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拉薩曲水俊巴村:“三駕馬車”拉動村經濟快速發展

莫瑞英 洛桑 發布時間:2020-08-19 12:49:00來源: 拉薩晚報

  俊巴村的皮具製作於(yu) 2008年被評定為(wei)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圖為(wei) 拉巴老人和兒(er) 子正在製作皮具。 拉薩融媒記者 莫瑞英攝

  位於(yu) 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交匯處的曲水縣俊巴村憑借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優(you) 勢,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俊巴人以烹製魚宴、製革加工皮具、表演牛皮船舞吸引遊客,利用優(you) 惠政策,依托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促進了農(nong) 牧民增收,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在漁業(ye) 、手工業(ye) 、旅遊業(ye) “三駕馬車”的拉動下,俊巴村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皮具手工業(ye)

  增加村民收入

  俊巴村不僅(jin) 依靠依山傍水的優(you) 越地理位置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製革和加工皮具的手工業(ye) 也是吸引遊客的一大法寶。全村大約有70%的家庭以家庭作坊模式加工製作小型牛皮船、小糌粑袋和小茶葉袋等皮製工藝品。村民在傳(chuan) 承獨有的文化特點及生產(chan) 方式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創新手工藝產(chan) 品,銷售給國內(nei) 外遊客,增加收入。俊巴村的皮具製作於(yu) 2008年被評定為(wei)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當記者來到拉巴老人家裏時,他和兒(er) 子正在院子裏製作皮具。76歲的拉巴老人視力已經有些下降,皮具縫製的工作便交給了47歲的兒(er) 子崗祖。崗祖從(cong) 17歲開始學習(xi) 製作皮具,現在已經成為(wei) 了製作皮具的好手。他熟練地轉動縫紉機輪子,幹淨潔白的皮子上留下了細密的針腳,不一會(hui) 兒(er) 磚茶袋便製作好了。觸感柔軟,外形美觀大方的皮具經常供不應求。

  拉巴老人告訴記者:“我們(men) 在務農(nong) 的同時,還從(cong) 事皮革加工工作,這個(ge) 手藝是祖輩傳(chuan) 下來的。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隻要我們(men) 努力幹就能勤勞致富,過上富裕的生活。我有決(jue) 心將皮革加工的技術發揚光大。”

  俊巴郭孜舞

  別有一番情趣

  “讓我們(men) 村聞名遐邇的不僅(jin) 是製作手工皮革製品,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俊巴郭孜舞。”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村委會(hui) 主任旺堆說道。俊巴郭孜舞即牛皮船舞,於(yu) 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小小的牛皮船,是俊巴村人的打魚工具,也是他們(men) 勞動之餘(yu) 跳舞的道具。跳舞時,幾個(ge) 年輕人在腰部綁上船槳,將牛皮船扛在背上,依次排開,隨著領舞者的歌聲,敲打出有節奏的撞擊聲,別有一番情趣。如今,牛皮船和牛皮船舞成為(wei) 俊巴村旅遊開發的熱點之一。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