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一定要讓群眾過上小康生活”

巴桑旺姆 發布時間:2020-07-14 10:09:00來源: 西藏日報

  “扶貧路上沒有局外人。”這是西藏山南市隆子縣雪沙鄉(xiang) 卡堆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倉(cang) 窮白姆的座右銘。

  2019年1月,26歲的倉(cang) 窮白姆被組織選派到卡堆村擔任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一年多來,她忙碌的身影深深烙在了卡堆村群眾(zhong) 的心裏,本人也逐漸得到了群眾(zhong) 的認可。“有空,她不是入戶宣講國家政策,就是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屋,想盡辦法幫助想就業(ye) 的群眾(zhong) 找工作……”對於(yu) 倉(cang) 窮白姆,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紮西平措這樣評價(jia) 道。

  卡堆村是一個(ge) 牧業(ye) 村,群眾(zhong) 除放牧外,主要靠挖蟲草和貝母等增加收入。村裏群眾(zhong) “家鄉(xiang) 寶”這種思想嚴(yan) 重,不願外出務工。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倉(cang) 窮白姆想:“我得抓緊時間開展工作,做好群眾(zhong) 的思想教育,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的實際困難。”她開始挨家挨戶摸排走訪,詳細了解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狀況。

  索朗江村是卡堆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靠挖蟲草、貝母獲得的收入,難以實現脫貧。“蟲草、貝母有時多,有時少,掙的錢也時多時少。”索朗江村說,“倉(cang) 窮白姆勸我外出務工,剛開始我不願意,怕在外麵受氣。現在想來,多虧(kui) 了她,不然,我家脫不了貧。”

  為(wei) 了改變索朗江村家的狀況,倉(cang) 窮白姆經常到他家做思想工作,給他講國家的扶貧政策,講身邊的脫貧故事,講外出務工、擁有穩定收入的好處,引導他靠自己的勤勞雙手增收致富。最終,在倉(cang) 窮白姆的勸說下,索朗江村開始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索朗江村說:“倉(cang) 窮白姆是一位好幹部,設身處地為(wei) 我們(men) 貧困戶著想,多虧(kui) 了她的勸說,我們(men) 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改善。”

  “我覺得精神上的富裕往往比生活上的富裕重要很多,要讓群眾(zhong) 先從(cong) 思想上徹底擺脫貧困,才能真正富裕起來。”倉(cang) 窮白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據統計,目前,卡堆村外出務工人數占全村總人數的70%,外出務工群眾(zhong) 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

  在鼓勵群眾(zhong) 外出務工的同時,倉(cang) 窮白姆積極依托本地項目建設帶動群眾(zhong) 增收。去年,普卓村至卡堆村鄉(xiang) 村公路建設項目啟動,倉(cang) 窮白姆積極與(yu) 施工方對接、協商,為(wei) 群眾(zhong) 爭(zheng) 取到就近務工的機會(hui) 。

  心裏裝著群眾(zhong) ,幹事就有動力。在倉(cang) 窮白姆的積極動員下,卡堆村群眾(zhong) 陸續前往工地務工,有的幹一兩(liang) 天,有的幹五六天,群眾(zhong) 的觀念開始慢慢轉變。“沒想到,外出務工能增加這麽(me) 多收入。”拿到7000元工資後,索朗江村激動地說。

  在倉(cang) 窮白姆等村幹部的帶領下、在全村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卡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484元。

  “群眾(zhong) 脫貧以後,更要讓群眾(zhong) 感受到黨(dang) 和國家的溫暖,鞏固好脫貧成果。”現在,倉(cang) 窮白姆全心撲在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

  今年67歲的白宗是卡堆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三級殘疾,丈夫去世早。為(wei) 了讓白宗感受到溫暖,倉(cang) 窮白姆一有時間就去看望老人跟她聊天。

  “倉(cang) 窮白姆很照顧我,經常過來陪我。”白宗說,“我一定聽黨(dang) 的話,把日子過好。”

  擔任卡堆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以來,倉(cang) 窮白姆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詮釋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責任與(yu) 擔當。“我會(hui) 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好,希望通過我的微薄之力,讓群眾(zhong) 實現從(cong) ‘輸血’到‘造血’、從(cong) 國家扶持到自力更生的轉變,團結一心奔小康。”倉(cang) 窮白姆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推進抵邊搬遷工作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委抵邊搬遷工作專題會上了解到,山南市狠抓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紮實推進錯那縣、洛紮縣、隆子縣和浪卡子縣邊境小康村建設和抵邊搬遷工作。[詳細]
  • 西藏山南隆子縣列麥鄉開展進村入戶為民服務

    日前,隆子縣列麥鄉幹部開展“四下沉”進村入戶為民服務活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密切聯係中鍛煉自我、提升自我。[詳細]
  • 技術敲開“增收門”

    今年32歲的貢布,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聶雄農牧民手工藝品加工合作社的職工。在來合作社就業之前,他因為身體殘疾,外出務工機會少,一度對人生失去了希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