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拉薩曲水縣四季吉祥村致富帶頭人洛桑念紮:一人富不算富 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張雪芳 發布時間:2020-08-07 09:19: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西藏商報

News620200806P00645CYU.jpg
洛桑念紮的愛人在藏靈芝種植基地工作。記者 張雪芳 攝

  七八月的拉薩,空氣格外清新,郊外的玫瑰花、油菜花開得正豔。開車從(cong) 拉貢高速經過,曲水縣才納鄉(xiang) 成片的油菜花盡收眼底,讓人忍不住想拿出手機記錄下來。這裏不僅(jin) 有溫泉,還有水果蔬菜采摘區。每到周末,很多人會(hui) 開車到曲水縣才納鄉(xiang) 過林卡。

  四季吉祥村位於(yu) 曲水縣才納鄉(xiang) ,是拉薩河穀地帶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較好的區域。四季吉祥村是西藏首批易地扶貧搬遷點,村子分為(wei) 春、夏、秋、冬四個(ge) 片區,房屋色調以紅、白、藍、綠四種不同的顏色體(ti) 現一年四季,村裏12條主幹道象征一年12個(ge) 月,365戶象征一年365天。

  “2016年12月15日,我們(men) 全家從(cong) 白堆村搬到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四季吉祥村,這就是我們(men) 的家。”洛桑念紮指著眼前的一棟白色二層樓房說。

  打開大門,小院中擺放著幾盆格桑花。一樓是客廳,一麵貼滿獎狀的牆特別引人注目,一張藏式桌子上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shu) 。“這些獎狀都是小女兒(er) 達珍的,另一張桌子上的榮譽證書(shu) 是我的!”洛桑念紮笑著說,他有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大女兒(er) 在昌都一所學校教書(shu) ,平時很少回家。小女兒(er) 正在拉薩讀高中,隻有周末才回家。

  在二樓的房間內(nei) ,達珍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圓珠筆,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老師正通過互聯網講解數學題,桌子上擺滿了各種算題紙,密密麻麻寫(xie) 滿了各種公式和數字。“自從(cong) 搬到四季吉祥村後,家裏不僅(jin) 安裝了太陽能,有了獨立的洗澡間,而且還安裝了寬帶,我坐在家裏就可以上網課,非常棒。”達珍說,她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上學,明年就讀高三了。

  聊天時,洛桑念紮說,以前,他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陳舊,在家裏除了種地,很少出去打工掙錢。為(wei) 了找出路,他曾經也做過生意,由於(yu) 多方麵原因,生意不僅(jin) 失敗了,還欠了一屁股債(zhai) 。

  “我現在帶領村民搞種植業(ye) ,有時候也做一些建築領域的小工程。”洛桑念紮說,搬到這裏之前,他欠了300多萬(wan) 元的外債(zhai) ,愛人因為(wei) 身體(ti) 原因不能幹活,家庭生活非常艱難。自從(cong) 搬到四季吉祥村之後,洛桑念紮不僅(jin) 還清了外債(zhai) ,每年除了給村民分紅100多萬(wan) 元,還有20萬(wan) 元左右的收入。

  從(cong) 去年開始,洛桑念紮的愛人身體(ti) 逐漸恢複,目前在村裏一家藏靈芝種植基地上班,一個(ge) 月也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這家藏靈芝種植基地內(nei) ,記者看到一排排房子中擺滿了菌種,有些菌種已經長出了人工種植的靈芝。“種植藏靈芝不僅(jin) 對環境有嚴(yan) 格要求,而且技術要求也比較高。”洛桑念紮的愛人看著自己種出的靈芝,一臉的成就感。

  談起女兒(er) 達珍,洛桑念紮一臉幸福。他說小女兒(er) 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宏誌班學習(xi) ,成績還不錯。達珍說,她喜歡記者這個(ge) 職業(ye) ,明年就要參加高考了,她希望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季吉祥村周邊就是萬(wan) 畝(mu) 鄉(xiang) 土苗木良種繁育基地、中藏藥種植基地、百畝(mu) 連棟溫室、現代化奶牛養(yang) 殖場。該村村民由原來的農(nong) 民轉變為(wei) 產(chan) 業(ye) 工人,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掙錢。

  “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帶領村民繼續發家致富,一起過上小康生活。”洛桑念紮說,一個(ge) 人富了不算富,如果能帶領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那才算真正的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