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央吉的脫貧故事:勤勞創造美好新生活
在拉薩市當雄縣格達鄉(xiang) 甲多村,有一處村裏鄉(xiang) 親(qin) 都愛去的地方,在那裏,大家不僅(jin) 可以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喝茶聊天吃飯,還可以買(mai) 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這是甲多村一組索朗央吉經營的茶館、小賣部一體(ti) 的商鋪,大家親(qin) 切的稱之為(wei) “拉達家”。
“拉達家”的生意很紅火,2019年索朗央吉的年收入達5萬(wan) 元,過上了小康生活。而在5年前,這樣的日子她連想都不敢想。
2015年,獨自撫養(yang) 兩(liang) 個(ge) 孩子的索朗央吉由於(yu) 缺乏生產(chan) 資料和勞動力,家庭經濟條件非常貧困。“我也想過好日子,可一方麵孩子需要人照顧,另一方麵我也沒有一技之長,連打工都沒有人要我。”說起往事,索朗央吉非常感慨。
2018年,脫貧心切的索朗央吉鼓起勇氣找到村委會(hui) ,她想租借村委會(hui) 這座地理位置優(you) 越的房子開茶館。在聽了索朗央吉的打算後,甲多村村委會(hui) 同意以每月500元的租金將這個(ge) 占地110餘(yu) 平米的房子租給她。
就這樣,索朗央吉拿著自己辛苦攢下的3萬(wan) 元和村委會(hui) 借給她的3萬(wan) 元,開始布置起了她的茶館和小賣部。房子最外側(ce) 的陽光房溫暖明亮,擺上幾對桌椅布置成了一個(ge) 小茶館,裏屋陰涼幹燥,陳列一排貨架,賣各種零食、飲品和生活用品,左側(ce) 的兩(liang) 間小房子一間是廚房、另一間是自己的起居室,規劃得合理且不浪費一絲(si) 空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索朗央吉的用心經營下,她的茶館、小賣部生意越做越紅火,2019年她家的收入達到了5萬(wan) 元。自家的生活條件好起來了,但她始終記得,在她最艱難時別人給予的幫助有多珍貴。2019年年底,她購買(mai) 了棉被、衣服、鞋子等價(jia) 值1.1萬(wan) 元物品,送給了村裏條件相對較差的15戶貧困戶,鼓勵他們(men) 盡快找到增收門道,依靠自己的雙手,早日實現致富。
索朗央吉在精準扶貧的好政策和各級黨(dang) 組織的幫助下,憑借堅定執著、踏實肯幹的信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用她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完美詮釋了草原婦女對生活的態度,一步一個(ge) 腳印擺脫貧困、增收致富。如今的她,不僅(jin) 有能力撫養(yang) 好自己的兩(liang) 個(ge) 孩子,還成為(wei) 了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小能手,她的經曆也激勵鼓舞著周邊不少村民通過辛勤付出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奔小康,阿裏在行動
噶爾縣昆莎鄉噶爾新村的萬畝人工草場上,翠綠間有成群的牛羊悠閑地吃草,希望在這片土地上孕育生長。[詳細] -
拉薩當雄縣納木湖鄉納木湖村積極培養致富帶頭人
拉薩當雄縣納木湖鄉納木湖村村民西熱次仁在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貸款20萬元成立了“納木湖村扶貧便民汽車、摩托車修配店”。[詳細] -
西藏三家婦女合作組織榮獲“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稱號
目前,已創建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16個,自治區級20個,發放扶持資金280萬元,通過基地引領示範,帶動農牧區婦女實現了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脫貧致富的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