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就業基地建設助力農牧民轉移就業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藏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有力措施助力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截至目前,公司共吸納轉移就業(ye) 農(nong) 牧民435人,每月增加勞務收入逾300萬(wan) 元。
在西藏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科技攻關(guan) 實驗室裏,次仁玉珍正在忙碌著,洗礦、磨礦、分裝,每一個(ge) 步驟她做得都很嫻熟認真。次仁玉珍去年6月大學畢業(ye) ,9月應聘到了西藏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在質檢部擔任選礦技術員的她不僅(jin) 實現了穩定就業(ye) ,更有了學習(xi) 進步的平台。
“我的工作內(nei) 容是開展實驗完成技術攻關(guan) 。在這裏工作後,公司不僅(jin) 幫助我解決(jue) 了食宿問題,每月還有5000元左右的工資,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賺錢,我感到很知足了。”次仁玉珍對記者說。
和次仁玉珍同年畢業(ye) 的頓珠玉珍來自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ang) 邦達村,如今在企業(ye) 管理部工作,作為(wei) 企管專(zhuan) 員的她主要負責公司規章製度的擬定、台賬製作、績效考核等方麵的工作。工作近一年的她幹起活來得心應手。對於(yu) 企管專(zhuan) 員這份工作,她十分熱愛,不僅(jin) 學到了很多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而且離家近、福利待遇好的優(you) 勢也讓她堅定了要好好幹下去的決(jue) 心。
頓珠玉珍說:“去年畢業(ye) 時準備找一個(ge) 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剛好縣政府和華泰龍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學到了很多專(zhuan) 業(ye) 上的技術,我覺得自己還需要多向前輩學習(xi) ,爭(zheng) 取跟前輩們(men) 一樣優(you) 秀。”
今年西藏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墨竹工卡縣分公司成功入選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入選後,公司一如既往深入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加強我市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基地建設,促進農(nong) 牧民就業(ye) 增收。不僅(jin) 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還優(you) 先安排建檔立卡戶群眾(zhong) 參與(yu) 。
“華泰龍公司在人才培養(yang) 、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方麵做了很多貢獻。”西藏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蓋金亭告訴記者,“公司在人才引進這方麵做了考量,主要是開展本地用工,建礦初期引進了當地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大概有166個(ge) 崗位。同時也招收了一些當地的青年學生到黃金公司三門峽技校進行純崗位工人培訓,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向產(chan) 業(ye) 工人轉變,大概有120人,崗位工資大概是6000元左右,建檔立卡戶有30多戶。下一步我們(men) 要將建檔立卡戶引入到我們(men) 礦山的核心部分。公司堅持在甲瑪這片熱土上建一片礦山、綠一片環境、扶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過半數鄉鎮實現通客車
西藏官方26日發布,截至目前,西藏已實現所有縣城通瀝青路,99.8%的鄉鎮和99.9%的建製村通了公路,超過半數的鄉鎮通客車。[詳細] -
挪出“窮窩”奔富路——在雪域高原傾聽“小康聲音”
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是許多地方深度貧困的重要原因。[詳細] -
西藏:住進新房子,過上新生活
為了讓這些極高海拔地區的貧困牧民走上致富路,西藏自治區統一部署,分期分批集中把這些牧民遷出。[詳細]