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打造“雙創”新引擎

盧文靜 發布時間:2020-07-17 10:00:00來源: 西藏日報

  創業(ye) 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近年來,拉薩市柳梧新區依托自身特點與(yu) 資源稟賦,深入落實國家、區市關(guan) 於(yu) 創業(ye) 創新的各項舉(ju) 措要求,在創業(ye) 創新主體(ti) 培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科技創新支撐、創業(ye) 創新支撐平台、金融環境等方麵做文章,推動“雙創”工作邁上新台階,持續為(wei) 柳梧新區經濟發展增添動能。

  創新優(you) 化服務品質——

  緊抓“雙創”生態培育

  作為(wei) 全國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全國第一批科技資源支撐型特色載體(ti) 園區,柳梧新區已經成為(wei) 拉薩市乃至全區的“雙創”高地。

  “我們(men) 始終高度重視‘雙創’工作,致力於(yu) 優(you) 化‘雙創’環境及服務,推動各項優(you) 惠政策落實落地。”柳梧新區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柳梧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商事製度改革,調整優(you) 化審批事項,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開展“雙隨機”“列異”監管工作,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推行行政審批“5750”製度,壓縮辦結時限。不僅(jin) 如此,柳梧新區還健全完善“雙創”公共服務體(ti) 係,開展“小微企業(ye) 公共服務提升行動”,建設“雙創”企業(ye) 動態信息庫,探索建立生產(chan) 性創新服務平台,營造宜居宜商宜業(ye) 的社會(hui) 生態,暢行人性化、便捷化的高效服務。

  此外,柳梧新區嚴(yan) 格執行《柳梧新區推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出台科技成果登記轉化、標準化廠房、研發技改補助三套“雙創”政策,堅持“專(zhuan) 人到位、宣傳(chuan) 到位、兌(dui) 現到位”原則,技術合同登記實現零突破,廠房新供給超過7500平方米。

  大力開展扶持引導——

  深度激發“雙創”活力

  近年來,柳梧新區在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相關(guan) 政策的同時,依托自身實際,大力開展扶持引導,深度激發“雙創”活力。

  設立“綠色通道”,實施農(nong) 牧民創業(ye) 創新人才培育計劃,搭建達東(dong) 鄉(xiang) 村創客平台,為(wei) 農(nong) 牧民創業(ye) 創新提供基礎支撐。鼓勵高校院所人才創辦、服務小微企業(ye) ,支持事業(ye) 單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離崗創業(ye) 。柳梧新區本級財政專(zhuan) 項預算,為(wei) 各類創業(ye) 主體(ti) 提供3年辦公場地、物業(ye) 、水電全額補貼。“雙創”載體(ti) 在孵企業(ye) 313家,帶動就業(ye) 總人數2499人,其中西藏籍大學生699人。

  活動品牌塑造站上新高度,特色活動亮點頻現。全力打造“夢創拉薩·圓夢柳梧”品牌,成功舉(ju) 辦全國“雙創”活動周西藏分會(hui) 場活動、西藏自治區第二屆科技創業(ye) 創新大賽等重要“雙創”活動。2019年以來,定期組織開展創業(ye) 基礎、創業(ye) 宣講、創業(ye) 創新沙龍培訓、項目對接洽談會(hui) 等100餘(yu) 場。

  加強國內(nei) 國際交流合作。新區不斷加強北京、上海等地的創新資源導入,加入西部地區“雙創”示範基地聯盟,探索開展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合作交流等合作。同時,積極與(yu) 美國交流團、蒙古國交流團、尼泊爾青年等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探索“雙創”國際合作新視野。

  構築“雙創”平台——

  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創新型企業(ye) 引領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管委會(hui) 負責人介紹,柳梧新區內(nei) 市級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總數達52家(占全市30%),高新技術企業(ye) 總數為(wei) 19家(占全市35%),以寧算科技、星傳(chuan) 北鬥等為(wei) 代表的創新型企業(ye) 借助相關(guan) 平台,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賦能小微企業(ye) 的孵化工作,313家在孵企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3.06億(yi) 元,實現利稅2078萬(wan) 元。

  科技創新與(yu) 創業(ye) 融合有效加強。新區先後掛牌全國第一批科技資源支撐型特色載體(ti) 開發區、中國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北京中關(guan) 村成果轉化基地,以高原生物、數字信息、新能源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激發和推動科技創業(ye) 創新發展。柳梧新區在孵企業(ye) 中科技類企業(ye) 達到40%,“雙創”載體(ti) 中50%以上在孵企業(ye) 獲得專(zhuan) 利、商標、版權等授權,高新技術企業(ye) 共擁有專(zhuan) 利授權145項,科技成果轉化體(ti) 製機製不斷完善。

  加大各類資金支持和統籌力度,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及創業(ye) 融資模式。2019年投入本級“雙創”資金4069萬(wan) 元、中央“雙創”資金3700萬(wan) 元,重點用於(yu) “雙創”載體(ti) 升級、“雙創”支撐平台建設、“雙創”企業(ye) 扶持等。探索建立“銀行+擔保機構+政府”三方風險共擔的小微企業(ye) 貸款風險分擔機製,持續運營“柳梧貸”和“柳梧投”用於(yu) 撬動社會(hui) 資本,構建多層次創業(ye) 投融資服務體(ti) 係。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