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出致富新希望
“實行實名製管理後,我們(men) 上班每天都有考勤記錄。如果遇到以前施工單位或者企業(ye) 拖欠工資等這些勞資糾紛的問題,考勤記錄就是一個(ge) 很好的證據,能夠為(wei) 我們(men) 提供保障,要薪不會(hui) 像以前那麽(me) 困難了。”建築工人米瑪說。
米瑪來自山南市桑日縣,目前正在拉薩市一處建築工地從(cong) 事牆體(ti) 粉刷工作,因為(wei) 有一技在手,他每個(ge) 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
“以前不願意讓他出去打工,怕辛苦一年老板不給發工資,現在好了,如果領不到工資,政府有政策幫我們(men) 要錢,現在他出去打工我放心多了。”米瑪的妻子央金卓嘎對丈夫的工作環境很是滿意。
米瑪一家的經曆是今年西藏住建部門出實招、多舉(ju) 措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的一個(ge) 生動縮影。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農(nong) 牧民就業(ye) 一頭連著複工複產(chan) ,一頭連著經濟建設。今年以來,為(wei) 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建築業(ye) 就業(ye) 產(chan) 生的影響,全麵推進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確保就業(ye) 大局穩定,保障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複工,西藏住建部門精準施策,從(cong) 項目用工、技能培訓、政策扶持等多方麵進一步強化促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舉(ju) 措,確保農(nong) 牧民持續增收。
提高政治站位——
係統謀劃工作
今年以來,全區住建部門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區黨(dang) 委、政府的決(jue) 策部署,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複工複產(chan) 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任務,充分發揮住建部門的職能作用,通過工程項目建設促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
及時製訂印發了住建部門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方案,對相關(guan) 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明確任務分工,進一步壓實了行業(ye) 監管責任和建設單位主體(ti) 責任。同時,加強與(yu) 人社部門的協作,配合人社廳等七部門印發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的實施方案》。
加大政策支持——
促進轉移就業(ye)
為(wei) 加大對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的政策支持,西藏住建部門配合區發改委、扶貧辦印發了《關(guan) 於(yu) 農(nong) 牧民施工企業(ye) 參與(yu) 政府投資基建項目建設的意見》,明確對政府投資400萬(wan) 以下的基建項目,原則上全部交由農(nong) 牧民施工隊承建。
製定了《西藏自治區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將吸納農(nong) 牧民就業(ye) 人數作為(wei) 信用等級評定加分項,施工企業(ye) 使用本地勞務工人且用工時間累計超過90天,每10人加1分,鼓勵企業(ye) 吸納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
據初步統計,今年1至5月,全區住建領域共轉移就業(ye) 農(nong) 牧民工約23284人,實現勞務創收約1.03億(yi) 元。同時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nong) 牧民就業(ye) 技能,今年來,落實培訓經費220.5萬(wan) 元,450人正在接受培訓。
推行實名製管理——
維護農(nong) 牧民工權益
“建築行業(ye) 存在違法分包、轉包的情況,中間環節過多,導致欠薪、工資延遲發放等情況時有發生。實行實名製管理後,甲方將資金匯入總承包單位開設的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由銀行代發,主管部門通過實名製平台進行監管,這樣就可以保障農(nong) 民工的權益。”今年5月1日,《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實施,自治區住建廳相關(guan) 負責人對《條例》進行了解讀。
實名製工作開展以來,西藏各級住建部門以此為(wei) 契機,督促各地加大實名製管理推行力度,從(cong) 源頭上遏製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製。
及時升級改造實名製管理平台,聯合區人社廳、發改委、財政廳等六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全區建築工人實名製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全麵推行建築工人實名製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今年以來,自治區住建廳組織市地縣住建部門和建築企業(ye) 開展實名製培訓8場次,參加人數達1800餘(yu) 人。截至6月,全區開設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947個(ge) ,落實實名製管理項目587個(ge) ,銀行代發工資7.46億(yi) 元,代發3.7萬(wan) 人次。
此外,為(wei) 規範化管理西藏農(nong) 牧民施工隊伍,提高農(nong) 牧民參與(yu) 工程建設的組織化程度,逐步建立農(nong) 牧民增收長效機製,自治區住建廳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暫停審批農(nong) 牧民施工隊資質,對現有的2004家農(nong) 牧民施工隊,鼓勵其通過整合、重組等方式進行轉型升級,向正規建設業(ye) 企業(ye) 發展,提升組織化水平和競爭(zheng)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城關區塔瑪村建設集體經濟新項目帶動村民增收
近年來,城關區納金街道塔瑪村利用拉薩東城新區建設的契機,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詳細] -
致富帶頭人達娃桑珠:從貧困戶到“養殖達人”抱團發展奔小康
在色甫村5組,記者見到了曲水淨土奶牛、藏雞、獺兔等養殖場的負責人達娃桑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