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旁好日子
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頂嘎村距離拉薩70多公裏,平坦整潔的村道,筆直挺拔的樹木,富有民族特色的藏式小院……走進頂嘎村,村道兩(liang) 旁滿是盛開的油菜花和碧綠的青稞,白雲(yun) 青山間雞犬相聞,一幅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新景象令人陶醉。
阿旺的家位於(yu) 村子的半山腰處,得益於(yu) 安居工程的實施,400平方米的藏式小樓修建得精致敞亮,屋內(nei) 冰箱、彩電等電器一應俱全。從(cong) 阿旺家往頂嘎村看,居民的房屋整齊劃一,每家門前幹淨利落,一頭頭牛悠閑地在村裏覓食,展現出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麵。
男主人阿旺在外地打工,女主人多吉卓嘎在照顧兩(liang) 個(ge) 孩子之餘(yu) 將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她正盤算著等孩子再長大些就開家茶館,補貼家用。
2013年,多吉卓嘎和丈夫阿旺結婚後,由於(yu) 缺乏生產(chan) 資料和勞動技能,一直過著貧窮的日子。“剛結婚的時候,家裏沒有住房,沒有耕地,也沒有存款,不知道未來出路在哪裏。”多吉卓嘎回憶道。夫妻倆(lia) 不想求助父母,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德慶鎮租了幾間房子先安頓下來。
幾經商量,多吉卓嘎決(jue) 定開個(ge) 小吃店,一來成本不高,二來技能需求也不高。除了小吃店,多吉卓嘎還在門店裏賣蔬菜。可是辛辛苦苦幹了兩(liang) 年,除去房租、水電等開銷外,夫妻倆(lia) 沒有掙到錢。
“照這個(ge) 速度,啥時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子?”看著手裏所剩無幾的存款和已經懷孕的妻子,阿旺開始發愁,這貧困的日子何時能結束。
“阿旺,安居工程要實施了,國家補貼一部分錢,自己出一部分錢,你看要不要蓋房子?”2015年,頂嘎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吳堅帶來了一個(ge) 好消息。
“當然要蓋。”夫妻倆(lia) 齊聲說。就這樣,存款5萬(wan) 元,借款5萬(wan) 元,夫妻倆(lia) 擁有了自己的房子。房子有了,可是蓋房子的欠款需要按時還清,必須要另尋增收的出路。
“我給你們(men) 出個(ge) 主意,阿旺有給蔬菜店送菜的經驗,不如你考個(ge) 駕照,跑跑運輸怎麽(me) 樣?現在拉薩周邊的工地比較缺運輸司機。”吳堅的話讓夫妻倆(lia) 眼前一亮,他們(men) 決(jue) 定再借錢讓阿旺考駕照。
駕照拿到手之後,阿旺在吳堅的建議下開始往返於(yu) 拉薩各施工工地運送運輸材料,農(nong) 忙時回家幫助妻子。2016年,全家收入1.3萬(wan) 元;2017年,收入1.6萬(wan) 元,阿旺家也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道脫貧了。
可是收入越來越高,村民們(men) 也慢慢學會(hui) “享受”了。
2017年5月中旬的一天,去鎮上辦事回來的吳堅無意間發現阿旺和幾個(ge) 村民在茶館裏喝甜茶。此後的幾天,他發現這幾個(ge) 人不是在喝茶就是在閑聊,他決(jue) 定和大家聊一聊。在得知阿旺是因為(wei) 工頭和他說話的語氣不好而賭氣不去工作後,這個(ge) “暴脾氣”的書(shu) 記發火了。
“你說你脫貧了,我給你算算。2017年,除去生態崗位的6000元、產(chan) 業(ye) 分紅3500元,你打工的收入隻有6000元,還沒有別的司機一個(ge) 月掙得多。作為(wei) 一個(ge) 手腳健全的大男人,你丟(diu) 不丟(diu) 臉,你想讓國家養(yang) 你一輩子嗎?還有你……”吳堅的話讓阿旺和村民們(men) 的臉變得通紅。
“書(shu) 記,我錯了,我這就回工地幹活去。”說完這句話,阿旺灰溜溜地回家了,他為(wei) 自己三番兩(liang) 次撂挑子的行為(wei) 感到羞愧。
第二天天不亮,吳堅在村口碰到開著卡車準備回工地的阿旺,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被別人看不起不可怕,等靠要才可怕,一輩子做貧困戶更可怕。”
在吳堅的“暴脾氣”下,阿旺變了,村裏的貧困戶們(men) 也都變了,大家開始正視自己貧困的原因,紛紛尋找致富門路。2018年,阿旺的打工收入達到3.2萬(wan) 元,家庭總收入超過4.3萬(wan) 元,夫妻倆(lia) 終於(yu) 還清了外債(zhai) ,村民們(men) 的收入也逐漸提高。
村民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好,頂嘎村的人居環境也在逐漸改善。吳堅告訴記者,近年來,村裏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暢通村級道路的同時,對全村老舊供水主水管、支管運用新型節能管材進行全部更換,還修建完善灌溉水渠,保障了正常耕作用水和人畜飲水需求。同時,實施了新一輪農(nong) 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沿村組道路修建了風能、太陽能路燈,照亮了百姓回家路。
中午時分,多吉卓嘎打開自來水水龍頭,清澈的水嘩嘩地流了出來。她一邊淘米一邊告訴記者:“以前自來水沒通時,我們(men) 都是到村頭的河裏背水,一點兒(er) 也不方便。現在,不僅(jin) 交通方便了,出入有新能源公交車。水電也都通到了家裏,晚上出門村裏都亮堂堂的。農(nong) 民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我們(men) 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精氣神也更足了。”
多吉卓嘎和村裏的婦女們(men) 一起參加了廚師培訓班,還去考了中級烹調師資格證,準備聯合開茶館,讓男人們(men) 看看頂嘎村的婦女也能頂半邊天。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我和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經常給村民們(men) 說,大家還得鉚足了勁兒(er) 加油幹,爭(zheng) 取過上戶戶小康的好日子。下一步,我們(men) 要加大力度壯大村集體(ti) 經濟,讓村民的腰包更鼓,致富的路子更寬,村裏的日子更甜。”對於(yu) 未來,吳堅有著更長遠的規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貢嘎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促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目前,合作社社員已達18戶2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4人,他們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了致富奔小康。[詳細] -
達曼人的新生:從無國籍到脫貧奔小康
巴桑告訴記者,如今,達曼村各民族群眾同樣親如一家人,共居共事共學共樂、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景象隨處可見。[詳細] -
浸潤出一片富饒地
通過信貸融資,合作社種植藏藥材麵積已擴大到500多畝,年產藏藥材6.2萬斤,種植藏藥材16種,發展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市級特色產業示範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