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帶頭人達娃桑珠:從貧困戶到“養殖達人”抱團發展奔小康
沿曲水大橋西北方向的山路蜿蜒而行,一路可見梯田層層錯落,林木茂盛,牛羊成群悠然而行,如同一幅古老的水墨山水畫卷。
行駛十多公裏山路後,就到達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鎮色甫村。村口懸掛著的宣傳(chuan) 標語格外醒目——脫貧先勵誌,致富靠自己。
在色甫村5組,記者見到了曲水淨土奶牛、藏雞、獺兔等養(yang) 殖場的負責人達娃桑珠。早在2013年,達娃桑珠是曲水淨土公司的一名駕駛員,一家人依靠達娃桑珠一人工資維持生活。經過對口幫扶幹部多次入戶溝通交流,達娃桑珠有了致富的信心和動力。2017年,由於(yu) 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出色的工作表現,達娃桑珠被提拔為(wei) 淨土奶牛養(yang) 殖場場長。對於(yu) 從(cong) 來沒有規模化養(yang) 殖和管理經驗的達娃桑珠來說,這是一個(ge) 全新的領域,難度可想而知。
奶牛引進初期,為(wei) 讓奶牛更快地適應環境,他把家搬到了奶牛場。夜裏起來數次,時刻關(guan) 注奶牛的適應情況,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奶牛。“要把大規模奶牛養(yang) 殖場做好,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科學管理,又不能缺少實幹精神。”為(wei) 了提升養(yang) 殖技能,達娃桑珠邊養(yang) 牛邊學習(xi) 飼養(yang) 知識,除了買(mai) 書(shu) 自學,還積極聯係曲水縣獸(shou) 醫站技術人員前來指導,飼草搭配、牛舍消毒、疾病防疫等,每個(ge) 細節都不放鬆。
靠著踏實肯學,達娃桑珠熟練掌握了牛飼料的最佳配比、常見病的預防等,甚至連防疫、接生等技術活也不在話下,成了真正的養(yang) 牛達人。奶牛引進三年來,得益於(yu) 他的精細化管理,養(yang) 殖場從(cong) 未發生過大規模疫情,奶牛成活率創了新高。
每天看著牛棚裏體(ti) 格健碩、毛色光滑的“寶貝”們(men) ,達娃桑珠難掩喜悅之情。他已經從(cong) 一個(ge) 對規模化養(yang) 殖一竅不通的農(nong) 民成長為(wei) 經驗豐(feng) 富、技術過硬的奶牛養(yang) 殖專(zhuan) 家。達娃桑珠將學到的養(yang) 殖知識,結合摸索出來的養(yang) 殖經驗,總結成一套簡便易學的養(yang) 殖技術,傳(chuan) 授給員工,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說,隻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才能共圓致富夢。
普瓊是奶牛養(yang) 殖場的骨幹。之前,他到處打零工,沒有穩定的收入。“我剛來奶牛養(yang) 殖場工作時什麽(me) 也不懂,隻會(hui) 做清理牛糞等簡單的工作,達娃桑珠手把手地教我學奶牛養(yang) 殖技術。”普瓊說,他跟隨達娃桑珠向鄰裏鄉(xiang) 親(qin) 傳(chuan) 授養(yang) 殖科技知識和各種常見病防治,給村民宣傳(chuan) 脫貧攻堅政策,引導群眾(zhong) 積極發展養(yang) 殖業(ye) 。
2018年,達娃桑珠接手了藏雞養(yang) 殖場的管理工作。他一邊抓生產(chan) ,一邊跑銷售。那一年,藏雞養(yang) 殖場收入達到150多萬(wan) 元,上交分紅資金25萬(wan) 元,全部分給三有村180戶712人;2019年藏雞養(yang) 殖場收入達到280多萬(wan) 元,上繳分紅資金60萬(wan) 元……因為(wei) 出色的工作表現,獺兔養(yang) 殖的管理工作也落到了他的肩上。截至目前,達娃桑珠管理的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已達到奶牛500頭,藏雞3萬(wan) 隻,獺兔2000隻的規模,共吸納52名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間接帶動120餘(yu) 人增收。
農(nong) 民有什麽(me) 問題都願意向達娃桑珠請教,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技術傳(chuan) 授給鄰裏鄉(xiang) 親(qin) 。“我想帶著大家一起發展,一起把產(chan) 業(ye) 做大,共同致富。”達娃桑珠堅定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總工會紮實推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詳細] -
西藏自治區住建廳開展第一批農牧民組織化轉移就業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轉移就業是促進基層農牧民增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詳細] -
記者手記:易地搬遷好不好,他們才有發言權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天厚土,也是眾多人難以抵達的“詩和遠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