(dong) 村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村莊地理位置優(you) 勢,積極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種植蔬菜並直銷縣城,既緩解了縣城對蔬菜的供應需求,又增加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收入,今年已為(wei) 村內(nei) 群眾(zhong) 增收15萬(wan) 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